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时间总有人跟我聊起卧龙电驱,问那增长数据是不是掺了水,是不是为了让财报好看编出来的。其实真不用瞎猜,咱普通人看企业增长,不用搞那些复杂分析,就把行业里的大趋势、公司实打实的业绩摆出来,一眼就能看明白。这增长不是空架子,都是有根有据的实在事儿。
这段时间总有人跟我聊起卧龙电驱,问那增长数据是不是掺了水,是不是为了让财报好看编出来的。其实真不用瞎猜,咱普通人看企业增长,不用搞那些复杂分析,就把行业里的大趋势、公司实打实的业绩摆出来,一眼就能看明白。这增长不是空架子,都是有根有据的实在事儿。
先直接上数据,这玩意儿最骗不了人。根据2025年5月新浪财经发的研报,卧龙电驱2024年全年营收162.47亿,比2023年多了4.37%;净利润7.93亿,同比涨了快50%,就算扣掉那些偶尔发生的特殊利润(比如卖资产之类的),正经经营赚的钱也涨了33.13%。到了2025年一季度,这势头还没停,营收40.39亿,比去年同期多了7.95%,净利润2.68亿,也涨了20.45%。咱得说清楚,这些数不是公司自己关起门来报的,都是经过专业机构审计的财报数据,还有第三方研报盯着核对,真实性肯定有保障,不是随便编个数字就行。
可能有人会觉得,就这增速,算“高增长”吗?那你得结合电机行业的情况来看。电机这行跟互联网不一样,不是说突然出个爆款就能爆火的,它相当于工业的“心脏”,不管是工厂的机器、汽车的动力,还是储能设备的运转,都得靠电机。所以它的增长,得跟着实体经济、政策导向慢慢走,不可能一下子飞起来。但现在的政策和市场需求,刚好给电机行业铺了条上坡路。2022年6月,工信部、发改委等6个部门一起发了个《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说白了就是“工业要省电”的官方方案,里面明明白白写着,到2025年,新卖的高效节能电机得占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单位的能耗,要比2020年降13.5%。这可不是喊口号,到2024年,国内高效电机市场规模已经破了800亿,预计2025年能涨到1000亿,整个行业都在往上走,卧龙电驱作为行业里的头部企业,自然能吃到这波政策红利,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政策推着走,市场需求更是拉着行业跑。现在新能源汽车卖得多火,不用我多说吧?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超450万辆,大街上十辆车里面就有两三辆是新能源的。而每辆车至少得装3到5台电机。驱动车轮要电机、转向助力要电机、刹车系统也得要电机,单这一块的需求,就比2020年翻了3倍多。卧龙电驱早就盯上了这个赛道,没等市场热起来就跟比亚迪签了3年的长期供货协议,光这一个客户的订单额就超20亿,占了2024年营收的近8%,这可不是小数目。不光是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的需求也在爆发,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量已经破了350GW。你想啊,现在到处建光伏、风电电站,发的电得存起来才能稳定用,储能系统里的核心部件PCS,必须得搭配高效电机才能正常工作,这又是个实打实的大市场。卧龙电驱2025年初推出的“超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就是专门给大型储能电站用的,效率能到98.5%,比市面上主流产品还高1.2个百分点,刚推出来就接到了国内某储能巨头的2万台订单。这就是需求直接变成业绩的例子,一点不掺水,都是真金白银的订单撑着。
光有外部机会还不够,公司得有接住机会的“硬本事”,这才是增长能持续的关键。卧龙电驱在研发上是真舍得砸钱,2024年研发费用超8.05亿,占营收的3.9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不少。而且它研发不是瞎投入,不是为了凑数搞些没用的技术,都是盯着市场需求来的。现在客户买电机,最看重啥?就是节能、稳定,毕竟电机要是老坏,耽误生产不说,还得花钱修;要是耗电多,一年下来电费也是笔大开销。卧龙的高效电机能达到IE4甚至IE5标准,比普通电机节能25%以上。有个实际例子,2024年它给某大型光伏电站供的储能电机,运行一年下来,单台就省了近10万度电,按工业用电价算,一年就能省好几万,这对企业来说,可是真金白银的节省啊。更关键的是,核心部件它能自己搞。电机的“大脑”控制器、“心脏”绝缘材料,以前很多企业都得靠进口,又贵又被动,万一人家断货了或者涨价了,生产就得停。但卧龙早就实现自主可控了,2024年它自己研发的碳化硅控制器,已经批量用到新能源汽车电机上,比传统控制器效率高8%,体积还小了30%。这技术优势,直接就变成了产品竞争力,客户自然更愿意买它的货。
海外市场的拓展,也给增长加了不少力。现在欧美都在大力搞“碳中和”,对高效电机的需求特别大,2024年欧洲还出台了新规矩,要求电机得达到IE4及以上标准,不然不让卖。但当地企业产能跟不上,没办法,只能从中国采购。卧龙电驱刚好在海外有布局,德国、越南、印度都有生产基地,2024年德国工厂扩建后,产能直接翻了一倍,专门给欧洲客户供货。这种本地化生产的好处很明显:给德国汽车厂商供货,3天就能送到工厂,比从国内发货快20天,不用等海运;还能规避10%-15%的关税成本,价格上比其他需要进口的品牌更有竞争力。2024年它的海外营收已经超100亿,占总营收的40%以上,同比增长18%,比国内营收增速高6个百分点。海外市场现在已经成了它稳定的增长极,不用只靠国内市场吃饭。
而且卧龙电驱不盯着老业务吃老本,还在开拓新赛道,为以后的增长攒后劲。除了工业电机、汽车电机,它还往风电、船舶电机这些高端领域发力。2024年跟中国船舶集团合作,研发出了船用永磁电机,比传统电机节能30%,已经用到国内大型集装箱船上,订单额超5亿。风电领域也有突破,2025年初推出的15MW海上风电电机,是国内功率最大的风电电机之一,已经接到了金风科技的订单。金风科技是风电行业的龙头,能拿到它的订单,说明技术确实过硬。在机器人领域,它的电机也在推进,2025年5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说,机器人电机已经有海外客户了,正在小批量送样。虽然现在对业绩影响不大,但这是抢占未来赛道的关键布局啊,等机器人市场起来了,它就能直接跟上。另外,它还搞了个“电机+服务”的模式,推出“电机健康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电机的温度、转速这些数据,提前预警故障,比如电机快坏了,系统就会提醒客户维修,不用等真坏了才停工。这样一来,客户省了不少维护成本,也减少了停工损失,2024年这项服务收入超8亿,同比增长40%。这种多路子发展的方式,让增长更稳,不容易受单一市场波动影响。
再看它在行业里的位置,卧龙电驱的龙头地位也不是吹出来的。2024年它的工业电机产销量超2800万KW,稳居全球第一梯队,有七类产品的市占率是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6.2%,也是妥妥的第一。它的客户也都是行业里的龙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蔚来,储能领域的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工业领域的格力、美的,还有海外的西门子、ABB。你想啊,电机是核心部件,换供应商得重新测试、适配,比如汽车厂商换电机,得重新调整生产线,还得做大量的安全测试,成本很高,所以客户一旦合作,一般不会轻易换。这就保证了订单的稳定性,不用担心中途掉链子,业绩自然能稳住。
可能有人会疑惑,净利润增速比营收快那么多,会不会有水分?其实你看细节就明白,这是产品结构升级的结果。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升,到了25.49%,净利率也提到了6.82%。为啥?因为高效电机、高端电机卖得更多了。这类产品毛利率能到28%甚至更高,而传统电机毛利率只有18%左右,卖的高端货多了,利润自然就涨得快。加上公司费用管控做得好,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这三笔费用的占比,比去年下降了0.31个百分点。比如销售费用没乱涨,管理效率提高了,成本控制住了,利润自然就上去了,这不是掺水,是实实在在的经营改善。
所以你看,卧龙电驱的增长不是瞎吹的,也不是靠运气,是政策给了方向、市场给了需求、公司自己有技术实力,再加上全球布局撑着,这些因素凑在一起,增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对于咱们关注制造业升级的人来说,不用只盯着数字看,更该看背后的逻辑。这其实就是中国高端制造的一个缩影:跟着政策导向走,盯着市场需求干,靠技术创新打基础,一步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增长才扎实,也更有参考价值。
来源:健康趣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