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飞着无人机、端着稳定器、背着“长枪短炮”……昨日,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全国影展)开幕式现场,携带各种装备的摄影师在人群中“含量极高”,他们中不仅有参展艺术家,还有作为观众的各地摄影家协会的成员以及摄影爱好者。“连观众都是专业的”,显示出这场国内
全国影展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飞着无人机、端着稳定器、背着“长枪短炮”……昨日,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全国影展)开幕式现场,携带各种装备的摄影师在人群中“含量极高”,他们中不仅有参展艺术家,还有作为观众的各地摄影家协会的成员以及摄影爱好者。“连观众都是专业的”,显示出这场国内顶尖摄影艺术盛会的权威性、高水准和广泛认可度。
国展“严选”
入展作品精益求精
全国影展在摄影界被称作“国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自1957年起举办。昨起在集美新市民广场展览馆举办的第30届全国影展共有279件作品入展。今年入展作品从全国21113位摄影人投送的102810件、306417幅作品中脱颖而出,每一件都经过多轮“严选”。
“这幅作品是在黄昏拍的吗?光圈多大?”在记录类摄影组图《草原故事》作品前,一名来自广东的年轻摄影爱好者热切地与作者巴义尔交流。巴义尔是来自内蒙古的摄影家,曾在《民族画报》工作,他以身为少数民族和摄影记者的双重视角,长期记录牧区的农耕经济、日常生活和自然生态。“这次入展的是系列作品,拍摄周期长达20多年,我用最朴素最简单的记录手法,拍摄这些年草原生活、游牧经济的变化。”巴义尔说。
来自中国摄协的专家介绍,本次入展的作品涵盖纪录类、艺术类、创意与商业类、短视频类四大类别,彰显当下中国摄影创作的多元风格与高超水准。其中,短视频作品的投稿量较上届有显著增长,达到2271件。本届展览首次推出“短视频作品开放式展示专区”“艺术类作品原作及特殊工艺展示专区”等,强化沉浸式观展效果。
厦门摄影师吴贤宾的入展佳作《“海中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就是短视频作品,以中华白海豚为“主角”讲述厦门生态环境之美。“闽南话中白海豚又叫‘妈祖鱼’,足见大家对白海豚的喜爱。随着厦门海域水质逐渐改善,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野生海洋生物在厦门出现、栖息。”吴贤宾说,这是他首次参加“国展”,在他看来,有这样高规格的摄影展在家门口举办,“对厦门摄影师是很好的激励和学习”。
六区联动
推出摄影采风路线和打卡地图
围绕全国影展,厦门开启了延续整月的摄影艺术盛宴,推出第二届厦门影像艺术周、厦门摄影器材汇、摄影名家讲堂等丰富配套活动及优惠力度极高的“摄影文旅大礼包”,张开怀抱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爱好者们“热情相拥”。
“本届全国影展不仅要打造摄影艺术的嘉年华,更要努力办成摄影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嘉年华。”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本次全国影展为契机,厦门将串联全市六区推出多条摄影采风路线与打卡地图,邀请摄影爱好者们“触摸”厦门的城市肌理、深度感受厦门之美。
免费开放、入住酒店可享折扣……一份面向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专属大礼包正在发放中。全国影展期间,厦门对全国地市级(含)以上摄协会员适时免费开放鼓浪屿、厦门园林植物园等重点景区;位于集美区、思明区的指定酒店也为持证摄影师及家属提供住宿优惠。
来源: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