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飞机一离地,啤酒罐“咔哒”一声拉开,泡沫顺着铝壁往上爬,像在给所有人赔笑——“对不起,前阵子把你撂在机场三天,这罐Heineken 0.0算我请。”没人真跟一罐啤酒客气,但也没人拒绝。加航把这场罢工的烂尾,硬生生兑进了330毫升的麦芽香里,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飞机一离地,啤酒罐“咔哒”一声拉开,泡沫顺着铝壁往上爬,像在给所有人赔笑——“对不起,前阵子把你撂在机场三天,这罐Heineken 0.0算我请。”没人真跟一罐啤酒客气,但也没人拒绝。加航把这场罢工的烂尾,硬生生兑进了330毫升的麦芽香里,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罢工那五天,1万名空乘以99.7%的投票把航线全数掐断,13万人每天原地排队,柜台前堆满被剪成半截的登机牌。他们争的不过是“飞机没动的时候也算上班”——舱门没关、轮子没滑,那段用来清点餐食、安慰婴儿、把轮椅老人推到位的零碎时间,原来一分钱不给。加航把工资钉死在“松刹车到踩刹车”之间,像给一段婚姻只承认洞房花烛夜,其余都叫义务劳动。工会被逼到墙角,干脆掀桌:不给钱,就不飞。政府凌晨三点把调解员踹醒,九个小时唇枪舌剑,临时协议签字时,空乘们赢得的不只是地面薪时,还把整个行业“ unpaid ground time ”的老黄历撕下一页。工会头目在镜头前笑得像刚抢到糖果的小孩,说“翻天覆地”,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以后早班机五点打卡,公司终于肯为化妆盘头那二十分钟买单。
旅客哪管谁赢,大家只记得自己睡在行李箱上三天,牙刷都馊了。加航的财务官更肉疼——50万人次退票、改签、酒店券,把全年盈利预测从36亿加元直接削到30亿出头。股价跌得比飞机降落还陡,市场部连夜加班,想出“酒水+零食”的止血包:经济舱直接对标商务舱的前菜,Heineken 0.0负责“能喝不能醉”的社交安全,MadeGood肉桂卷燕麦棒把“健康”两个字糊在减肥党的脑门,鹰嘴豆泥配饼干则让素食者也能找到组织。最鸡贼的是Greenhouse姜味饮,只在多伦多小岛机场上午10:30以后起飞才有——把“限定”两个字玩成饥饿游戏,温哥华乘客只能隔着屏幕闻姜味,顺手发推吐槽,广告部白捡流量。
算盘珠子噼啪响:一罐啤酒批发价不到一块五,燕麦棒更是按箱秤斤,加起来成本还没延误赔偿的零头多,却能把“免费”喊得震天响。北美航司这些年把经济舱抠成绿皮火车,连花生米都按粒发,加航突然整一桌“像样的小酒”,对手只能翻白眼。Delta和美航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跟了利润见血,不跟口碑掉队。旅客更现实,骂了三天娘,一罐冰啤下肚就选择性失忆,社交平台上开始刷“加航真香”,仿佛五天前的流浪机场是幻觉。
可真正的试航才刚开始。罢工可以靠调解员,准点率要靠塔台、机务、天气、自己,哪一个掉链子,啤酒泡沫就立马变苦。再说空乘们刚赢回尊严,新协议里排班更紧,要是下趟航班又因为“地面计薪”细节扯皮,谁还肯相信这罐免费啤酒不是最后一次怀柔?飞机落地多伦多的夜里,清洁队推着垃圾袋收走一排排空罐,铝壁碰撞哐当作响,像给这场危机公关打拍子——节奏对了,旅客醉;节奏一乱,加航自己就得把吞下去的利润原数吐出来。
来源:旅游哪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