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5日下午,商丘一间会议室里,15个人围着一瓶酒,把“本地酒卖不动”这件事摆上了桌面。
10月25日下午,商丘一间会议室里,15个人围着一瓶酒,把“本地酒卖不动”这件事摆上了桌面。
这不是普通酒局。
画家唐小琴把画摊开,酒厂老板沈超杰把年份酒摆好,水上救援队队长黄伟也被请来。
三个人,一个画画的,一个酿酒的,一个救人的,凑在一起,只为回答一个问题:商丘人为什么不肯喝商丘酒?
沈超杰先开口。
他说京九酒厂32年没换过粮,高粱、小麦、玉米全是豫东本地收,连水都用的是厂区自打180米深的井。
32年,账本上记着:1993年一天出酒200公斤,2023年一天出酒1200公斤,销量却从本地占七成掉到不足三成。
数字摆出来,他声音低下去:酒没少酿,本地人却越喝越少。
唐小琴接话。
她拿出刚画好的《山水福居图》,画的是商丘古城角楼,落款写着“喝家乡酒,看家乡画”。
她把画递给沈超杰,补了一句:我爹以前喝京九特曲,现在超市买不到,只能网购四川酒。
一句话,把酒厂渠道的老底撕破:终端货架上没货,消费者想买也找不到。
黄伟不喝酒,却最懂人心。
他带队在黄河故道拉了13年溺水者,见过太多生死。
他说:救人靠信任,卖酒也一样。
本地人信不过,酒再好也白搭。
他现场掏出手机,打开京东,搜“博之林”,跳出两条结果,月销量45瓶;再搜“某外来名酒”,同价位月销8000+。
屏幕一转,所有人看见差距:不是酒不好,是声量太小。
沈超杰承认,酒厂一年广告费不到30万,连外来品牌一场直播的零头都不够。
30万砸在商丘市区,只能做20块公交站牌,还没捂热,就被下一家房企广告覆盖。
没钱吆喝,只能蹭文化展、蹭华商节,用画家、用救援队给自己“贴金”。
这场品鉴会,名义是献礼,本质是借船出海:文化人背书,救援队站台,省下百万代言费。
唐小琴心里更清楚。
她今年拿了省展金奖,媒体只给了一条简讯,点击量800。
她把画送给酒厂,图的是酒厂2000个分销终端能贴上海报,让买酒的人顺道看见画。
画家需要流量,酒厂需要文化,各取所需,谁也没占便宜。
真正刺痛现场的是黄伟抛出的数据:商丘常住人口772万,白酒年消费约4.5亿元,本地所有酒厂加在一起销售额不到6000万元,占比一成三。
外来品牌把广告打到村头小卖部,本地酒还在等“回头客”。
沈超杰算过,一瓶博之林卖68元,成本42元,毛利26元,外来品牌同价位毛利能做到40元,多出的14元全部砸市场:给饭店陈列费、给超市堆头费、给服务员开瓶费。
京九酒厂给不起,终端就把酒摆到最底层,蹲着才能拿到。
讨论到这儿,唐小琴把第二幅画展开,是一幅牡丹。
她说:牡丹洛阳多,商丘也能种,关键看谁吆喝得响。
话音落下,沈超杰沉默。
他明白,酒和画一样,不怕巷子深的日子早就过去。
32年守着老工艺,却输给了别人32天的新营销,这才是最疼的伤口。
贾建峰最后发言,他代表文化产业协会,说政府有专项补贴,一场活动最高补8万,但要求现场照片、媒体报道、销售凭证一个不能少。
沈超杰苦笑,酒厂连专职文案都没有,活动照片都是门卫大爷用手机拍,像素模糊,申请补贴次次被刷掉。
8万块拿不到,只能继续勒紧裤腰带,靠“蹭会”刷存在感。
会议结束,15个人喝掉4瓶博之林,空瓶摆在桌上,像一排沉默的证词。
沈超杰把剩酒倒进分酒器,给每人再斟一小杯,说:今天喝的是库存,再卖不出去,明年就要减产。
一句话,把危机摊在灯光下:不是酒不好,是声音太小;不是市场消失,是货架上找不到。
唐小琴把画留给他,补一句:下回别只在会议室讲,去抖音开直播,我帮你画背景。
黄伟点头:我穿队服站你旁边,讲救人故事,顺道卖酒,没人会嫌贵。
两个外行人给出行方案,沈超杰没摇头,也没点头,只把酒杯攥得死紧,指节发白。
32年酒厂像一位老实人,埋头做酒,抬头却发现世界换了玩法。
外来品牌用钞票砸开大门,本地酒还在等消费者“良心发现”。
这场品鉴会,说到底是老实人学会喊疼的第一步:承认打不过,也承认不想死。
酒瓶空了,问题还在:商丘人到底愿不愿意给本地酒一次机会?
画可以挂墙上,酒必须倒进杯子。
下次超市货架前,你伸手拿的是68块的家乡酒,还是128块的外来牌?
别让答案只留在会议室。
来源:小柳食味菜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