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琅琊区:小蚂蚁“啃”出网络普法新天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6:45 1

摘要:这个转变,源自琅琊区“小蚂蚁说网络”志愿服务队的精准介入。2022年以来,这支以“凝聚微小力量,指引生命方向”为理念的队伍,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人民网滁州10月29日电 (记者周坤)深夜的手机荧光,映在12岁李博宇(化名)稚嫩的脸上。曾经活泼开朗的学霸,一度情绪易怒,甚至对抗父母的管教。

直至他走进琅琊区未成年人保护指导中心,一幅色彩斑斓的墙绘、一局“网络安全知多少”地毯跳棋,悄然叩开了他封闭的内心。

这个转变,源自琅琊区“小蚂蚁说网络”志愿服务队的精准介入。2022年以来,这支以“凝聚微小力量,指引生命方向”为理念的队伍,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琅琊区网信中心主任高晗雪称,面对未成年人触网早、风险防范能力弱的现状,“小蚂蚁”团队摒弃了传统说教模式。他们发现,只有用孩子们听得懂、喜欢看的方式,普法才能真正入心。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e站,晦涩的法律条文变成了生动的墙绘漫画,复杂的网络安全知识融入了趣味跳棋游戏。

在琅琊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e站,法律条文变成了生动的墙绘漫画。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针对网络诈骗,团队收集典型案例,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不轻信、不转账、先核实”;面对网络欺凌,通过情景剧引导孩子们深入讨论,认识其危害;对于网络谣言,用MG动画普及辨别方法,培养理性思维。

“蚂蚁力量”社工组织负责人徐海燕称,更重要的是,“小蚂蚁”撬动了多方力量。项目构建了“网信工作人员+社工+监护人+社区工作人员”四方联动机制,形成了“家校社网”协同保护的新格局。

家长护航志愿者队伍的建立,让家庭教育从缺位到补位。通过“家长网络法治课堂”,家长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小手拉大手”活动,实现了从校园到家庭的知识延伸。

与辖区学校的长期合作,让普法教育常态化。定期举办的网络法治讲座、研讨会覆盖全区10余所中小学。“非遗+网络普法”等创新活动,在遵阳街、区非遗馆等地多频次开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教育相得益彰。

专业力量的介入,让帮扶更具针对性。网络成瘾心理咨询室为沉迷网络的孩子提供免费干预服务。在李博宇的案例中,团队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引导他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影响,同时引入正念冥想训练,帮助他找回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高晗雪表示,经过三年的耕耘,“小蚂蚁”已经从一个项目名称,成长为琅琊区乃至滁州市的网信普法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队的队旗和logo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网络文明卡通形象“琅小e”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明星,“小蚂蚁说网络”普法微课堂成为家长和孩子喜爱的精品课程。

最令人欣喜的是像李博宇这样的转变,从抵触到接纳,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志愿者,他在体验游戏中收获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播种文明。2024年,李博宇成功考入省级重点高中,他的故事成为“小蚂蚁”项目成效的最佳注脚。

三年来,“小蚂蚁说网络”已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100余场,直接参与未成年人及家长近3000人次。在数字浪潮奔涌的今天,这群“小蚂蚁”正以微小而坚定的力量,守护着未成年人的清朗网络空间。

正如他们的队歌所唱:“一只一只慢慢爬,众志成城传佳话。”微光成炬,照亮的是无数孩子健康成长的前行之路。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