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8岁就走,最痛的永远是家人。2008奥运火炬还在烧,罗京却查出淋巴癌,硬撑到解说收工才住院。
48岁就走,最痛的永远是家人。2008奥运火炬还在烧,罗京却查出淋巴癌,硬撑到解说收工才住院。
儿子罗疏桐那年14岁,一句“我替爸爸陪奶奶”让全网哭崩。
如今十五年过去,小家伙长成了29岁的制片人,从美国南加大毕业回国,正鼓捣老爸的传记纪录片。2022年他把婚结了,婚礼现场留空椅子给罗京,弹幕直接破防。
央视去年办纪念会,92岁的罗奶奶被搀着到场,镜头扫过老太太挥手,网友刷屏:罗老师,您放心。
遗孀刘继红也没闲着,搞了个播音基金,专挑寒门好声音。
北京肿瘤医院那边,“罗京健康基金”年年兜底淋巴瘤患者,去年又救回十二条命。
最戳人的是罗疏桐采访里那句:“我爸教我对着提词器也要像对着观众的眼睛,我现在对着摄影机一样。
”一句话,把思念干成了事业。
有人说他消费父亲,评论区直接怼回去:把怀念拍成片子,比哭坟高级多了。
罗京走了,但那张“国脸”每晚还在老片段里准点报到,网友打卡:看见他,就想起家里长辈守着新闻联播的傍晚。
原来真正的死亡是被遗忘,而罗京,一直被记得。
来源:钱玺丞@钱子鸣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