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宝镇通过高位谋划、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实战磨砺打造了智慧天宝全域感知数字化治理平台,编织起一张覆盖“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全链条治理闭环网,显著提升了乡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效能和水平,为精细化基层社会治理持续赋能。
天宝镇通过高位谋划、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实战磨砺打造了智慧天宝全域感知数字化治理平台,编织起一张覆盖“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全链条治理闭环网,显著提升了乡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效能和水平,为精细化基层社会治理持续赋能。
资源整合破壁垒,构建协同治理“一张网”。一是硬件融合提质增效。该平台统一接入8处高点云台、36处智能语音卡口及330路社会监控资源,实现跨部门视频资源“一键调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二是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打通森林防火、社会治安、行政执法、防灾减灾数据链路,建立“统一采集、分级应用”响应机制。今年以来,跨部门数据共享量达12万条,处置各类事件537件,协同处置效率提升35%。三是指挥体系立体可视。依托智能化指挥中心,构建“视频会商+视频共享+远程指挥+科学调度”一体化指挥,可实时调度无人机、应急队伍及应急物资到场处置,确保应急响应“叫得通、看得见、调得动、控得住”,在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智能预警强核心,打造风险防控“前哨站”。一是AI算法精准识别。嵌入森林防火、违法施工等6类AI算法,系统自动分析监控画面,发现异常立即推送预警至区应急管理局及属地网格,预警准确率达95%以上。二是立体防控全域覆盖。8处高空广播系统覆盖半径1公里,实现风险区域全覆盖,在2025年3月森林火情处置中,通过广播指挥救援队伍5分钟抵达现场,火势10分钟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问题隐患闭环管理。建立“预警-派单-处置-反馈”电子台账,实现风险隐患全流程监管。自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处置各类森林火险37起、违法施工16起,事件办结率100%。
机制创新促长效,夯实应急管理“基本功”。一是分级响应建章立制。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红、黄、蓝三色预警,配套制定《智慧天宝应急处置预案》,有效整合应急处置力量,实现“小事网格办、大事部门联”。二是培训认证全员参与。组织6期专题培训,镇、村两级220名应急人员通过“理论+实操”考核,培训通过率100%。三是复盘分析提升效能。每月召开系统运行分析会,针对火源监测识别慢、网络波动延迟等问题迭代算法3次,预警响应时间从8分钟缩短至5分钟。
智慧天宝全域感知数字化治理平台运行一年来,全镇突发事件处置时间平均缩短4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至96.8%,为应急管理“精准化、智能化”提供了实践样本。(记者张晓君)
来源:泰山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