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黄晓明《阳光俱乐部》2天300万票房,增肥30斤冲金鸡白忙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08:58 1

摘要:300万,两天,黄晓明把30斤肥肉和金鸡提名一起端上桌,观众只扫了一眼就走了。

300万,两天,黄晓明把30斤肥肉和金鸡提名一起端上桌,观众只扫了一眼就走了。

这个数字像一把卷尺,把“努力”拉直了量,长度不到他片酬的零头。

片方连夜加排片,影院经理把场次挪给一部动画狗,狗会飙车,票房飙得更快。

黄晓明在微博写“我真心爱这个角色”,配图是他在片场啃馒头,馒头碎掉在T恤上,像极了他现在的路人缘——掉一地,捡不起来。

他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吃成150斤?

剧本里那个智力只有七岁的男人,需要脖子叠出三层肉,走路时大腿内侧摩擦发出“嚓嚓”声。

黄晓明团队算过,用假体得花每天四小时化妆,增肥反而便宜,还能买热搜。

“敬业”标签一贴,金鸡评委投票时手会抖,票就掉进他的盒子里。

算盘打得精,可惜观众不买票,只买奶茶,顺便在抖音看剪辑,三分钟的剧情,省九十分钟票钱。

电影讲癌症妈妈带傻儿子找快乐,套路像韩国2013年的《七号房的礼物》,观众早哭过一轮。

导演魏书钧上一部文艺片票房900万,这次加喜剧,想破圈,结果圈没破,观众破了防——笑不出,哭不爽,走出影院只记得黄晓明流口水。

北京某影院经理说,第一天上午排四场,平均每场六个人,第二天砍剩一场,还是六个人,其中四个是黄晓明的粉丝,拿着手幅,不敢展开,怕别人认出。

票房毒药这顶帽子,黄晓明戴过又摘,摘了又戴。

2013年《中国合伙人》让他翻身,票房5.4亿,他站在金像奖舞台说“我尊重观众”,观众信了。

接下来《白发魔女传》《何以笙箫默》《封神传奇》连续踩雷,每次他都说“我欠观众一个好角色”,欠着欠着,观众把他当信用卡,直接冻结。

综艺里他喊“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一句话出圈,人设从演员变段子,段子赚流量,流量反噬演员。

观众再看他演戏,脑子里自动播放那句霸总语录,一秒出戏。

离婚消息比电影预告先上热搜。

前妻是流量本身,两人官宣分开当天,微博宕机。

后面小女友、生日派对、海边照片,一条接一条,吃瓜群众忙到忘了他还有部电影。

宣传期他上李佳琦直播间,卖票送签名照,当晚卖出4000张,第二天退票3800张,粉丝说“支持过了,不想真看”。

数据摆在那里,退票率超过90%,影院一看,赶紧把排片让给港产犯罪片,至少粤语区有基本盘。

金鸡提名公布那天,黄晓明正在成都跑路演,台下记者问他“有没有信心拿奖”,他咧嘴笑,双下巴挤出一条沟,说“提名已是对演员的肯定”。

话音没落,热搜第一变成“张小斐礼服”,他的提名海报被挤到第十。

评委愿意肯定,观众不愿意掏钱,这是两条跑道,他混进错的那条。

30斤肉换一张提名证书,证书不能折现,折完还是A4纸大小,垫外卖都嫌硬。

市场早换了规则。

2023年国产片票房前十,八部是现实题材,观众要看自己,不要看明星扮惨。

黄晓明演智力障碍者,像穿大人衣服的小孩,衣服太大,人显得更小。

同期上映的《人生大事》朱一龙演殡葬师,票房17亿,观众说“他像我家楼下那个卖烤串的”,这就是说服力。

黄晓明缺的不是演技,是“像”,像邻居、像同学、像前任,观众才能把自己放进故事。

他太清楚镜头在哪,连发胖都胖得精致,双下巴对称,肚腩不鼓腰,观众一看就知道是明星在演,门票钱省下来买桶爆米花更实在。

他想要什么?

想要奖,也想要钱,还想要回一线。

30斤肉是投名状,金鸡提名是入场券,可惜入场券写着“仅限评委通道”。

观众通道早改成扫码进场,扫码后台写着:颜值滤镜、真实感、社交话题。

黄晓明一条不占。

颜值被肥肉覆盖,真实感被综艺人设透支,社交话题只剩“油腻”两个字,网友拿他当减肥反面教材,B站UP主剪“黄晓明吃蛋糕”循环鬼畜,播放量800万,比电影票房高。

片方现在把希望寄托于“长线放映”,说口碑会逆袭。

影院经理冷笑:排片降到1%,再逆也只能逆成500万。

黄晓明团队悄悄撤下“票房”通稿,改发“演技”长文,豆瓣开分5.8,分比票房稳。

粉丝控评写“看哭了好几次”,点赞最高的是“看困了”。

数据不会撒谎,猫眼想看人数单日增长38人,其中20人标记“已看”,评分3.5,剩下18人标记“不想看”,理由填“黄晓明”。

三十年前,刘德华也经历过“票房毒药”,他拍《雷洛传》翻身,办法是减产、降价、演枭雄,三年不接烂片,观众才重新买票。

黄晓明一年三部,价格不降,角色不换,连发胖都要提前预告,观众自然把票钱留给新人。

市场规律简单:先信后买,不信就散。

观众不信了,他就得从头攒信用,可惜信用卡刷爆,还款日已到。

电影散场灯亮,保洁阿姨扫地,捡起一张海报,黄晓明在照片里傻笑。

阿姨不认识他,把海报翻过来当簸箕垫,大小刚好。

那一刻,30斤肉、金鸡提名、路演眼泪,全部归零。

观众已经用脚投票,下一部如果还是“看我多努力”,票房只会更低。

想翻身,先减肥,再减价,减掉“我觉得”,听听观众觉得。

否则,再过两年,提起黄晓明,大家只记得一句综艺台词,和一张垫过垃圾的海报。

观众真的还欠他一张电影票吗?还是他欠观众一个不再装傻的道歉?

来源:施施看综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