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放话“要中方帮忙”,亚洲行施压稀土藏玄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07:12 1

摘要:10月24日晚,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的“空军一号”引擎轰鸣,特朗普踏上亚洲三国之行。登机前,他对着随行记者撂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希望看到中国帮助我们”,话题直戳俄乌冲突。可几乎同时,彭博社曝出美国高官的放风,特朗普这次要在亚洲签关键矿产协议,明摆着拿稀

Ai主播讲新闻

10月24日晚,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的“空军一号”引擎轰鸣,特朗普踏上亚洲三国之行。登机前,他对着随行记者撂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希望看到中国帮助我们”,话题直戳俄乌冲突。可几乎同时,彭博社曝出美国高官的放风,特朗普这次要在亚洲签关键矿产协议,明摆着拿稀土说事,继续给中方施压。

一边放低姿态“求帮忙”,一边高举大棒“搞施压”,特朗普这套“分裂操作”,把美国当下的战略困境扒得明明白白。

先看他“求帮忙”的底气在哪。特朗普说“我们对俄制裁非常严厉”,可制裁了快四年,俄罗斯能源出口稳如泰山,反倒是欧洲能源价格涨翻天。现在俄乌战场陷进消耗战,美国自己的军援库存见了底,欧洲盟友也扛不住,想拉中国入局“劝和”,又拉不下脸直说,只能用“希望中国帮忙”这种模糊说法打太极。

中方的立场早摆得清清楚楚。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说得直白,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致力于劝和促谈。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要谈和平可以,别想让中国选边站,更别想把责任推给我们”。特朗普心里门儿清,没有中方的配合,俄乌局势想降温,难。

可“求帮忙”的同时,特朗普没忘了老本行极限施压。这次的筹码是稀土,这个被称作“工业维生素”的东西,对美国国防和科技领域就是“命门”。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摆着: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超60%,加工阶段的控制权却占92% ,几乎垄断了全球稀土加工。美国地质调查局更实在,2020到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

没有中国的稀土加工,美国的隐形战机、导弹制导系统、新能源武器装备,都得“卡脖子”。10月9日中方出台稀土新规后,特朗普急了。一开始放狠话要重启对华高额关税,结果没过几天就软了,10月17日在福克斯新闻上说“关税不可持续”,23日又改口“对中美贸易协议很乐观”,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急着找替代方案的特朗普,10月20日拉着澳大利亚总理签了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想让澳大利亚当“稀土备胎”。可行业专家一句话戳破:澳大利亚有矿,但加工基础设施差得远,成本高不说,美国要建独立供应链至少得10到20年 。这哪是“备胎”,分明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次亚洲行,特朗普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明着是会盟友、签协议,暗着还是围着稀土和中国打转。他想说服中方恢复美国大豆采购,又炒作“芬太尼问题”说要放“对华清单首位”,这些都是讨价还价的筹码,核心还是想让中方在稀土上“松口”。

可中方不吃这套。商务部早说了,稀土新规是“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目的是防止稀土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这话里的分量,特朗普不可能听不懂,稀土不是普通商品,是关系到军事安全的战略资源,想靠施压就拿走,没门。

更有意思的是中美经贸磋商的“同步进行”。何立峰副总理24日到27日赴马来西亚和美方谈判,双方说要“按元首共识谈重要问题”。特朗普这边喊着“希望中国帮忙”,那边又在稀土上步步紧逼,这场磋商更像是一场“心理战”美国想“以谈逼让”,中方要“以理据守”。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精,可现实骨感。稀土依赖卡着他的脖子,俄乌局势需要中方助力,对华关税又“不可持续”,只能在“施压”和“求助”之间反复横跳。他嘴上说“会取得很好的结果”,心里比谁都清楚,没有中方的配合,他的亚洲行恐怕难有实质性收获。

这次亚洲行还有几个看点。10月30日特朗普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会不会提稀土和俄乌问题?中美元首会不会在APEC期间会晤?如果特朗普真想让中方“帮忙”,就得拿出点诚意,别再搞“极限施压”那套,更别把稀土当“武器”。毕竟在战略资源和地缘博弈里,光靠嘴硬没用,实力和诚意才是硬道理。

特朗普的“双面戏”还能演多久?稀土博弈会不会成为中美磋商的突破口?这些答案,恐怕要等马来西亚的磋商结束,才能看出点眉目。

来源:红茶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