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供暖开始,煤炭价格反而下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6:16 2

摘要:2025年10月29日,国内主产区(鄂尔多斯、榆林等)煤价延续跌势,超30%煤矿下调价格5-15元/吨,部分煤矿因销售压力单日多次调价,累计降幅达30-50元/吨。例如,陕西榆林某煤矿沫煤(CV6100)报价660元/吨,单日降幅15元;内蒙古某煤矿凌晨紧急降

一、产地情况:主产区煤价延续跌势,库存压力凸显

2025年10月29日,国内主产区(鄂尔多斯、榆林等)煤价延续跌势,超30%煤矿下调价格5-15元/吨,部分煤矿因销售压力单日多次调价,累计降幅达30-50元/吨。例如,陕西榆林某煤矿沫煤(CV6100)报价660元/吨,单日降幅15元;内蒙古某煤矿凌晨紧急降价5-10元/吨,以应对库存累积。

核心原因:

1. 需求疲软:下游化工、建材等行业刚需采购量减少,贸易商因铁路优惠取消(如大秦线检修后运费回升),发运成本上升,采购积极性低迷。

2. 库存压力:煤矿拉运车辆锐减,部分矿区车辆数量较前期下降50%以上,个别煤矿出现“顶仓”现象(库存超过设计容量),不得不降价促销。

3. 政策影响:神华等头部企业外购价连续下调(如10月28日外购5500卡价格较前一周下降10元/吨),削弱了产地价格支撑,贸易商观望情绪浓厚。

短期展望:若需求无明显改善,产地煤价仍将承压,部分高库存煤矿或继续下调价格以清库存。

二、港口情况:报价持稳但成交冷清,短期窄幅震荡

北方港口(秦皇岛、曹妃甸等)5500K低硫煤报价770-785元/吨,但实际成交稀少,部分贸易商为清库存被迫降价,成交重心略降至765元/吨左右。

市场特征:

1. 挺价与压价矛盾:贸易商因成本高企(产地至港口运费约70-80元/吨,若煤价低于750元/吨则无利润空间),挺价意愿强烈;但下游电厂(如沿海六大电)因库存充足(可用天数约18天),压价询货,导致报还盘差距扩大(如5500K煤贸易商报价770元/吨,电厂还盘仅750元/吨)。

2. 库存缓慢累积:大秦线检修结束(10月26日恢复运输),港口调入量回升至160万吨/日左右,较检修期间增加20万吨/日,库存从2400万吨增至2450万吨(环渤海八港)。

3. 江内港口跟进:江内港口(如张家港、镇江港)5500K煤报价跟稳至900-910元/吨(含内河航运成本),但因需求偏弱,成交同样冷清。

短期展望:港口库存累积与需求疲软叠加,煤价或维持窄幅震荡(5500K煤价格区间760-780元/吨),若下游补库需求释放,价格可能小幅反弹,但空间有限。

三、进口煤情况:价格优势仍存,成交清淡

进口煤市场价格优势仍存(印尼3800卡较国内低约300元/吨,澳洲5500卡较国内低约10元/吨),但终端采购积极性低,成交清淡。

具体表现:

1. 印尼煤:3800卡投标价降至438元/吨(较前期高点跌20元),5000卡报价638元/吨;因降雨导致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矿企发运受阻,供应略有收缩,但需求仍弱,实际成交稀少。

2. 澳洲煤:5500卡到岸价约760元/吨(大船),较国内5500K煤(770元/吨)低10元/吨,但终端因“买涨不买跌”心理,采购量有限。

3. 俄罗斯煤:5500卡到岸价约700元/吨(舱底价),但因运输时间长(约30天),终端更倾向于选择印尼、澳洲煤。

短期展望:内贸煤价下跌削弱了进口煤的价格优势,但价差仍存,终端将维持按需采购(如电厂补充低卡煤库存),进口煤成交量或逐步回升,但价格难有大幅上涨。

四、后市展望与风险提示

核心结论:短期(1-2周)煤炭市场仍将维持弱势运行,产地、港口煤价或继续承压,进口煤成交量逐步回升但价格稳定。

风险因素:

1. 需求端:若冬季供暖提前启动(如东北、华北地区11月上旬开始供暖),电厂日耗增加(预计升至85万吨/日以上),补库需求释放,煤价可能反弹。

2. 供应端:若主产区安全检查加强(如11月起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煤矿减产,供应收缩,煤价可能止跌回升。

3. 政策端:若国家发改委启动“煤电盈利均分”政策(目标价750元/吨),贸易商可能减少发运,支撑煤价。

总结:当前煤炭市场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产地库存压力、港口成交冷清与进口煤价格优势并存,短期煤价难有大幅波动。建议贸易商关注下游补库需求(如电厂日耗回升),锁定高卡煤资源;电厂维持15天以上库存,避免集中高价接货。

来源:乌金放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