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元LV外套“撞脸”中学校服!厦门也有一款校服成为时尚单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03:23 2

摘要:LV官网把那张图挂出来不到三小时,小红书就有人叠出对比照,像素没修,光线没调,领口条纹、肩线配色、下摆宽度一毫米都不差。长沙长郡中学的学生把校服往椅背一搭,照片里露出半截LOGO,有人留言:左边卖1.6万,右边卖86,中间差的是一张发票。

1.6万元的外套和86元的校服穿在同一条走廊上,谁更像正品,照片里根本分不清。

LV官网把那张图挂出来不到三小时,小红书就有人叠出对比照,像素没修,光线没调,领口条纹、肩线配色、下摆宽度一毫米都不差。长沙长郡中学的学生把校服往椅背一搭,照片里露出半截LOGO,有人留言:左边卖1.6万,右边卖86,中间差的是一张发票。

发票就是护城河。LV客服的回复滴水不漏:设计团队独立创作,未参考任何校服。这句话把责任推给“巧合”,也把定价权握在手里。奢侈品牌最怕的是被说“抄”,但更怕的是被说“不值”。如果承认参考,就要回答“为什么卖30倍价”,如果不承认,还能保住“工艺、材质、品牌附加值”的老台词。

工艺到底值不值,去厦门湖里区校园走一圈就能验证。冬季棒球夹克卖70元,面料是涤纶混纺,内衬加棉,拉链是YKK普通款,学生穿三年不崩线。LV早春系列那件6.9万元的棒球夹克,面料换成小牛皮,里衬换成黏胶纤维,拉链换成金属刻字,成本翻十倍,定价翻一千倍。学生穿校服跑操,明星穿LV赶飞机,两边都在动,衣服都不破,剩下的差价就是品牌税。

品牌税有人愿意交,有人偏不交。美国TikTok上,雅礼中学的秋季校服被博主拿来和拉夫劳伦长袖Polo叠图,袖口条纹、门襟配色几乎重叠,视频播放破千万。评论区最高赞留言:花125美元买拉夫劳伦,不如花15美元找中国代购买雅礼校服,领口还能多留一道青春线。拉夫劳伦没回应,股价当天微涨0.8%,资本市场给出答案:像校服不算负面,还能蹭一波流量。

流量回到厦门,灰色风衣校服成了硬通货。闲鱼上全新带吊牌卖120元,穿过的二手卖90元,标签写着“2018届湖里区”,下面一排求购:“非厦门人,想穿去加拿大滑雪,耐脏挡风。”校方原本只想做一件“耐穿三年”的通勤服,结果把时尚品牌梦寐以求的“场景穿透力”一次性做全:操场、地铁、机场、雪山、华尔街实习办公室,照片里都能出现。

品牌想抄的从来不是“校服”,而是校服自带的“日常合法性”。把1.6万的外套做成校服模样,买家就能穿去地铁不突兀,穿去公司不张扬,别人看像86元,自己知道是1.6万,低调炫富的配方就此完成。过去奢侈品靠大LOGO吓人,现在年轻人不吃这套,他们要“看不出价格,看得出段位”,校服正好提供模板:人人见过,人人熟悉,价格模糊,身份暗涌。

身份游戏反过来把校服价格抬高。厦门那款灰色风衣产量固定,每年只给在校生配发,闲鱼存货越卖越少,价格从90涨到120,再涨到150,逼近一件快时尚大衣。校方没打算加印,因为校服不是商品,一旦放量,神秘感和稀缺感消失,二手行情会瞬间跳水。学校守住“不增产”底线,等于给毕业生发了一张终身打折卡:只要身材不变,就能一直穿,穿到华尔街还能被校友一眼认出。

认亲功能让奢侈品牌眼红。LV、Gucci、Balenciaga都在门店摆过“校友好”活动,买新款送校友折扣,结果来拍照的多,真校友少。校服不用推销,领口一道反光条就能让陌生人击掌,品牌花几千万广告费也买不到的“真实社群”,校服一件搞定。

搞定社群的密码写在成本表上:86元里60元是面料工费,20元是渠道利润,6元是校徽刺绣。奢侈品牌如果把成本压到这么低,股东会翻脸,设计师会离职,品牌故事会崩塌。于是只能做“看起来像”的擦边款:把条纹加宽一厘米,把配色饱和度降5%,把下摆缩短两厘米,然后挂出1.6万,等舆论自己发酵。发酵成功,销量涨一波;发酵失败,公关部发声明,设计部背锅,明年再来。

再来一次,消费者已经学会比价。小红书出现“校服挑战”话题,UP主把厦门校服、LV外套、Gucci针织衫排成一排,让路人盲猜价格,结果九成把最贵的指成最便宜。视频弹幕刷屏:原来有钱人也想装普通人。这句话戳破窗户纸:奢侈品牌越往“平民化”走,越把普通人往“奢侈感”推,两边在中途相遇,发现彼此都穿着校服。

校服赢了么?没有。86元还是86元,二手涨到150元也只是校服。奢侈品牌输了么?更没有。1.6万照样卖断码,第二年还能涨价。真正的赢家是看透这套把戏的人:他们买校服穿去地铁,买高仿摆拍,买正品收藏,把三张发票叠在一起,发票上的数字相加,就是当代社会给“身份”标的价。

价签摆在那里,你站哪一边?

来源:水潭边垂钓的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