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核聚变:中国80%产能的资源牌,能打出风口黑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9:35 1

摘要:最近核聚变领域热度爆炸,而咱们中国握着全球80%的钨产量这张“王炸”,不少人开始猜:钨会不会成下一个风口黑马?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这事的来龙去脉、机会风险掰扯清楚。

最近核聚变领域热度爆炸,而咱们中国握着全球80%的钨产量这张“王炸”,不少人开始猜:钨会不会成下一个风口黑马?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把这事的来龙去脉、机会风险掰扯清楚。

核聚变装置里,得有材料能扛住上亿度的高温、超强的辐射和粒子轰击。而钨的特性正好对上:熔点高达3422℃,是所有金属里最高的,还能抗辐射损伤。

从最新行业进展看,2025年三季度,全球主要核聚变实验装置(比如美国ITER、中国环流二号M)都在加速推进,对钨材料的测试和采购量环比暴涨60%。简单说,核聚变越火,钨的需求就越刚性。

咱们占全球80%的钨产量,但这牌不是随便打就能赢,得看产业的“成色”:

1. 产量大,但高端产品少

国内钨矿开采量大,但高端钨合金、高纯钨材料的产能不足。比如核聚变要用的“钨钨合金”“掺杂钨”,国内能批量生产的企业没几家,不少还得依赖进口技术。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国内高端钨材料的自给率仅45%,这是最大的短板。

2. 产业链两头受挤

上游,钨矿开采面临环保压力(比如江西、湖南的钨矿主产区,环保限产政策越来越严);下游,国际核聚变项目的采购标准高,国内企业想进供应链,得跨过技术认证、成本控制两道坎。比如某头部钨企,为了拿到ITER的订单,光认证流程就走了两年,成本涨了30%。

要是想关注钨产业的机会,别光听“风口”吆喝,得盯准这三个硬核指标:

- 高端产能落地进度:看国内钨企的高端产线投产时间表,比如某企业宣布“高纯钨产线明年Q1投产”,这就是实质性进展;

- 核聚变项目采购公告:全球主要核聚变装置的采购招标里,有没有中国钨企中标?中标金额和数量直接反映竞争力;

- 政策与资金动向:国家对“核聚变关键材料”的补贴、科研经费投入有没有加码?地方政府对钨矿绿色开采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这波热度里,得想透两个核心问题:

- 需求是长期还是短期? 核聚变商业化至少还得10-20年,现在的需求爆发是“实验期采购”,后续能不能持续?要是核聚变进展不及预期,钨的需求可能“急刹车”;

- 国内企业能不能啃下高端市场? 高端钨材料的技术壁垒极高,国内企业要是只赚“挖矿”的辛苦钱,那风口过了还是没竞争力。但反过来,要是能突破技术,拿到全球供应链的话语权,那收益空间就大了。

来源:一路繁华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