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心丨《“一老一小”总关情》诵读者:社会福利界别委员 马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9:36 1

摘要:为不断发出政协好声音,传播政协正能量,“深圳龙华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声声入心”栏目,邀请广大政协委员,以诵读经典、分享诗文、畅谈感悟等形式,用美好的声音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展现政协委员新风采。

为不断发出政协好声音,传播政协正能量,“深圳龙华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声声入心”栏目,邀请广大政协委员,以诵读经典、分享诗文、畅谈感悟等形式,用美好的声音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展现政协委员新风采。

“一老一小”,是家事也是国事,攸关百姓切身福祉。从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到持续增加改善妇幼保健、儿童医疗、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再到推动生育津贴育儿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呵护好“一老一小”,承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化基因,照见“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不懈追求。

委员诵读:《“一老一小”总关情》(节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关注“一老一小”问题就是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困难生活,“增”进最广大群众民生福祉,切实解决亿万家庭的民生问题。

牵挂“一老”,萦绕“夕阳”温暖。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要解决失能、孤寡、独居、高龄老人养老难等问题,就要发挥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基层优势,织牢织密养老服务网络,充分挖掘、整合资源,扩大“一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强老年社区养老的服务性、养老性、安全性,用心用情为老年人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呵护“一小”,浇灌“朝阳”梦想。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强化阵地建设,打造服务新载体,切实推进儿童福利领域的建章立制,注重困境儿童的基本权益保障和关心关爱服务,多渠道降低托育成本,守牢安全底线,提高托育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家庭、政府、社会和媒体在儿童福利工作中的作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着力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关心“一老一小”就是守护“朝夕”美好。满足群众新时代养老托育痛点需求,不仅要用心用情用力关爱“一老一幼”,保障他们的生活,织牢民生保障网;也要在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上下功夫,切实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育幼负担。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心。守护“一老一小”、关爱“一老一小”,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要积极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利用好各类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老幼共融的文化氛围,促进老幼代际间知识、文化与情感的传递,为老年人与儿童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绚烂。

委员感悟:一老一小”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晨,小区花园里,一位老人推着婴儿车缓缓走过,闪光的银发与稚嫩的脸庞相映成趣。这温馨的画面里,藏着最朴实的民生期盼,也折射最温暖的民生温度。在我看来,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从不是抽象的民生口号,它既关乎千家万户开门即遇的日常冷暖,更承载着一座城市民生幸福的厚重底色。

作为龙华区社会福利界委员,同时也是一名深耕养老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我将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聚焦“一老一小”领域的痛点难点,深入一线调研,精准建言献策,助力补齐服务短板、提升照护质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政协委员的初心与担当,为龙华构建高水平“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提升民生幸福成色贡献力量。

晶报记者 白念平 曾广霖 贺曦

来源: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