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这年头买个手机怎么这么难?前脚刚盯上一款新机型,后脚价格就往上蹿,连内存条都能牵动整个市场的神经。现在不光是芯片紧张,连LPDDR5X这种内存都成了“期货”,交货周期直接拉到26到39周,也就是半年起步,有的订单甚至得等到2026年中才能拿到货。这不是开玩
你说这年头买个手机怎么这么难?前脚刚盯上一款新机型,后脚价格就往上蹿,连内存条都能牵动整个市场的神经。现在不光是芯片紧张,连LPDDR5X这种内存都成了“期货”,交货周期直接拉到26到39周,也就是半年起步,有的订单甚至得等到2026年中才能拿到货。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真实实在发生的供应链现状。
小米最近就吃到了这波涨价的苦头。10月23号发布的红米K90系列,标准版12GB+256GB卖2599元,看起来还算正常。但你仔细看,同样是12GB内存,容量升到512GB,价格直接跳到3199元,中间差了600块。用户一看炸锅了:凭啥多这点存储贵这么多?雷军自己也在微博上吐槽,说这波内存价格涨得“非常离谱”,他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狠。卢伟冰也出来解释,真不是小米想涨价,是上游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全球供应链乱成一锅粥,企业根本控制不了。
为了稳住市场情绪,小米赶紧调整策略,首销月内把12GB+512GB版本降到2899元,相当于补贴用户300块来抢市场。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其他国产厂商也没能逃过这一劫,vivo X300系列调涨100到300元,OPPO Find X9跟着涨200到300元,realme GT8更狠,直接多了300到500元,连一向定价精准的iQOO 15系列,起售价也从3999元跑到4199元去了。
背后是谁在推高价格?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这些内存巨头,据说第四季度还要再提一轮价,涨幅最高可能冲到30%。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一个被称为“超级周期”的行情在发酵。DRAM和NAND Flash全线飘红,连带着晶圆代工成本也在涨。联发科这样的芯片设计公司,分析师预测最早2025年第四季度就要感受到利润被挤压的压力。
更远看,2026年芯片要上2nm工艺节点,性能是强了,但成本也水涨船高。现在每一台手机的成本结构都在被重塑,特别是中低端机型,对成本变化最敏感。你以为只是内存贵了点?其实它已经在悄悄改变整个手机市场的定价逻辑。你买手机的时候,可能只看到屏幕参数和摄像头配置,但背后那根看不见的成本链条,早就绷得紧紧的。
来源:花下读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