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人类在几千年前全都是母系社会,权力在女性手里,所有人把收入交给族长,然后平均分给大家,按需分配。这套描述听起来挺吸引人,但实际上母系社会没那么完美,它的存在和消失都跟当时的生产条件挂钩。
网上不少文章把母系社会说成是远古时代的一种理想状态,大家都平等,资源共享,没啥贫富差距,听着跟乌托邦差不多。
说人类在几千年前全都是母系社会,权力在女性手里,所有人把收入交给族长,然后平均分给大家,按需分配。这套描述听起来挺吸引人,但实际上母系社会没那么完美,它的存在和消失都跟当时的生产条件挂钩。
母系社会确实有过平等的一面,但那只是针对血缘亲戚,外人可没份。而且,它被历史甩掉也不是因为什么阴谋,而是因为生产力进步了,社会结构变了,父系社会在竞争中占了上风。
母系社会就是社会以女性血缘为核心,财产和身份从母亲传给女儿,孩子归母亲的家族。远古时候,人类靠采集和狩猎过日子,食物不稳定,今天多明天少,没法存货。
私有财产几乎不存在,因为啥都带不走。大家得抱团取暖,分担风险。要想让人愿意分享食物,得有信任基础,那时候没DNA技术,父亲不好确认,但母亲肯定知道孩子是谁生的。
所以,血缘从母亲这边来,家族围着女性转。
恩格斯在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就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研究,分析了北美易洛魁人的母系结构。
他们氏族以女性为主,财产通过母系继承,男性负责狩猎,但决策权在女性长老手里。
这种社会确实有平等的地方。部落里的人按血缘分食物,谁饿了就给谁,没人囤积私货。因为生产力太低,不共享就得饿死一大片。
现有的一些母系群体,比如中国云南的摩梭族,到1990年人口才4万左右,最大部落1.5万人。他们走婚制,男的不结婚,晚上访女方,白天回自己妈家干活。财产归女性,孩子跟母亲姓。
这种模式在资源稀缺时管用,大家族一起抗风险。
但平等有限,只在家族内,外族人进来就麻烦了。母系社会没奴隶制,因为食物不够养闲人,战败的俘虏通常直接杀掉,男的没用,女的也融入不了血缘圈。
为什么这种看起来稳定的社会被淘汰了呢?核心原因是生产力提升了。大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开始,人类学会种地和养牲畜,食物稳定了,能存粮了。
私有财产冒头,土地和牲畜成了个人东西。男性在耕作和畜牧中力气大,优势明显,不再需要靠大家族分享来过日子。
恩格斯书里说,畜牧业发展让男性控制牛羊这些财富,家庭从小家庭取代大家族。父系社会就这样起来了,财产从父亲传儿子,需要确认亲子关系,所以一夫一妻制渐渐流行。
历史事实显示,这种转变全球都有。
拿中国来说,考古发现山顶洞人遗迹约1.8万年前有母系痕迹,墓葬里女性地位高。但到夏商时期,前2000多年,已经转成父系,青铜器铭文显示财产父传子。
越南前43年,中国儒家文化传入,取代本地母系习俗。欧洲铁器时代,前1000年左右,父系规范通过宗教和法律传播。
非洲一些部落如阿坎人,本来母系继承土地,但城市化后转向核家庭。印度的喀西人和喀拉拉的奈尔人,母系财产制,但英国殖民后法律改了,现在淡化了。
父系社会为什么能碾压母系?因为竞争优势大。
农业时代食物多,奴隶制出来了。父系部落打仗,俘虏女的留着生孩子,男的杀或当奴。人口快速膨胀,一个部落几十年就能吞并周边。
母系部落人口上限低,因为血缘限制,难超万人,军队小。父系通过私有激励,战士为抢资源拼命。恩格斯指出,奴隶时代是社会创新,比原始社会先进,虽然残酷,但生产力高。
拿易洛魁人举例,他们母系,但遇到欧洲殖民者父系军队,就被压制了。米南加保人,印尼最大母系群,财产母传女,但国家层面还是父系主导。
现存母系社会,为什么没消失但边缘化了?像摩梭族,藏在山区,人口少,没扩张野心。北美霍皮人,母系继承,但现在女性优越感淡了,跟主流父系融合。
非洲图阿雷格人,母系高地位,但游牧生活限制规模。全球母系残存多在偏远或少数民族,主流社会早转父系。因为父系在战争和经济中更高效,能组大军队,建国家。
恩格斯分析,父系社会进化出协作模式,无血缘男性也能合作,分战利品。这母系做不到,他们只防卫不侵略。
但父系也不是永恒。1945年后,世界相对和平,大战少,人口膨胀不靠征服。婚姻松动,欧洲结婚率低,非婚生子率为60%,孩子多跟目前。
全球趋势类似,恩格斯预言婚姻解体,可能在实现。只有穆斯林地区守贞操观,人口快,但冲突多。通过母系和父系分析,社会形态跟生产力和军事挂钩。
原子弹时代,最适形态未知,但财产女性继承、走婚等母系特征又冒头。
母系被淘汰不是因为不平等,而是适应不了新环境。生产力低时,它管用;农业来时,父系更强。历史选优胜劣汰,没啥浪漫。平等不是回母系,而是找新平衡。
来源:AnnieB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