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视角:为什么我们的工资这么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0:10 1

摘要:屏幕一亮,很多人先喜后忧:喜的是数字总算不是 0,忧的是减去房租、房贷、社保、公积金,余额瞬间“腰斩”。一条短信,两秒钟完成从天堂到地板的蹦极。于是灵魂发问冲上热搜:#为什么我的工资这么低#

“叮——工资已到账。”

屏幕一亮,很多人先喜后忧:喜的是数字总算不是 0,忧的是减去房租、房贷、社保、公积金,余额瞬间“腰斩”。一条短信,两秒钟完成从天堂到地板的蹦极。于是灵魂发问冲上热搜:#为什么我的工资这么低#

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里把答案写好了——不是“命”,而是五个隐藏变量悄悄给你打了折。今天,我们就用 IT 圈最熟悉的“参数思维”,把这份 18 世纪的“工资算法”重新编译一遍,看看你的薪水到底在哪一步被“限频”。

工资 ≠ 月薪,而是“净利益”总和

斯密先开了一个脑洞:人类打工,其实像挑手机——不光看售价,还看 SoC、相机、续航、系统广告。换算到职场,工资只是“标价”,真正决定下单的是“净利益”:

净利益 = 现金 + 氛围 buff + 稳定性 + 成长曲线 – 加班 debuff – 通勤 debuff – 背锅风险 …

有人降薪 30% 进国企,图的是“终身质保”;有人 996 年薪翻倍,冲的是“期权暴击”;还有人做自由职业,要的是“老板离线”。这些非货币参数,最后都会折算进月薪,只是大多数人没打开“开发者模式”。

斯密五因子:工资差异的底层驱动

如果把劳动力市场比作一块 4K 144Hz 屏幕,那以下五个因子就是“坏点检测”。亮点越多,工资越高。

① 爽度补偿:越恶心,越贵

斯密原话:“屠夫的工作野蛮又令人厌恶,所以工资高。”映射到国内——

- 殡仪馆化妆师:8k–12k,同城文员 5k;

- 高空“蜘蛛人”:日薪 800+,写字楼白领 300;

- 下水道机器人运维:月薪 15k,因为味道“辣眼睛”。

反之,博物馆讲解员 5k 依然挤破头,颜值 + 文化 buff 抵消了 3k 差价。

② 学习折旧:技能 = 固定资产

买 RTX 4090 要先出血,学 Java、Spring、K8s 也一样。

- 医生:5 年本科 + 3 年规培 + 3 年专硕,前十年“负现金流”,一旦出新手村,月薪 2w 起跳;

- 芯片验证工程师:入门课 200 小时 + EDA 授权费 6 位数,应届 25k×16 薪;

- 快递分拣:0 学习曲线,所以 5k 就是天花板。

没交“学费”,就领不到“技能溢价”分红。

③ 稳定性期权:越不稳,日薪越高

斯密发现,日薪 500 的砌墙师傅可能一年只干 8 个月,平均下来并不比公务员多。

- 互联网外包:项目结束即毕业,月薪 12k 但 13 薪不确定;

- 体制内:月薪 8k,稳到退休,公积金顶格 + 公费医疗,折现率秒杀私企 15k。

外卖骑手“冬季补贴”+“恶劣天气冲单奖”也是同理:平台用高价买你的“失业风险”。

④ 责任杠杆:背锅半径 = 加薪半径

- 上市公司 CFO:一个年报小数点错一位,股价蒸发 10 亿,年薪 500w 只是“保费”;

- 外科主刀:一台心脏手术 6 小时,手抖 1 mm 就是医疗事故,50w+ 年薪 =“寿险”+“手险”;

- 行政前台:快递丢件最大损失 500 元,工资 4k 没人吐槽。

风险与收益呈指数关系,和显卡超频一个道理:电压每加 0.1 V,温度暴涨。

⑤ 彩票效应:赢家通吃,输家陪跑

直播、短视频、职业电竞、独立游戏,都是“头部 1% 拿走 99% 流水”的 PVP 战场。

- 头部主播:单场 GMV 1.2 亿,打赏分成 30%;

- 腰部主播:月流水 5k,还不够付房租;

- 群演:日结 150,蹲在横店吃 10 元盒饭。

玩家数量无限,掉落概率极低,但“下一把出 SSR”的幻觉,持续吸引新人入场。

中国特色 DLC:三大隐藏参数

斯密的模型假设“劳动力自由流动”,但国服有额外资料片。

① 体制内隐藏福利:编制 = 终身 VIP

- 公务员:医保报销 95%,子女学区直通,退休金替代率 80%;

- 国企:公积金 12%+12%,补充年金 8%,食堂 2 元自助餐。

把福利折现,8k 月薪的实际购买力 ≈ 私企 15k。很多人“降薪上岸”,算的是 30 年总收益 NPV。

② 户籍门槛:流动 CD 过长

没有上海户口,孩子中考得回原籍;没有北京工作居住证,买房资格 +5 年社保。

于是出现“跨省赚钱、跨省花钱”的候鸟族:

- 上海工厂普工:包吃住 7k,年终奖 1w,作为“户籍补偿”;

- 老家工厂普工:不包吃住 4k,照样人满为患。

劳动力无法完全自由流动,工资差就是“路费 + 户口溢价”。

③ 政策风口:官方外挂最致命

- 2014–2020 半导体大基金:芯片设计应届 15k→30k;

- 2021 双碳目标:风电工程师起薪 18k×16;

- 2023 大模型补贴:AIGC 算法 40k 起步,GPU 算力随便申。

政策红利 = 系统级 buff,直接改写行业薪资曲线,比个人努力高效 10 倍。

如何给自己“超频”:三条可执行 BIOS 设置

1. 检查技能折旧:如果每天 8 小时都在 Ctrl C + Ctrl V,等于空载跑分,赶紧升级技能栈——Python、SQL、Prompt Engineer,选一条主线深耕。

2. 选对赛道:稳定型考公、高波型 AI、政策型新能源,先想清楚自己是风险厌恶还是风险偏好,再决定加点。

3. 提升责任半径:主动背锅,敢于带团队。项目经理、Tech Lead、架构师,都是“高风险 + 高杠杆”岗位,工资条会告诉你电压墙在哪。

亚当·斯密没把“工资低”归结为原罪,而是提醒:

市场是台冷酷的跑分机,分数低不是机器坏,而是某个参数被你忽略。

调参之路从不浪漫,但每一次升级,都会让工资条上的数字,从 4K 变成 8K,再到 16K,直到你习惯五位数。毕竟,谁不想把“大型情绪过山车”改装成“稳稳的幸福”呢?

来源:睿智的鄭蜀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