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文明新风扑面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8:15 1

摘要:近年来,社旗县李店镇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文明理念在城乡落地生根,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社旗县李店镇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文明理念在城乡落地生根,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

“以前,镇域内的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之风一度盛行。一场白事,流水席动辄几十桌,鞭炮震天,戏班子哭丧队助阵,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也影响了镇村环境。”李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为改变这一状况,该镇指导各村普遍建立和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乡贤等组成,制定了详细的《红白事操办标准》,对宴请规模、菜品数量、礼金标准等都作出了明确限定。王庄村民常久,原计划孙子结婚时大操大办,红白理事会得知后,主动上门,耐心讲解新规和奢靡浪费的弊端。一开始老常有些犹豫,觉得面子过不去,理事会成员便举例子、算经济账,还承诺帮助策划一场既简约温馨又不失体面的婚礼。最终,老常被说服了,为孙子举办的婚礼,既热闹又温馨。他感慨:“这样办好!省心省力又省钱,人情味一点没少,亲朋好友和邻里都夸赞新风气好!”红白理事会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在李店镇蔚然成风。

如何让移风易俗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李店镇党委、政府探索出了一条积分制管理的新路子。“这个月我家评上了‘优秀卫生户’,领到了酱油、醋、十三香,还有一包盐。房前屋后收拾干净了,自己住着舒服还能得奖励!”在李店镇北杨庄村9月的环境卫生表彰现场,村民杨丽娇捧着奖品笑得合不拢嘴。

杨丽娇是一名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先进代表。她表示,在她们村,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文明积分账簿”。居民如果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参加志愿服务,或者严格遵守村规民约、践行移风易俗(如简办红白事、拒绝高价彩礼、孝老敬亲等),都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在指定的“文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等实物。今年以来,李店镇创新推行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的积分激励机制,通过“月评比+实物奖”模式,让文明新风劲吹,精神文明建设焕发持久活力。

居民陈大嫂闲暇时间总爱在牌桌上消磨。自从村里推行积分制后,她发现参加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或参与打扫公共卫生等志愿服务都能用积分换东西,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现在,她是村文艺宣传队骨干,还主动承担了村里文体广场的清扫等任务。“以前打麻将输钱还伤身,更影响家庭和睦,现在参加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还能用积分换生活用品得到实惠,真是太好了!”陈大嫂美滋滋地说。

该村负责人表示,小小的积分,激发了群众自愿参与基层治理、践行文明新风的热情,将移风易俗的“软约束”变成了“硬抓手”,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镇里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聘请专业画师,发动本地书画爱好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等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图画、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标语、感人肺腑的小故事等形式,绘制或书写在村庄的主要道路的墙面上。”李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徜徉在李店镇的大街小巷,行走在乡道村庄间,一面面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墙体曾经斑驳杂乱,现在已成为李店镇传播文明新风尚的“代言人”和“宣讲台”。(来源:社旗县委宣传部 作者:常杰敏 祁义党)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