摘要:2025年10月28日,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透露,17家光伏行业主要企业已基本达成协议,将组建联合体推进供给侧改革。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瞬间引发行业震动——在光伏产业历经数年“价格战”寒冬后,龙头企业终于迈出“抱团破局
2025年10月28日,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透露,17家光伏行业主要企业已基本达成协议,将组建联合体推进供给侧改革。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瞬间引发行业震动——在光伏产业历经数年“价格战”寒冬后,龙头企业终于迈出“抱团破局”的关键一步。
此前,2025年6月SNEC光伏展会上,朱共山曾提及协鑫与通威股份等企业联手推进供给侧改革,但未透露具体规模。此次17家企业的“集体行动”,不仅是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有序发展”的信号,更意味着光伏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已从“政策引导”进入“企业实践”阶段。
过去数年,光伏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危机。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大量企业涌入,导致硅料、硅片、电池片等环节价格暴跌,企业利润大幅缩水。2024年,国内光伏企业亏损面超过60%,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破产风险。
为应对“寒冬”,2025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供给侧改革”:《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遏制低价倾销,《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收紧硅料能耗标准。在此背景下,龙头企业开始主动“抱团”,通过联合收储、限产保价等方式,推动行业供需平衡。
此次17家企业的联合体,正是这一趋势的延续。据朱共山透露,联合体将重点围绕“硅料收储”“产能协调”“技术共享”等领域展开合作,旨在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混乱”等核心问题。
尽管朱共山未透露具体企业名单,但从行业公开信息及此前报道来看,联合体大概率涵盖光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核心企业:
硅料环节: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科技(03800.HK)、大全能源(688303.SH)等,这些企业掌握着光伏产业的“源头”资源,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硅片环节:隆基绿能(601012.SH)、TCL中环(002129.SZ)等,作为“硅料→电池片”的中间环节,其产能协调直接影响下游成本;电池片与组件环节: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等,这些企业是光伏产品的“最终输出者”,其产品价格与市场份额直接反映行业景气度。联合体的组建,将为光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好。结合行业逻辑与市场表现,以下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硅料是光伏产业的“源头”,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此次联合体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硅料收储”——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收购过剩硅料,减少市场供给,推动硅料价格回升。
受益上市公司:
通威股份(600438.SH):全球硅料龙头,2024年硅料产能达80万吨,全球市占率30%。其硅料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受益于硅料价格上涨(9月底N型致密料均价较6月底上涨56%)。联合体的“硅料收储”计划,将进一步巩固其龙头地位。大全能源(688303.SH):N型硅料龙头,2024年N型硅料占比超90%。2025年第三季度,大全能源实现净利润7347.90万元,结束连续五个季度的亏损。其产品主要供应给下游头部企业,联合体的“产能协调”将保障其订单稳定性。协鑫科技(03800.HK):颗粒硅技术领先,2025年颗粒硅产能达20万吨。其“颗粒硅”产品因“能耗低、效率高”深受下游企业青睐,联合体的“技术共享”将推动其技术进一步推广。硅片是“硅料→电池片”的中间环节,其产能过剩是导致行业“价格战”的重要原因。联合体将通过“产能协调”,减少硅片的“无效供给”,推动硅片价格回升。
受益上市公司:
隆基绿能(601012.SH):全球硅片龙头,2024年硅片产能达40GW,全球市占率超30%。其“HPBC电池”技术突破26.81%转换效率,产品溢价能力显著。联合体的“产能协调”将避免“硅片价格战”,保障其利润空间。TCL中环(002129.SZ):210mm硅片龙头,2024年210mm硅片市占率超60%。其“大尺寸硅片”产品因“效率高、成本低”深受下游企业欢迎,联合体的“技术共享”将推动其产能进一步释放。电池片与组件是光伏产业的“最终产品”,其价格受上游硅料、硅片价格影响较大。联合体的“供给侧改革”将推动上游价格回升,进而带动电池片与组件价格修复。
受益上市公司:
晶科能源(688223.SH):全球组件龙头,2024年组件出货量超100GW。其“TOPCon电池”技术量产效率达25.5%,成本较PERC低15%。联合体的“产品标准统一”将提升其产品竞争力,推动组件价格修复。晶澳科技(002459.SZ):组件出货量全球前三,2024年组件产能达80GW。其“一体化布局”(从硅料到组件)降低了成本,联合体的“产能协调”将保障其硅料供应,推动业绩增长。联合体的“技术共享”将推动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进而带动辅材(如光伏玻璃、胶膜)与设备(如单晶炉、串焊机)的需求增长。
受益上市公司:
福莱特(601865.SH):光伏玻璃龙头,2024年光伏玻璃产能达20000吨/日。其“大尺寸光伏玻璃”产品因“透光率高、强度大”深受下游企业欢迎,联合体的“技术升级”将推动其产品需求增长。晶盛机电(300316.SZ):单晶炉龙头,2024年单晶炉市占率达90%。其“碳化硅设备”获三安光电订单,2025年新业务营收或达20%。联合体的“技术共享”将推动其设备进一步升级,需求增长。17家光伏龙头企业的联合体,是光伏产业从“无序竞争”转向“有序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硅料收储”“产能协调”“技术共享”,联合体将推动行业供需平衡,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于A股光伏板块而言,硅料、硅片、电池片与组件环节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辅材与设备环节的企业也将间接受益。随着联合体的“落地”,光伏产业的“春天”或将来临,投资者可关注上述受益上市公司的表现。
来源:题材一点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