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天凌晨,他对着镜头挤出一句“我想重新开始”,弹幕瞬间被“退网”两个字刷爆。
宋喆的抖音账号只活了72小时。
第三天凌晨,他对着镜头挤出一句“我想重新开始”,弹幕瞬间被“退网”两个字刷爆。
平台人工审核直接拔线,连申诉入口都没给。
这不是简单的网友泄愤,而是一场“社会性死刑”的直播现场。
当年他把王宝强工作室的公章揣进口袋、把合作品牌预付款转去私人户头时,不会想到——七年后,连算法都不给他留活路。
---
2023年《演艺经纪新规》落地,经纪人要备案、要考试、要连坐。
宋喆的名字被写进“永久禁入”那一栏,旁边跟着一行小字:
“伪造文书、侵占艺人资产、破坏行业信用。
”
这意味着,他就算考下法律职业资格证,也进不了任何一家持牌经纪机构。
想靠“老本行”翻身?
系统直接提示:身份证号不匹配。
铁门焊死,连缝都没留。
---
石家庄华北建材市场,冬天零下十度。
宋喆穿着军绿色棉大衣,把成捆的PPR管码到三米高。
同事只知道他姓宋,不爱说话,扫码入库从不出错。
月底发工资,他数了五遍,4956.4元——公积金扣了43.6。
有商户认出他,偷偷拍视频,配文“昔日亿万经纪人今搬水管”。
视频一夜涨粉20万,第二天账号被举报侵权,下架。
市场经理找他谈话:老宋,别再上热搜了,咱们仓库经不起围观。
那一刻,他明白:流量再小,也能砸碎自己仅有的饭碗。
---
同一时间段,王宝强带着《八角笼中》路演到石家庄。
有记者故意问:“您怎么看宋喆近期动态?
”
王宝强只回了八个字:“依法做人,依法做事。
”
没有嘲讽,没有忆苦思甜,却字字带刀。
刀口指向的是行业潜规则:
“经纪人”三个字,从此被拆成“经”和“纪”——
经得住审计,纪得清每一笔账。
王宝强工作室2024年强制上线“双经纪人+财务总监”三人签字制度。
品牌预付款先打进第三方共管账户,确认拍摄完成才解冻。
业内戏称“宝强模式”:
“想偷钱?
得先学会分身术。
”
---
当年杨慧一句“一切按法律走”,被截图疯转。
2023年,她把截图背后的操作写成案例,投稿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标题只有12个字:
《如何把婚变转化为品牌增值》
论文核心三步:
1. 48小时内完成证据固化,不给舆论发酵留空白;
2. 让律师出面,自己一句话也不情绪输出;
3. 把同情流量导向职场能力——升任奢侈品总监那天,她发的微博是“感谢团队,下一站见”。
评论区高赞:
“别人吃瓜,她吃红利。
”
---
婚恋平台2023年调查,7万份问卷,78%受访者把“杨慧做法”列为“最理性分手模板”。
理由前三名:
“不浪费公共资源”
“不让渡话语权”
“把损失折现成个人信用”
一句话总结:
情绪留给自己,证据留给律师,未来留给市场。
---
宋喆在仓库午休,啃5块钱煎饼。
对面物流小哥刷短视频,外放《出路》预告片——王宝强自导自演,讲一个被经纪人坑惨的龙套翻身故事。
小哥边刷边骂:“这经纪人真该死。
”
宋喆低头,把最后一口煎饼塞进嘴里,嚼得腮帮发疼。
那一刻,他或许明白:
自己不只是坑了王宝强,还坑了“经纪人”这个职业的信用。
信用塌方,砸死的是后来者的路。
---
1. 别把平台当能力,公章在手,你只是临时保管员。
2. 别把艺人当私产,粉丝经济再热,账上每一分钱都有名字。
3. 别把侥幸当路线,黑名单一旦生成,连算法都帮你“社死”。
---
宋喆晚上回到出租屋,墙上贴着打印好的法考时间表。
他给自己定了目标:一次过客观题。
可即使通过,他也只能去律所打杂,永远进不了娱乐法团队。
因为背景调查那一栏,系统会弹出红色警示:
“曾破坏行业底层信任。
”
王宝强继续拍片,杨慧继续升职,行业继续给经纪人上锁。
那个把PPR管码得整整齐齐的中年男人,曾经一句话就能决定千万片酬的流向。
命运把他送回原点,也送给所有人一个最便宜的教训:
中间人的核心价值不是“经手”,而是“经得住手”。
一旦经不住,铁门焊死,连回声都没有。
来源:自若雪碧F6U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