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数12岁孩子还在为作业发愁时,宁波余姚的少年卢煜少已经成为了月销超万件的 "创业先锋"。
大多数12岁孩子还在为作业发愁时,宁波余姚的少年卢煜少已经成为了月销超万件的 "创业先锋"。
去年暑假,卢煜少在云南一家特色商店里偶然发现了朋克机器人模型,瞬间被这种充满未来感和机械美学的艺术品深深吸引。
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下了人生中第一个朋克机器人收藏品,回家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当时就是觉得很酷,想要自己也做一个。" 卢煜少在接受采访时腼腆地说道,谁也没想到,这个简单的想法竟然开启了他的创业之旅。
没有专业的工具,没有固定的零件渠道,卢煜少就利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废旧金属零件、电子元件,在客厅的小桌子上开始了他的创作。
妈妈为了支持儿子的兴趣,跑遍了各个废品回收站和五金店,帮他淘来各种 "宝贝" 零件。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卢煜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他设计的朋克机器人造型独特,每一个关节都可以活动,充满了机械的美感和未来的想象力。
从几厘米高的迷你机器人到几十厘米高的大型作品,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创意。
在家人的鼓励下,卢煜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设线上店铺,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更多人。
令人惊喜的是,他的店铺一上线就受到了热烈追捧。
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手工技艺,加上 "12岁少年原创" 的标签,让他的作品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
如今,卢煜少的线上店铺月销量已经突破万件,他设计的机器人材料包让更多人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也让朋克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师出有门
卢煜少的成功并非偶然,这位12岁的少年竟然与宁波知名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师出同门,都是余姚市世南小学徐建儿老师的学生。
徐建儿老师是当地有名的科技教育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她的指导下,世南小学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在科技领域崭露头角的学生。
卢煜少从小就对机械构造特别感兴趣,动手能力很强。
徐老师回忆道:“他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创意,而且有很强的执行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卢煜少并没有迷失方向,这个12岁的少年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和自律。
周一到周五我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完成作业后才能进行创作。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先认真完成学校的作业,然后才会来到客厅的工作台前开始他的 "机器人制造大业"。
周末则是他创作的黄金时间,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支持儿子的兴趣爱好,又严格把控着他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我们不想因为创业影响他的正常成长,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 卢煜少的妈妈表示。
这种平衡的生活方式,让卢煜少既能在学业上保持优秀,又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兴趣和学业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合理安排,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教育要劳逸结合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卢煜少的案例告诉我们,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孩子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创造的能力。
卢煜少通过亲手制作机器人,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没有因为担心影响学习而阻止他的兴趣爱好,而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开明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当然,学校徐建儿老师的科技教育理念,为卢煜少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关键是我们能否发现并加以培养。
卢煜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年龄不是限制梦想的因素,只要有热情、有毅力、有创新精神,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你认为兴趣和学业哪个更重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易阅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