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跟小区楼下送外卖的李哥聊天,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缴费记录,叹了口气:“这个月跑了200多单,到手3000块,社保一扣只剩2100,房租1800交完,吃饭都得算计着来。”
跑外卖月入3000,社保扣掉900!2025年2亿灵活就业者的难,谁懂?
前几天跟小区楼下送外卖的李哥聊天,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缴费记录,叹了口气:“这个月跑了200多单,到手3000块,社保一扣只剩2100,房租1800交完,吃饭都得算计着来。”
这话听得我心里不是滋味。查了下数据才知道,2025年咱们国家灵活就业者早超2亿人了,可这里面60%都有社保断缴的情况,平均一断就是三五个月。每月这大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社保钱,到底是该咬牙交下去,还是先顾着眼前的生计,估计不少人都跟李哥一样犯愁。
说真的,今年社保政策的变化,确实让灵活就业者更难了。以前养老保险交满15年就能领,现在得交20年;退休年龄也往后推了,男的要到63岁,女的得58岁。有人算过一笔账,按现在的标准,灵活就业者得活到73岁,才能把自己交的社保钱赚回来——这意味着不仅要多交5年钱,还得再多等好几年才能拿到回报,对收入本来就不稳定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更让人头疼的是缴费成本还在涨。社保缴费基数每年都按6%-10%往上提,可灵活就业者的收入呢?根本没这么稳的增速。就说2025年吧,湖南养老保险缴费下限都涨到4308元了,按20%的比例算,每个月得交862元,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多;上海更夸张,灵活就业者每月最低交2600元,跟当地269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几乎持平。
你想想,灵活就业者的收入本就跟“过山车”似的。网约车司机旺季拼命跑能月入1万2,可淡季单子少的时候,连2000块都挣不到;自由撰稿人遇上没活干的月份,可能一分钱进账都没有。可社保缴费不管你旺季淡季,都得按固定数交——收入高的时候还好说,收入低的时候,这笔钱简直是从牙缝里挤。
更无奈的是,社保断缴后想补都难。现在全国一半以上的地方规定,断缴超3个月就不让补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更苛刻,只许本地户口补,外地户口断了,之前交的年限可能就白瞎了。
医保断缴的后果更直接。广东有个骑手跟我讲,他去年淡季断了4个月医保,结果突发阑尾炎住院,花了8000块全得自己掏,相当于旺季一个月的纯收入全没了。还有跨城市干活的,社保转移能跑断腿。我认识个装修师傅,去年从苏州转到杭州,光办社保转移就跑了3趟,准备材料花了半个月,又费时间又费精力。
其实今年不少地方都推了社保补贴,北京每个月补养老保险800多、医保300多,天津直接定额补800,上海对低收入的还能补70%。可真正能拿到补贴的人少得可怜,申请率还不到四成。
为啥?门槛太高了。多数地方都要本地户口,外地来的根本没资格;还得提供连续30天的接单记录、收入证明,光准备这些材料就得跑好几个地方。河南有个做直播的小姑娘跟我说:“听说有补贴,可一看要这么多材料,太折腾了,干脆算了。”还有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有补贴这回事,白白错过了能减轻负担的机会。
现在年轻人对社保的态度更现实。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35岁以下灵活就业者断缴或未缴的比例都到23%了,比去年涨了8.6%。有个95后主播跟我说:“每月交1200块社保,还不如买商业保险,至少条款清楚,真有事了理赔也快。”
他们担心啥?怕现在交的钱都用来给现在的老人发养老金,等自己退休的时候没钱了;也怕几十年后通胀厉害,每月几千块养老金不够花。可话说回来,断缴的代价也不小——25岁开始交社保,中途断了,退休后养老金可能少一半;医保断超3个月,生病全得自己扛。而且社保的兜底作用,商业保险还真替代不了,按河北的标准,交满20年社保,退休后每月能领2400多,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多了。
说到底,灵活就业者的社保难,就是老的社保制度跟新的就业形态对不上。以前的社保是给有固定工作的人设计的,可现在这么多人灵活就业,收入不稳定、工作地点常换,老制度自然跟不上。
其实有些地方已经在试新办法了:江苏、浙江给灵活就业者上失业保险,广东推了灵活就业工伤险;还有地方允许按月调缴费档次,旺季多交、淡季少交。这些办法要是能在全国推广,肯定能帮不少人。
2亿灵活就业者,背后是2亿个要吃饭、要生活的家庭。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挣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既需要能保障未来的社保,也不能让当下的生活过不下去。
所以我特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月入3000的灵活就业者,会咬牙继续交社保,还是先顾着眼前的房租和饭钱?你觉得要解决灵活就业者的社保难题,最该先改哪一点?
来源:三冬四夏一点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