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她演《十八岁太奶奶驾到》,播放量破十亿,账户粉丝涨到三百万。
一部短剧上线三天,主演被骂上热搜,理由只有一句:脸垮了。
李柯以去年还在淘宝当模特,拍衣服、拍包包,一条视频几十块。
今年她演《十八岁太奶奶驾到》,播放量破十亿,账户粉丝涨到三百万。
她没来得及开心,弹幕先教她做人:嘴角别老张着,下巴太尖,像网红AI。
韩雨彤一米七二,短剧里穿高跟鞋追反派,三步一个回头。
观众记住的不是剧情,是她眼下的两条细纹。
一夜之间,超话里全是“高妹老态”截图,放大到毛孔。
姜十七更惨。
她以前拍古装,被夸仙气。
新戏里做表情,额头不动,苹果肌先跳。
弹幕飘过两个字:塑胶。
账号掉粉五万,品牌暂停合作。
听花岛连推三部爆款,数据漂亮,演员却集体翻车。
不是演技,是脸。
观众一边熬夜刷剧,一边暂停找瑕疵。
有人统计,李柯以出场八分钟,被截出二十张崩图。
图被传到小组,标题只有一句:这行饭不好吃。
短剧市场去年破百亿。
拍一部只要二十天,上线当天就能回本。
钱来得快,人换得更快。
平台算法只认新面孔,演员平均活不过两年。
想活得久,必须让观众记住。
六十位短剧演员匿名填问卷。
六成收到过外貌差评。
三成因此失眠、爆痘、脱发。
有人去打针,脸僵了,戏约反而取消。
医生说,二十出头出现焦虑症的,比去年多一倍。
制片方也怕。
听花岛把拍电视剧的班底搬来,灯光、滤镜、后期全升级。
预告片拍得像电影,线下扫楼送奶茶。
观众进场,还是盯着下巴和鼻梁。
数据反馈回来,两个字:弃剧。
钱砸了,口碑没保住。
观众不是不知道自己在苛刻。
有人留言:我也知道太挑剔,可暂停键就在那里,忍不住。
滑手机只要零点一秒,脸垮零点一秒,就被截屏。
截屏再配字,点赞比剧本身高。
演员想反驳,账号却归公司,说话算违约。
只能沉默,看粉丝往下掉。
平台后台有张曲线。
颜值弹幕峰值一出现,留存率立刻掉百分之八。
八个百分点,就是几百万收入。
制片方开会,结论只有一句:换脸。
换脸比换剧本便宜,比换导演更快。
于是新人涌进来,旧人消失。
消失的人,没人统计去向。
李柯以现在每天练表情。
对着镜子说台词,嘴角不敢松。
她拍视频教粉丝瘦下巴,评论区回她:别教了,先管好你自己。
她删了视频,夜里开直播,不敢开滤镜。
在线人数三万,一半在截图。
她下播后把口红全扔进垃圾桶。
第二天戏约来了,她还得捡起来。
韩雨彤去健身,每天两小时。
教练说,你体脂已经十八。
她说再低一点,镜头显年纪。
饭量减到一天一顿,拍外景时晕倒。
剧组等她醒,拍完全组收工。
热搜挂的是:高妹累倒,脸终于不垮了。
她躺在酒店,看天花板转,不敢哭,怕肿。
姜十七停工一个月。
公司让她休息,其实是冷却。
她回老家,妈妈说她像变了个人。
她照镜子,不认识自己。
她发了一张素颜照,配文:我想回来。
点赞破十万,骂声也破十万。
她删照,注销小号。
回北京那天,机场有人递名片:医美团购,第二针半价。
听花岛开始试新招。
下一部戏,女主设定是双胞胎,一个脸僵,一个天然。
剧本把梗写进去,想先自嘲。
观众会不会买账,没人知道。
演员群有人说话:下次是不是要让我们演机器人,省得被说假。
说完群就安静,谁也不敢回。
短剧仍在日更。
算法仍在奔跑。
观众仍在暂停。
演员仍在照镜子。
一张脸,一条命,一年红利。
再不做调整,你会损失的不只是粉丝,还有自己。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不点开弹幕,是对演员最后的温柔。
不随便截图,是对自己焦虑的止损。
把暂停键留给剧情,把播放键留给人。
来源:时髦小鱼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