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涉事修车店员工被行政拘留,店门也贴上了“暂停营业”的通知,店外那块曾被占用的车位恢复了正常使用。店方后来给受害车主换了新轮胎并赔付了维修费,但围绕责任、态度和一棵疑似被砍的路边树,调查还在进行中。
涉事修车店员工被行政拘留,店门也贴上了“暂停营业”的通知,店外那块曾被占用的车位恢复了正常使用。店方后来给受害车主换了新轮胎并赔付了维修费,但围绕责任、态度和一棵疑似被砍的路边树,调查还在进行中。
事发经过不少细节都能对上。10月18日上午,罗女士在顺庆区某路段找车位,看到路边有画好的停车线,但靠近一家修车店的位子上被铺了一块铁板,显然是店家用来进出方便。她把车停进去,说只临时停十分钟去办事。店主过来态度很硬,说那是他们租的位子,要她马上挪走,还扬言要拖车。
双方僵住了,罗女士离开去办事,没想到十分钟后回来发现车辆被两辆车前后夹住,几乎开不出来。她当即怀疑有人包夹,就报警。等着警察来的时候,车里胎压监测响了,右后轮没气了;下车一看,胎面上有明显被扎的痕迹。车里有哨兵模式,录像调出来的一段画面就把事儿录清楚了:离开不久,修车店一名员工,手里拿着改锥,鬼祟地靠近车轮,对准右后轮猛扎一下,然后离开回店里。这个录像成了警方认定有人故意损毁的重要证据。
警察介入后动作也挺快。据警方通报,依据监控和现场证据,认定有人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涉案员工杨某被行政拘留。现场核查了车辆、调取了监控、核对了报警记录,程序上走得比较干净。店家随后也把轮胎换了新的,并承担了维修费用,这点罗女士已经确认。
但公众的不满并没因此平息。先是店里负责人在镜头前坐着道歉,说员工冲动、管理不到位,会承担责任。那视频里他动作少、偶尔低头,很多人看着像是被逼着录的;也有人质疑他当时在场却没先阻止事态。更让人不爽的是,店里一度把罗女士停车的监控片段发到网上申辩,随后又删掉,那行为看上去挺急促的,给人不真诚的感觉。
店铺的营业状态变化也能看出端倪。事发后三两天路过的人发现店里还开着门,但几乎没有顾客,之前铺在车位上的那块铁板消失了。到了第四天,店门卷帘拉下,门上贴了“暂停营业、整改”的纸条,门前空荡。与此同时,有网友翻视频比对,发现店门口原来应有的一棵路边树不见了,怀疑是被店家砍走。园林部门的人后来到现场取证,事情往行政执法方向又推了一步。
舆论把目光不仅放在“扎胎”这一行为上,也放在店家的整体经营态度上。有人把铁板占位、威胁拖车、疑似砍树这些串在一起看,觉得是把公共资源当自家用、蛮横不讲理的表现。对不少人来说,车位是公共资源,谁也没有权利随便霸占,遇到这种事情本就容易激化矛盾。网友评论里直说,这样的短视和强势,生意迟早会受影响。
在派出所的调查记录里,店家起初还在坚持那是他们的位置,甚至有人要求罗女士道歉。可当带着影像证据出来,一切就不一样了。视频被放上社交平台后迅速传播,舆论压力让相关部门动作加快,店方也在短时间内做出了一些补救举措,比如换胎赔偿、发布道歉视频、暂停营业整改等,但这些举动能否平息公众的不满,还得看后续的调查结果和后续的处理态度。
关于那棵疑似被砍的树,已经有人到现场做笔录,园林部门会有取证和评估。行政处罚、是否恢复树木或补偿、店铺能不能按条件恢复营业,这些都还在走程序。警方对损毁事实的定性已经落实,涉事员工被拘留的行政处罚也执行了,但围绕责任分担、店铺管理漏洞、社区影响等问题,相关部门仍在核查。
个人感受上,这类事放在街坊邻里里并不罕见:谁都想图个方便,谁也不愿意受气。但把冲突变成故意损坏别人物品,用暴力或违法手段解决纠纷,成本远比赔个轮胎高得多。处理完眼前的赔偿,并不等于把问题彻底解决,社区信任、公共秩序和执法的严肃性,都是需要时间和透明度去修补的。
现在店门口还贴着“暂停营业”的纸条,路边车位已经恢复使用,罗女士的轮胎也换好了。园林部门和公安、社区三方还在走流程取证,关注的人不少,接下来会有更多的裁定和处理结果公布。
来源:杰西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