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抵日收“稀土大礼包”,中国垄断地位真要被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8:04 1

摘要:2025年10月28日,东京夜未眠。皇居外苑灯火通明,LED屏打出“Welcome back, Mr. President”——特朗普时隔六年再踩日本土地,迎接规格高得离谱:天皇夫妇亲迎、自民党青年军摇星条旗、寿司大师跪捏金枪鱼。表面看是“给面子”,实则是“给

2025年10月28日,东京夜未眠。皇居外苑灯火通明,LED屏打出“Welcome back, Mr. President”——特朗普时隔六年再踩日本土地,迎接规格高得离谱:天皇夫妇亲迎、自民党青年军摇星条旗、寿司大师跪捏金枪鱼。表面看是“给面子”,实则是“给订单”。刚上任满月的女首相高市早苗一身红套装,在迎宾馆把最后一份文件递到特朗普手里——《日美稀土与关键矿产框架协议》。签字那一刻,她笑得像拿到免死金牌,因为这份协议才是特朗普此行真正的“伴手礼”。

文件

不长,目标却喊得震天响:五年内,日美要把稀土、锂、钴、镍“去中国化”比例提到50%以上;十年内,让两国本土加工能力占全球30%。怎么干?三步走——

① 用经济政策工具(说白了就是补贴+低息贷款)砸钱;

② 成立“日美关键矿产基金”,首期各出25亿美元,专门给第三国矿山入股;

③ 共享技术,日本出分离冶炼,美国出 ESG 融资标准,一起把产业链拉回“朋友圈”。

高市早苗算盘打得精:特朗普最爱谈“关税”,日本汽车去年被喊要加25%税,如果拿稀土当“买路钱”,换一句“关税豁免”,东京就省每年近百亿美元。所以她一边签字,一边当众宣布:日本将在未来五年把防卫费抬到GDP的2%,顺带采购100架F-47隐形战机——每架3亿美元,美国工厂连夜加班的节奏。稀土+军购,一份协议两根胡萝卜,特朗普想不笑都难。

可真正的问题在于:稀土这玩意,不是喊口号就能变出来。中国把着三道命门——

1. 开采:全球70%轻稀土产自内蒙古白云鄂博,一铲子下去成本30美元,澳洲 Lynas 得65美元,美国加州 Mountain Pass 更要80美元;

2. 分离:90%的氧化物在中国完成,包头一家厂的日处理量顶得上美日两国总和;

3. 磁体:93%的钕铁硼永磁体 Made in China,电动车、风机、导弹制导离不开它。

想绕开?可以,但得先过三座大山——环保、时间、钱包。美国自己就有案例:2022年五角大楼给德州 Round Top 矿山拨了1.2亿美元,结果环评+诉讼拖到2025年还没挖第一车土;日本早在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就跟蒙古、印度签稀土备忘录,十五年过去,蒙古的“稀土-铁矿石”混合矿仍因放射性元素超标而停摆。一句话:矿山不是自来水,拧开就有;冶炼厂更不是芯片厂,两三年就能量产。

再说技术路径。日美想用“离子吸附型稀土”绕开轻稀土,转攻重稀土,布局非洲、东南亚。但这类矿多在缅甸克钦邦、马达加斯加雨林,政治风险爆表——2024年缅甸地方武装袭击稀土车队,导致日本商社损失两千万美元;马达加斯加新政府今年刚上台,就要求重谈资源税,从3%提到10%。资本最怕不确定性,美日基金敢不敢大手笔砸?业内摇头:口号大于实质。

更现实的数据是——就算日美把自家矿山全开到最大,也只能满足全球需求12%,剩下88%还得靠中国补齐。特斯拉上海工厂2025年下线的Model 2,电机磁体80%采购自宁波金力永磁;美国福特F-150电动版,也不得不从中国进口磁钢。供应链像麻花,绕了一圈又绕回中国。用业内玩笑话:你可以把稀土矿搬到华盛顿,但把酸溶、萃取、焙烧车间也搬去白宫草坪吗?

当然,中国也不是高枕无忧。日美这一协议,起码在三个层面给我们敲警钟:

1. 资本抢矿:25亿美元基金专门去第三国“截胡”,未来竞标非洲锂矿、钴矿会更卷;

2. 技术追赶:美国能源部已给6所大学拨“稀土绿色冶炼”专项,日本住友金属正试验无酸萃取,一旦突破,中国环保压力会放大;

3. 金融工具:西方擅长给资源国开“ESG低息贷款”,附加条件是“卖给中国需额外披露”,无形中提高我们采购成本。

所以,北京反应很快——协议签署不到12小时,商务部就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目录进行例行调整”,被外媒解读为“技术出口闸门再拧紧”;同时,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放风:2026年前国内磁体产能再扩20%,用规模把成本继续往下压。你有补贴,我有规模;你有基金,我有市场,新一轮“稀土暗战”才刚开局。

总结一句话:日美稀土协议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想十年内撼动中国主导地位,难如上青天;但“去中国化”号角已响,我们既要自信,也得警惕——把环保、技术、回收再利用一起抓牢,才能把“稀土王牌”真正握在手里,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你觉得十年内能打破中国稀土垄断吗?评论区见!”

来源: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