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岁跟着父母从安徽黄山来到沈阳时,王旭或许没有想过,多年后的自己会操着一口地道东北腔,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
作者 | 祁六金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16岁跟着父母从安徽黄山来到沈阳时,王旭或许没有想过,多年后的自己会操着一口地道东北腔,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
从没有背景的小镇青年,到把“沈阳之星奔驰专修”做到东三省奔驰专修圈有口皆碑,这一路的难,或许只有创始人自己最清楚。
2008年,王旭误打误撞进汽车行业,在4S店摸爬滚打近十年后,2019年顶着压力负债创业。
6年过去,他的门店“沈阳之星奔驰专修”经历过选址失败关门,重新开业后门店月产值从10万攀升至50万,巅峰时能突破百万。
今年,沈阳之星进行了第三次搬迁,从330平的小店扩张至2800平的大厂房,表示要打造“高端车专修品牌”。
对于已过而立之年的王旭,故乡安徽在他身上的痕迹已经很淡了,但“来时的路”,他始终记在心里。
“如果要给创业打分,我想打9分,但这不是给门店业绩打的,而是给我自己打的,因为一路走到现在确实不容易”,王旭感慨道。
一、误打误撞进入汽修行业,从奔驰4S店离职负债创业
王旭与汽修的缘分,始于父亲朋友一句不经意的话。
2008年,彼时16岁的王旭因为不爱读书早早辍学,跟着在沈阳卖茶叶的父母来到这座城市,父母原本想让他接班做茶叶生意,但王旭没兴趣。父母寻思让他学一门手艺,就帮他报名了数控机床。
没想到的是,在报名后不久,父亲的朋友到家里做客,听到这事赶忙制止了:“不如干汽车,你多少还懂点、喜欢点。”就这样,王旭“误打误撞”转去沈阳的汽车学校,学习了3年。
从沈阳汽车学校毕业,20岁的王旭踏入汽修行业的第一站——北京现代4S店,一做就是4年。2015年,他想“再往上拔一拔”,跳槽到奔驰4S店做服务顾问(SA),2018年升为签单经理。
彼时的他,在4S店体系里顺风顺水,却没料到接下来会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2019年,王旭母亲查出尿毒症,需要长期照顾,因为假期不足,为了方便照顾母亲,王旭直接从4S店离职了。离职后,王旭回安徽老家和爱人结婚,顺便带着母亲在周边散心。
“2019年真是我最穷的时候,因为结婚买了房,付完首付后剩下的钱给我妈看病,当时已经掏不出什么钱了,连结婚衣服钱都是舅妈给的5000块。”
也正是因为经济拮据,当时的王旭“压根没想过去创业”,真正让王旭下定决心创业的,是老客户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
“一些客户知道我走了,鼓励我说‘你开店我们就去’。当时家里人,包括我舅舅、我哥哥、我爱人和丈母娘都很支持,甚至连彩礼钱都不要,就这么一股脑,我就自己去开店了。”
就这样,拿着哥哥借的20万,王旭凑了40万启动资金,他的第一家奔驰专修店在沈阳开业了。
或许是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创业的第一个坑,比王旭想象中来得快。
“因为房租预算有限,我第一家店开在了一级公路高架桥下方,客户开车容易走过,门口还有人行栏杆,两个工位挤得举升机都叠在一块了。”
因为选址失误,客户体验感差,流失了很多客户。等到2020年房租到期,哪怕没挣到多少钱,王旭还是咬着牙换了一家新店。
2020年5月,330平、4个工位的第二家店开业。
这家门店被王旭称为“翻身之作”,门店业务依然聚焦奔驰专修,在第一个月产值就翻番,从之前的10万左右涨到20万。
(“翻身之作”:沈阳之星第二家门店)
2021年,沈阳之星门店迎来了又一次转折点。
彼时,王旭店里的技师因家庭原因离职,店里急需人手,王旭便“三顾茅庐”,寻思着业内人称“张太医”的张老师邀请过来。
王旭口中的张老师资历深厚,他是东三省最早的奔驰DT技师,也是主机厂认证的第一批技师。
而DT认证是奔驰售后技师体系中极具含金量的最高级别认证,获得者需经历5000辆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战历练,并通过高难度系数考试的层层筛选。
正因为张老师在奔驰4S体系内的技术地位,王旭坦言,自己此前 “想都不敢想能和他共事”。但他坚信:“一个门店想要走得长远,技术是根本。车修不好,再便宜客户也不会来。”
抱着这个想法,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张老师请过来。而张老师的加入,彻底奠定了沈阳之星的技术口碑。
二、线上流量做人设,有信任才有成交
有了张老师坐镇,沈阳之星就有了技术“活招牌”,但怎么让更多潜在客户知道?2022年,疫情封控期间,王旭与许多同行一样,尝试通过线上短视频来引流。
最初他宅家拍短视频,全是“技师拆发动机”“设备操作细节”这类技术干货,结果吸引来的全是同行,并没有转化。
直到2023年,在付费学习6哥的课程之后,王旭终于摸到了线上流量的门道:要从车主视角做内容,讲车主关心的避坑和实用内容。
比如《奔驰e发动机异响,无需换总成,只需更换一个单向轮就解决》,这是用常见故障维修案例讲技术实力;《北方奔驰车主冬季雪天养车技巧,注意这些细节防止车辆打滑》,则是结合地域痛点讲实用内容。
视频内容结构上,除了维修和改装案例,还偶尔穿插陪母亲透析、给爱人送花、带孩子逛动物园的日常,就这样,“靠谱老板”的人设慢慢立了起来。
在王旭看来,做好抖音人设很关键,因为有人设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成交。“一定要让客户充分了解你,他越了解你就越相信你。”
调整思路后,爆款内容接连出现,流量也很快转化成业绩。
2023年,沈阳之星门店产值进入攀升期,4个工位的小店,月产值稳定在50万,巅峰时能突破百万,新增客户60%来自线上。
除了短视频外,王旭还会直播:“我直播就是唠嗑式解答问题,面对面的信任最容易建立。”每天直播1-2小时,哪怕播放量只有几千,也能带来成交。
随着业务量持续上涨,现有门店规模容纳不下源源不断的客户,今年5月,沈阳之星又进行了一次扩张。
如今的沈阳之星占地面积2800平,面积是老店的9倍,25个工位里整齐排布着8个举升机、1台四轮定位仪和1台动平衡机,硬件规模直接跃上新台阶。
(沈阳之星举升机、四轮定位仪、扒胎机等进口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业务布局上,在原有的奔驰维修保养、改装业务上,沈阳之星新增了底盘整备和钣喷两项业务。
底盘整备属于是燃油车老车增量业务,随着平均车龄的增长,轮胎、底盘等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北方市场,这一增长趋势可能更为明显。
王旭介绍道:“北方奔驰车型老车多,路面除雪剂的侵蚀让老车底盘老化、异响的问题更常见。很多车主不想换掉还能用的老车,更愿意花钱做整备。”
(沈阳之星钣喷中心)
钣喷业务方面,沈阳之星规划了800平做钣喷中心,与巴斯夫鹦鹉漆合作,成为东三省唯一一家授权钣喷中心。既能满足车辆整备需求,也能独立开展局部点喷、快速补漆等服务场景。
三、投500万逆势开2800平新店,底气靠的是八个字?
据王旭介绍,这一次为了筹备新的门店,他再一次拿出所有的积蓄,从装修到设备投入,总共投入近500万。
当王旭在短视频中宣布扩张2800平的门店时,不少人包括老客户都来问王旭:“小旭,你是不是疯了?这种经济环境下还敢开这么大的店?”
但王旭表示,他这并不是冲动,而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量。
一是整体经济下行,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销量惨淡,沈阳5家奔驰4S店关停1家,大量客户脱离4S店寻找高性价比服务,为专修店创造了市场缺口。
二是沈阳之星优势显著,兼具4S店专业技术、修理厂亲民价格,且门店在沈阳磨合近6年,质量把控与客户服务能力成熟,具备承接4S店流失客户的硬实力。
三是开店获得了很多合作伙伴、客户,以及行业贵人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王旭的开店决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和张老师有奔驰情怀,两个人希望,并且也有信心把沈阳之星打造成4S店规模的奔驰专修店。
这份底气就源于沈阳之星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的8字经营理念:把业务做专,把服务做真。
把业务做专,“专”体现在两个层面,这是沈阳之星吸引客户进店的关键。
一是定位专。
从创业第一天起,沈阳之星是专修专项。6年只做奔驰车型全品类,包括迈巴赫和大G车型,项目上只做维修保养和改装。
二是技术专。
一方面,因为定位专,专注奔驰品牌和奔驰车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沈阳之星的技师技术越来越熟练。
另一方面,沈阳之星采用4S店原班技师,8个技师平均工龄8年,一半是4S店出身,且张老师坐镇,负责疑难故障诊断,4S店修不了的车,沈阳之星都能修。
把服务做真,“真”体现在细节和真诚,这是留住客户的关键。
在服务细节上,王旭提到一个点,在新的门店中,专门设置了“底盘冲洗工位”,能冲洗底盘、发动机等部件的污垢,延长部件寿命。这个传统门店没有的配置,体现了沈阳之星服务的细致。
在服务真诚上,王旭把在奔驰4S学到的客户关怀,一一带到了沈阳之星,并且做到了更细处:
客休区配备芝华士沙发、儿童区配齐玩具;修车超过1小时,店里提供家常便饭,早中晚都有;修车结束,临走时会送随手礼;客户车坏了抛锚,哪怕是大年初三,他也会带队跑500公里去救援,还把自己的车给客户用......
“我觉得真诚才是必杀技,虽然这句话现在感觉很俗,但是我跟很多同行和客户说,我从来不骗同行,也不骗客户,就是真诚,没有套路。”
(沈阳之星客休区)
此外,对于客户关心的配件问题,沈阳之星将原厂件、品牌件标注清晰,价格也摆到明面上。有客户问“换机油能不能便宜点”,王旭没降价,但免费为客户做了全车检测。
“奔驰客户并不差钱,他们也不傻,他们更在意不被坑与体验感。客户来一次,多跟他聊几句,把车况讲清楚,送瓶水、递一包纸巾,这些细节比套路管用。”王旭说。
就是这种不耍小聪明的实在,沈阳之星的复购率达到40%,很多客户一路追随,新店即使换了位置,客户也几乎零流失。
四、深耕奔驰赛道不动摇,做长期主义下的“金字塔顶端”
随着后市场整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能源业务成为难得的增量蓝海。
当被问及沈阳之星是否有布局新能源业务的规划时,王旭给出了答案:“目前不会布局,除非换赛道。”
王旭的理由很直接:“想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一定要是长期主义者,虽然现在整个后市场燃油车业务在萎靡,但是不用着急,就算奔驰停卖了停产了,我们至少十年之内还能吃上饭。”
坚决不布局新能源业务的态度,其实隐藏着王旭对后市场“金字塔生存逻辑”的理解。
在他看来,在行业下行期,破局关键在于跻身“金字塔顶端”,只有达到这个层级,才能跳出周期影响,而这正是沈阳之星的核心目标。
如何在奔驰专修领域站到金字塔尖?王旭的答案是“长期主义”:深耕单一赛道,死磕到底。但他同时强调,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仅是靠技术,“只有技术,不会宣传,没有服务,等于慢性自杀。”
在他的经营逻辑里,宣传是让客户认知品牌的前提,而服务与私域管理则是实现复购的核心,二者缺一不可。
在私域运营上,沈阳之星摸索出了一套打法。
不同于为每个进店客户建群,沈阳之星仅为高价值客户组建专属服务群,群内固定配置王旭本人、客户、服务顾问和技师,一共四人,在群内响应客户需求。
朋友圈是私域运营的另一重要触点,每天更新的“5S现场图”是固定素材。“有些专业内容跟客户讲再多也难懂,一张实时照片就能一目了然”,王旭表示,这种可视化呈现,成为技术实力最直观的证明。
即便面对燃油车业务整体萎缩的现状,王旭对奔驰专修赛道的信心仍毫不动摇,这源于他对沈阳之星核心竞争力的判断。
“客户最在意的永远是能不能把车修好,其次才是价格。我们有4S店级别的技术,价格却比4S店便宜6-7折,这就是我们的价效比优势。”
深耕赛道的同时,沈阳之星的扩张规划也已提上日程,未来的目标是在东三省布局5家直营店。
目前吉林市的门店已进入筹备阶段,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则在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对于“志同道合”的标准,王旭的要求很朴素:“首先要认同我的理念,执行力要强;人品得好,还得孝顺,这些是藏不住的,也是一起做事的基础。”
从安徽小镇到沈阳奔驰专修领域的头部,王旭的创业路没有戏剧性的起伏,只有汽修人最踏实的坚守:创业6年,坚持把奔驰专修这一件事做透、做真。
就像王旭说的:“我给自己的创业打9分,差的那一分,是因为我学习太晚了,要是早几年出去向拿到结果的人学习,我能走得更快。”
对后市场的创业者而言,沈阳之星的故事或许没有太多复杂的“方法论”,但这份深耕单一赛道不摇摆,认准方向坚持到底的定力,或许是存量时代最稀缺的竞争力。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