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记念我的患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23:38 2

摘要:这位患者今年1月份就已经95岁高龄,家里人把他照顾得很好。他于去年11月份因为意外摔伤,得了巨大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但是,老人家在他当时就诊的医院被判断为无法治疗。我想,实际上并非那个医院的同行神经外科医生不能给他做手术,而是95岁的高龄,占了颅腔约1/4体积的

上一篇公众号我说过,我们医生以被人记念为荣,或者说被人记念是医生的一种心灵追求。但是,说实在的,我被不少患者记念,也经常会记念我的患者。

读者诸君,一定会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患者容易被我记念。今天就介绍这样一位我特别记念过的患者。

这位患者今年1月份就已经95岁高龄,家里人把他照顾得很好。他于去年11月份因为意外摔伤,得了巨大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但是,老人家在他当时就诊的医院被判断为无法治疗。我想,实际上并非那个医院的同行神经外科医生不能给他做手术,而是95岁的高龄,占了颅腔约1/4体积的巨大的血肿,严重吓阻了我的同行。由于有自然且严重的脑萎缩,老人家当时情况还可以,而且家属也不知道有我这一号医生。1月27日老人家再次摔伤,当时就偏瘫了,吓坏了家人。他们不知从哪儿打听到我擅长这个疾病,今年2月6日,3、5个家人急吼吼推着患者进我的诊室。

此时的患者虽然坐轮椅上,却已无法坐正,他的头歪向一边,不能说话,右手也明显无力,好在神志还清醒。我了解到,从老人家1月9日确诊得了慢性硬膜下血肿,到2月6日求助于我,没有得到任何有效治疗。而且,2月5日的最新CT检查显示,陈旧的血肿中还有高度疑似1月27日二次摔倒导致的新鲜出血,也怪不得他的症状突然加重。尽管我也不敢轻易为这种超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做手术,但是,我有过1500多例的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验,我有信心帮助到他。

我通常认为,老人家能够活到90岁高龄,其基本身体素质一定不错。这位长者验证了我的“认为”:他没有高血压也没有糖尿病,仅有轻微的心动过缓和早年上过一个心脏支架。这在我眼中,几乎是一个超级老人中的健康人了。于是我决定用最长疗程的地塞米松(4周)与立普妥组合治疗他。当然,我也教他家人为老人做头颈淋巴按摩,并嘱咐家人们2周后再来我门诊复查。第二次门诊是2月20日,老人家靠近颅底的血肿已经开始吸收,而且精神状态大为好转:不仅能跟我自由交流,还能端坐轮椅上,神采奕奕。3月24日是老人家第三次来我门诊,进了门诊,竟然已经可以坐在轮椅上指挥儿孙们站在他身边……此时冬寒料峭,我当心出行会导致老人感冒,因此就嘱咐他家人可以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再来我门诊复查。

但是,3个月过后我没有等到他。我心里始终惦念这位老人,于是让秘书联系他,方得知老人家在家里已经可以自由行走,家人担心他年龄很大,希望等天气好一些再来复查。今年的时间过得非常好,我好像没有怎么感觉到春天,春天就不经意溜走了,一下就来到了夏天,但我还是没有等来老人家复诊……10月23日,是我10月份倒数第二个门诊日,我一眼就从门诊患者名录中看到了他的名字。再见老人家,他依旧神采奕奕端坐轮椅,能流畅地跟我交流。在今年10月21日复查的头CT上已几乎不见血肿(图1)。

图1

我由衷为老人家高兴,也感谢他们家人对我无条件的信赖。他的家人激动地跟我说,是我救了他们家的老父亲,还说,我在他们社区都被传神了,他们推荐了好几个病人来找我看病。

老人得知自己几乎治愈,高兴地跟我道别。我却想起来,几年前的某一天,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诊的一位97岁老者,也是外伤后硬膜下血肿,血肿远没有这位老人家这么大,却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承诺一定治好他,他被放弃治疗……

我多么愿意我能治好更多的让我记念的患者,尤其是超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不断积累经验和传播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先进理念,让更多患者重新恢复健康。

来源:青姐说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