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这位被列为惩戒对象的核心人物,却在社交媒体上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下一步大概就是通缉、缺席审判,无所谓,反正台湾人没在怕的”[__LINK_ICON]。字里行间的嚣张,更像是对法律威严的误读——他或许从未真正明白,大陆的司法重拳从不是虚张声势。
当重庆市公安局的立案侦查通报划破10月28日的清晨,“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的名字被牢牢钉在分裂国家罪的调查清单上。
可这位被列为惩戒对象的核心人物,却在社交媒体上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下一步大概就是通缉、缺席审判,无所谓,反正台湾人没在怕的”[__LINK_ICON]。字里行间的嚣张,更像是对法律威严的误读——他或许从未真正明白,大陆的司法重拳从不是虚张声势。
沈伯洋的“底气”,大概率来自对两岸司法差异的无知。正如邱毅教授所点破的,台湾所谓的“立案调查”常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大陆公安一旦立案,必然是谋定而后动,背后藏着扎实的证据链和清晰的执法逻辑[__LINK_ICON]。
从2024年10月被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到今年6月其父经营的兆亿公司因关联关系遭大陆交易禁令,再到如今的刑事立案侦查,大陆对他的惩戒早已层层递进,每一步都精准锁定其分裂行径。可沈伯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将制裁视作“荣誉”,甚至曲解家属关联惩戒为“株连九族”,全然无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早已触碰法律红线。
他真正的罪行,藏在“黑熊学院”的伪装之下。这个2021年由他创办的组织,明面上打着“民防培训”的幌子,实则是孵化暴力“台独”分子的温床。从宣扬“大陆威胁论”到教授对抗手段,从组织户外演练到喊出“三年训练300万勇士”的狂言,沈伯洋正在系统性地向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散播分裂种子,甚至公然宣称“大陆飞弹过来对我们有利,美国就希望我们打”。
这种试图以暴力破坏国家统一的行径,早已超出言论范畴,构成了赤裸裸的分裂国家犯罪,也正是他成为“两高三部”意见发布后首个立案对象的核心原因[__LINK_ICON]。
更讽刺的是,这位嘴硬的“台独”分子,并非真的无所畏惧。此前在与他人对话时,他曾露怯坦言“我是台独顽固分子,到了大陆会判死刑”,这份隐秘的恐惧与如今的高调形成刺眼反差。他或许以为躲在台湾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现代司法早已打破地域界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裂国家罪可依法追究刑责,即便嫌疑人身处境外,也可通过缺席审判定罪,后续更能启动全球通缉程序——只要他敢踏出台湾一步,就可能在任何与中国有引渡合作的国家被捕,最终押解大陆服刑[__LINK_ICON]。
台当局的虚张声势,更给了沈伯洋错误的安全感。陆委会跳出来宣称“大陆法律对台湾无约束力”,却刻意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击分裂行为是中国司法机关的正当职权。这种政治话术或许能蒙蔽一时,但在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面前,终将不堪一击。要知道,沈伯洋的分裂活动不仅危害中国主权,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其性质早已触及国际社会公认的反分裂准则。
从“黑熊学院”的暴力煽动到对法律的公然挑衅,沈伯洋的每一步都在给自己的未来设下陷阱。他眼中的“无所谓”,终将变成“躲不开”——缺席审判、定罪量刑、全球通缉,这不是臆测,而是依法办案的必然流程[__LINK_ICON]。当法律的网越收越紧,这位至今没认清严重性的分裂分子终将明白:任何试图割裂国家的行径,都必将付出惨痛代价;而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来都坚如磐石,无可撼动。
来源:苯不起的丫头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