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色列人质一回家就开口,讲加沙那段日子,做饭陪打牌的细节越说越多,女人出门还被塞个袋子,里面摆着小物件,听着像黑色幽默,细想却发凉。不少人的证词对得上新闻,拼起一幅粗糙的图,画面不温柔,更多是套路。说到底这算照顾吗,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戏码?
以色列人质一回家就开口,讲加沙那段日子,做饭陪打牌的细节越说越多,女人出门还被塞个袋子,里面摆着小物件,听着像黑色幽默,细想却发凉。不少人的证词对得上新闻,拼起一幅粗糙的图,画面不温柔,更多是套路。说到底这算照顾吗,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戏码?
2023年10月7日,武装人员冲过边境,南部社区被袭,音乐节成了现场,场面失控,很多人倒下,几百人被掳走。老的少的都在列,平民和年轻人混在一起,被分散藏进房屋和地道,换点就换人,换人就换命。简单说,人成了筹码,命被放上赌桌,目的就是换囚犯。
后来两年多拉扯不止,到2025年10月13日,最后二十个活人质回来了,前前后后零散放出不少,家属盼到眼干。同时又陆续交回一批遗体,以方确认不少人没挺过关押,有的当天就没了,有的中途出了事。结果呢,这场账谁来算,到最后谁还能平静看数字?
关键个案摆出来更扎心,米兰中年父亲,以前做按摩,家里有老婆和两个女儿,那天在农场附近被拖走,早晨进社区,中午上车,人就没影了。奥尔和女友去音乐节玩,枪声进场,人群被冲散,他被单独拉走,戴维也在同一现场被逮。接着他们被来回转移,为躲搜查不停换地方,米兰光是地点就换了很多,有地面房子,有地下通道,日子不叫日子。
后来他因为会做饭,被逼着张罗三顿,米饭蔬菜常见,偶尔能见到点肉,锅碗瓢盆成了他的枷锁。看守人手不够,就拉他凑牌局,这不是娱乐,更像控制,你要是多问一句,不配合一句,拳脚就上来。每次转点都被蒙眼绑手,不让记路,这就是规矩,这就是术。
奥尔几乎一直单独关着,黑漆漆的隧道,没人说话,没人分担,吃得少又不规律,体重直掉,出来查出器官出问题。2025年8月,戴维出现在视频里,瘦得吓人,嘴里讲几天没吃,还被逼挖坑当自己的坟,画面刺眼。哈马斯说人质吃的和他们一样,不过加沙缺粮,入口封着,救济走不动,结果一起挨饿,这叫公平,还是推责?
同时女人的经历更复杂,2023年11月短暂停火时放出的妇女和小孩,有人说给饭给药,不打不骂,听着像是例外。但后来更多证词出来,女兵和女俘被关在武装成员家里,被逼照顾孩子,当保姆一样,有人被扔进多妻家庭,脾气暴躁的男人把她当下人使唤。还有不许吃自己做的饭,洗澡两周一次,哭也不行,互相安慰也不行,违反就罚,隔离成了常态,单独关几个月,心理线一根根断掉,阿语新闻一天播一天,说以色列就要亡国,洗脑像水长流。
接着到了2025年1月19日,第一阶段停火启动,三名女性走出地道,她们被关了四百多天,哈马斯拍了宣传片,镜头里每人被递一个纸袋,上面印着卡桑旅标志。袋子里有释放证书,双语写着,红十字代表签字,还有关押期间的照片,加沙地图和项链,看着像纪念物。以色列媒体说这是话术,往外讲他们是主动放人,不是对方救人,女人脸上的笑像挤出来,家属说是被逼的,袋子后来也被收走了,之前有个叫阿加姆的女孩还被塞过礼物包,被迫穿假制服挥手,像一场街头秀,这套拍给谁看?
结果呢,交换一直在走,2023年11月短暂停火时,哈马斯放出一批妇女和孩子,还有部分外国人,以方换出了更多囚犯。2025年1月六周停火,又交回三十多人和几具遗体,以方放出更大批巴勒斯坦人。到2025年10月13日,最后二十人回家,又还了更多遗体,总数接近六十,以方没放关键人物,比如巴尔古提,这个名单一直是焦点,交换比例也一直一边倒。
说白了,做饭打牌像是日常,其实是控制术,让人以为一切正常,下一秒就能翻脸,礼物袋更像心理战,提醒人谁握着生死。不少归国人质的证词显示,虐待和饥饿和隔离都在场,老实说,这些话有人怀疑,也有人力挺,但身体的损伤和精神的裂纹很难作假。加沙普通人也在缺粮中挣扎,家园被炸出空洞,武装组织用人质换筹码,冲突被拖得更久,谁都不好受。
后来人总要重建生活,习惯见光,习惯睡稳,习惯不再听到爆炸,医生在忙,心理师在忙,家人更在忙。两年多里换来几次停火,和平还远,军事力量或许被打散,意识形态还在流动。说到底,这些离奇细节像一面镜子,照出战争的荒诞,照出人命在政治游戏里的渺小,我们不禁要问,下次停火前,还要多少人走一遍这条路?
来源:故檐听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