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9日晚间,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家曾被视为“稳增长标杆”的企业,也迎来了“卖不动”的挑战——三季度单季营收、净利增速双双跌破1%,系列酒收入同比下滑,全年9
2025年10月29日晚间,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家曾被视为“稳增长标杆”的企业,也迎来了“卖不动”的挑战——三季度单季营收、净利增速双双跌破1%,系列酒收入同比下滑,全年9%的收入增长目标面临考验。
从财报核心数据来看,茅台三季度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90.64亿元,同比仅增长0.56%;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两项关键指标增速均创下近五年同期新低。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茅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归母净利润646.26亿元(同比增长6.25%),虽仍保持正增长,但与年初预期差距明显——此前茅台已将2025年度收入增速目标从最初的12%下调至9%,如今前三季度6.32%的增速,意味着第四季度需实现超15%的同比增长才能达标,压力不小。
细分收入结构,能更清晰看到茅台的“增长困境”。今年1-9月,茅台酒(核心产品)收入1105.1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1.26亿元实现9.28%的增长,仍是营收的“压舱石”;但系列酒(如王子酒、迎宾酒等)表现疲软,收入178.8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3.93亿元下滑7.78%,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这一现象背后,既有行业消费降级的影响——中低端白酒需求收缩,也反映出茅台系列酒在产品定位、市场推广上的短板,未能有效承接核心产品外溢的消费需求。
对于刚接任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不久的陈华而言,这份财报无疑是上任后的“首场大考”。此前,茅台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和稀缺性,在白酒行业波动中始终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但此次三季度业绩“失速”,不仅暴露了行业调整期的共性压力,也凸显出茅台自身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核心产品茅台酒的提价空间逐渐收窄,市场库存消化压力增大,部分经销商反馈“动销变慢”;另一方面,系列酒未能及时补位,高端化尝试效果未达预期,难以形成新的增长引擎。
从行业背景来看,2025年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整体消费需求趋于理性,高端白酒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向“供需平衡”,部分区域市场甚至出现库存积压;同时,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接受度下降,啤酒、果酒等品类分流部分需求,行业整体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即便强如茅台,也难以完全独善其身,三季度业绩放缓可视为行业趋势的缩影。
值得关注的是,茅台并非毫无应对动作。此前,茅台已通过加大直营渠道建设、推出文创产品、拓展电商销售等方式尝试破局,但从三季度数据来看,这些举措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接下来,如何优化产品结构——既稳住茅台酒的核心地位,又推动系列酒实现突围,同时探索新的消费场景(如商务宴请、家庭聚会之外的年轻化场景),将是陈华团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于投资者而言,茅台三季度业绩无疑会引发对其估值的重新审视。长期以来,茅台因业绩稳定享有较高的估值溢价,但此次增速放缓可能导致市场情绪波动。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茅台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前三季度646.26亿元的净利润、超50%的毛利率,以及充足的现金流,为其应对行业调整提供了缓冲空间,后续若能出台有效举措提振业绩,仍有望重拾增长动能。
目前,距离2025年结束仅剩两个月,茅台能否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第四季度的表现至关重要。市场普遍关注,茅台是否会在年底加大促销力度、推出新品,或通过调整渠道政策刺激动销。后续财报及企业动态,将成为观察白酒行业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来源:肥东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