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现在依然算不上富人,但没有经济焦虑,就算几年没有工作,我也能衣食无忧。不用依靠任何人。
我曾月薪5000、负债3.5万,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我现在依然算不上富人,但没有经济焦虑,就算几年没有工作,我也能衣食无忧。不用依靠任何人。
我非常满足当下的状态!并确信未来生活的美好。准确的说,是能感受到希望的美好。
所以,我认为我的经验值得介绍。(有很多也是学人家的,算我二手介绍)
朋友,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开始行动。
三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在出租屋的床上躺着,手里攥着刚还完最低还款额的信用卡账单。
房间里只开着一盏台灯,泡面碗还没收拾。
那一刻我突然想哭:
我每天按时上班,从不迟到,也没犯过大错,
可为什么活得这么憋屈?连生病都不敢请假?
我不是没努力过。
考研失败、跳槽碰壁、副业被骗钱……
每次以为要好起来的时候,现实都会狠狠扇我一巴掌。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认真研究那些“原本也不起眼”,却慢慢走出困境的人。
我发现他们不是突然开挂,而是悄悄走对了几条路。
今天我想把这些故事讲给你听。
不是灌鸡汤,也不是画大饼,
只是想告诉你:普通人也有能走的路,而且不止一条。当然,也不多。
1. 别把自己困死在“我只是个普通人”这句话里,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我们都爱说:“我就是个普通人。”
但这句话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算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另一种是:“我现在普通,但我可以一点点变好。”
真正改变命运的,往往是第二种人。
我自己试过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
连续七天,每天睡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遇到的问题,是真的解决不了,还是只是现在不会?
如果换成更厉害的人,他会怎么做?
我把答案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第七天翻回去看,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技能,只是从来没意识到。
别急着否定自己。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行,是你根本没给自己记分的机会。
2. 把你的“小本事”变成能卖的产品
我认识一个姑娘,原来是公司行政,每天就是做报销单、订会议室、统计考勤。
她觉得自己毫无竞争力,直到有次部门培训,领导让她演示Excel技巧。
结果她用了几个快捷键,十分钟就把别人要干半天的数据表整明白了。
全场鼓掌,连IT部的人都问她:“姐,这你怎么学的?”
她灵机一动,开始录视频传B站,标题很土:《打工人必备的10个Excel神操作》。
最开始没人看,但她坚持做了二十多个视频。
第八个月,有家公司HR私信她:能不能来给我们员工培训一下?
一场收费3000,她拿了人生第一笔“技能变现”收入。
现在她的副业月入6000+,正准备辞职做独立讲师。
你看,她并没有去学什么高深编程,只是把她天天用的东西,变成了产品。
所以别再说“我会的没什么特别”。问问自己:你做的事,能不能打包给别人用?
哪怕只是一个PPT模板、一段剪辑脚本、一套沟通话术。
3. 关掉短视频,重建信息源
说实话,我现在特别怕刷手机。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那种状态:
刷一个小时短视频,抬头发现啥也没学到,心情还变得更糟。
大多数人所谓的“学习”,其实是被动接收噪音——
八卦新闻、情绪煽动、网红吵架……全是消耗注意力的毒药。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每天摄入的信息质量。
我给自己定了三条铁律:
删除所有让你越看越焦虑的公众号(比如天天告诉你“30岁前必须财富自由”的)屏蔽朋友圈里的微商和晒娃狂魔
主动构建“营养信息池”:
每月读一本认知类书(推荐《认知觉醒》《穷查理宝典》)
定期看行业报告(艾瑞、QuestMobile)
关注几个靠谱的成长博主(别粉流量明星)
我还养成了个习惯:每周写一篇“本周收获”,哪怕只发朋友圈。
写着写着就发现,原来这周也不是白过的。
你知道吗?持续系统学习的人,五年后收入平均高出同龄人47%(来源:LinkedIn调研)。
这不是玄学,是积累的力量。
4. 真正的机会,往往来自“不太熟的人”
我一直是个社恐。
以前觉得搞人脉就得请吃饭、喝酒、吹牛皮,想想就累。
后来才知道,哈佛有个研究:
超过50%的工作机会,来自“弱连接”——也就是那些你不常联系,但有过交集的人。
比如大学同学、前同事、讲座上聊过两句的朋友。
我试过一个“7天小行动”,效果出乎意料:
第1天:翻通讯录,找出5个很久没联系但有过合作的人第2天:给其中一个发消息:“最近看到一篇关于远程办公的文章,想起你之前提的观点,挺受启发的。”
第3天:参加一场线上分享,提了个问题
第4天:在知乎评论了个行业KOL的看法
第5天:拉了个“资源互换群”,拉了设计师、文案、程序员各一个
第6天:分享了我自己写的思考笔记
第7天:回头看谁回应了我,标记潜在合作可能
就这么简单,两周后就有朋友介绍我接了个外包项目。
关键不是“求帮忙”,而是先提供价值。
每次帮完别人,我会补一句:“要是你需要我做什么,也随时找我。”
慢慢地,我就从“索取者”变成了“连接者”。
5. 先让钱包喘口气,才有选择权
说句扎心的:没钱,就没自由。
我曾经也是月光族,信用卡分期滚着还。
最惨的时候欠了三万多,每个月工资一小半还利息。
后来逼自己做了三件事:
第一,强制储蓄
开了张新卡,名字叫“未来基金”。发工资第一件事:转10%进去,雷打不动。告诉自己:“这笔钱死了都不能动。”
第二,记账觉醒计划
用了记账App,连续记了一个月。发现自己居然每月花1200在外卖上,立刻改成自己做饭。
第三,初级投资启蒙
先读了《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不是为了发财,是为了建立财商。然后开始每月定投500元指数基金,到现在已经坚持两年了。
有个程序员朋友更狠:工资到账先转1000块,两年攒下3万应急金。去年公司裁员,全靠这笔钱撑过来。
记住一句话:
出路 = 自由现金流 × 时间
你现在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将来跳出泥潭的绳子。
6. 副业不是马上赚钱,而是一次试错实验。很多人一听“搞副业”,就想马上月入过万。结果折腾几天没动静,就放弃了。
其实副业的本质,是验证一件事值不值得投入。
你可以从这三个方向选一个最容易上手的
能力型:翻译、PPT代做、家教、写作
兴趣型:拍照、拍视频、手作、烘焙
资源型:淘宝客、社区团购、宠物寄养
选定之后,执行一个“30天冷启动”:
第1周:注册闲鱼/小红书账号,完善主页
第2周:发3条内容(教程、作品、经验)
第3周:私信5个潜在客户,提供低价体验
第4周:争取第一单,复盘全过程
什么时候算成功?连续三个月都有收入进来,才算初步跑通。
我朋友就是从闲鱼接PPT定制做起的,一开始50块一份,被人骂low。但他不断改、不断学,半年后涨到300一份,现在月入稳定七八千。
7. 有时候,“退一步”才是向前走
最后一个故事,关于“逃离”。
我认识一个前互联网运营,一线城市打拼八年,年薪30万,但天天加班到凌晨。
身体垮了不说,她说:“我都忘了什么叫开心。”
去年她搬去了大理,租了个小院子,月租1500。靠接远程文案+民宿兼职,月入8000左右。
她说:“在这里,我可以早上骑车去买菜,下午坐在院子里看书。虽然收入少了,但我终于活得像个人。”
这让我意识到:一线城市不是唯一选项,小城生活也不是认输。
如果你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不妨考虑:
回老家考编 + 远程办公
极简生活:砍掉非必要开支,专注读书运动
间隔年实验:停半年,旅行+学习+探索新方向
但一定要提前做三件事:
去目标城市住一个月,感受真实生活节奏
模拟当地收支,确保能活下去
练习应对亲戚的灵魂拷问:“你怎么混回来了?”
最后想说:出路,是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没有人天生就有出路。
有的只是在无数个想放弃的夜晚,
仍然打开电脑写完那份PPT;
在别人刷剧时,默默听完一节课程;
在被拒绝十次后,依然发送第11条合作请求。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让你明天就逆袭暴富,别做梦。
而是希望你能相信:即使起点很低,只要不停下脚步,总会离光近一点。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做三件事:
点个赞,让更多困住的人看到希望
收藏它,当你再次迷茫时翻出来看看
在评论区写下:“我要走___这条路”,给自己立个flag
出路不在远方,而在你现在愿意迈出的下一步里。
来源:四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