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半,手机上弹出来“一起听”的那个小窗子,里面一个人三百公里外跟你一起轮着《富士山下》,南京姑娘说,这要是搁在我们村,早被她妈喊去睡觉了。
凌晨一点半收到全糖珍奶,男人想念到骨子里到底有多直球
凌晨一点半,手机上弹出来“一起听”的那个小窗子,里面一个人三百公里外跟你一起轮着《富士山下》,南京姑娘说,这要是搁在我们村,早被她妈喊去睡觉了。
结果歌还没播完,外卖小哥已经在敲门,一杯全糖珍奶,备注直接写得清清楚楚:别熬夜,喝完拍个空杯照片给我。
没几个人能看到这阵仗还能淡定,喝一口,整个脑袋都甜得不行。
杭州的阿姨说,以前她老公想她,直接从绍兴背个保温桶,半夜一班绿皮车站着来找她。
现在大家图省事,啥都靠手机,美团点单一气呵成,外卖小哥都变成红娘了。
外地朋友还会搞“云时空胶囊”,把两个人的合照扔进云端,等于弄个随时都能点开的相册,有事没事点开看看,反正不掉线。
说不准哦,这年头思念都能量化出来。
Z世代一天能扔三万多条“时间胶囊”进APP,不晓得以后会不会出个“云拥抱排行榜”啥的。
心理学家研究过,思念人的脑壳某个地方还真会发热,有时疼得像被烫一样,四川那边说这叫“脑壳发烧”,哪怕你嘴上不承认。
现在的年轻人都爱玩“远程投喂”,收到一份意外外卖,快乐能顶一天。
淘宝上还有“DNA项链”、“气味胶囊”,想把对方的头发当成手串戴着,不是迷信,是想哪天摸摸就踏实。
更夸张的,“跨省送粥”直接从广州飞到北京,有人觉得贵?
那也得买,钱花在哪,心就在哪。
北京的朋友吐槽,越是科技发达,越想要那点“土味真实感”,什么线上一起听歌,都比不上有人亲手帮你夹筷子。
大连小伙子说,煮顿火锅,两个人同锅涮肉,夹出来的那片肥牛,别说话,递到你嘴边,谁都懂啥意思。
不过说白了,算法再厉害,也不及凌晨四点厨房里那点黄灯光,暖得很。
下次要真想人了,合成照片就别整了,直接买点糖炒栗子楼下等着,壳一裂,啥思念不都明明白白了。
不晓得你们信不信,反正我看这种直球操作,谁都扛不住。
来源:咬一口甜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