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横涧村是个革命村,上百人投身革命,数十人在抗战中为国捐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9:57 1

摘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陷,日军气焰嚣张。在国破家亡的历史紧要关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浪潮。横涧村也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大潮中。

抗日的人们

洛阳吉利区有个横涧村,是个不折不扣的红色革命村。

横涧村北依太行山脉,南临黄河,是洛阳的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陷,日军气焰嚣张。在国破家亡的历史紧要关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浪潮。横涧村也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大潮中。

横涧村青年席公权正在孟县(孟州市)师范读书。置身在烽火燃烧的年代,他和同学们一样热血沸腾,他和同学们走出教室,上街游行,呐喊,高呼“还我东三省,保卫美好家园”的口号。

作为一名积极的组织者,席公权带领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运动,宣传抗日。当年冬天,他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而成了横涧村的第一名共产党员。他带头把革命的火种播在这片热土上,进而使整个村子喷发出熊熊的抗战烈焰。

1934年秋,席公权师范毕业,回到横涧村小学任教。学校成了他宣传真理、发展组织的阵地。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按开展社会活动,宣讲革命,发动群众。

在村里,他挨家挨户走访,和青年谈心,交流对时局的看法,组织“贫民互济会”“贫民夜校”“学生读书会”等,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为自由而战,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培养进步青年,介绍村里10多名青年入党,壮大革命队伍。由于他的努力,1936年1月,横涧村建立了中共党小组,是当时孟县(该村原属孟县管辖)最早建立的4个党小组之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横涧村党组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揭发日寇罪行,宣传抗日政策,发动群众组成抗日团体,鼓励村中青年参军抗战,保家卫国。仅在1942年间,横涧村就有40多人投身革命队伍。

横涧村党群一心、积极抗日的热情态势,引起了的日伪军憎恨和恐惧。他们把该村叫做“八路村”, 想方设法想要把它摧毁掉。为此,日伪多次偷袭横涧村,甚至围剿,在村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少村民死在“东洋刀”下,或葬身熊熊火海中。

但敌人的屠刀吓不倒横涧村的革命群众,日寇的残忍激起他们更大的仇恨。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使亲人和同胞过上不被人欺侮的日子,越来越多的青年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随部队转战南北,在前线浴血奋战,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横涧村群众基础好,大家普遍地怀着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岁月里,这个村成了地下党的交通、联络中心。朝鲜高级干部金百渊率领的义勇军,在去陕北延安的途中,曾派两名战士到该村联系工作,正是基于对村民的信任。

在抗战期间,横涧村先后接收和转移过许多共产党干部和战场伤病员。沁阳中心县委书记刘刚、在豫北地委工作的焦祖涵,都曾在横涧村养伤一个多月。广大村民用智慧和生命,保护并掩护了一大批来往的革命同志。

而横涧村人也从来没有辜负党对自己的信赖,对执行任务的地下党尽力相助,当作亲人一样保护和护送,默默地奉献着全部的力量。这个村也被作为抗日根据地,党组织曾多次在村里召开秘密会议,制定作战方针,部署抗战计划。

横涧人民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斗争。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也肩负着制敌抗日的使命。1938年秋,敌人盘踞横涧村,村民席瑞成冲入敌营,缴获日本三八式步枪一支。

1941年春,孟县沦陷,日军派兵进驻西乡,在清庄村西南小川寨上修建炮楼、据点,对周围村庄实行“三光”政策,残害人民群众。

在这种白色恐怖的形势下,横涧村改变斗争策略,避免与敌人正面接触。他们利用地形,巧妙地同敌人展开游击战,敌来我走,敌疲我打,灵活机智,与敌周旋,打乱敌人的阵脚,又使敌人束手无策。

村民们的战斗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付敌人的办法也随机应变。

粮食是抗战时期必要而且紧缺的物资,村民收了粮食,除了自己食用,其余的都支援前线。在与敌人对抗的过程中,广大村民既要保护自己,也要藏好粮食,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米。

1941年8月的一天,鬼子由小川寨出动,到横涧村抢粮抢物。一个鬼子手持东洋刀,挨门逐户地赶猪抢鸡。

村民席传福、席凤福、席延乾等人看到了,血气涌上心头,忍无可忍。他们要干掉这个家伙,但手无寸铁,不能轻率行动。几个人一番密谋,设下一计。

三人来到小鬼子面前,比比划划地告诉他附近有一头大肥猪。鬼子兵信以为真,且自恃中国人不敢对他们下手,就跟着来到一户农家院落里。鬼子的脚步刚踏入院内,席传福等人立即跟进去,关门打狗,举起推磨杆(农村推磨用的木棍),把这个日本强盗乱棍打死,之后将尸体投入结义庙后的枯井内。

席传福等人的行为,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为痛杀日寇大感痛快,村民抗日士气大受鼓舞。

就这样,横涧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不畏强暴,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忘我地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光辉赞歌。

从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吉利区横涧村先后有上百人参加革命队伍,数十人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那些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勇士,在胜利后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该村的席国光、席凤洲等,解放后还担任了公安部副部长、农业部秘书长等职。

来源:晚上没下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