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响起“新情歌”!溜溜调唱出县域经济“奋进曲”|新闻发布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9:38 1

摘要:10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康定专场。康定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森围绕“溜溜康定 万态交响情歌故里奏响县域经济奋进强音”作介绍。

10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康定专场。康定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森围绕“溜溜康定 万态交响情歌故里奏响县域经济奋进强音”作介绍。

康定

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

是一座因《康定情歌》

而闻名于世的高原古城

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又会奏响哪些奋进“强音”?

一起来看

生态筑基绿色发展

守护清澈之美激发经济活力

“很多人来康定,对于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澈’,湛蓝的天空、通透的空气、洁净的河水。”发布会现场,李森介绍,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康定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全覆盖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严格执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2.82%,各级各类保护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0.7%。同时,持续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完成四川省大气污染源清单工业源企业生产数据调研78家,完成72条小流域环境质量本底的数据调查,全覆盖开展小水电、矿山矿企等重点领域“环保体检”,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率100%。

“康定地处长江上游,是重要生态屏障。”康定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军刚表示,康定森林覆盖率达39.43%,绿色既是“底色”,也是“老本”。近年来,康定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力争PM2.5浓度控制在7.5μg/m³以内,投入7000余万元开展农村污水治理,确保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二是推进全域生态修复治理,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治理、干旱河谷治理3.35万亩;三是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构建“生态+现代服务业+旅游”“生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非遗文化+旅游”等发展路径。

在坚实的生态基底上,康定经济也呈现出勃勃生机。2024年,康定GDP达到134.46亿元,稳居全省涉藏县(市)第一,并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市”。

“工业和高原地区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包容并进。”康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涛介绍,在清洁能源方面,康定以大渡河流域为重点,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总装机规模达到687万千瓦,建成投运了关键的川渝特高压工程。2024年,全市统调上网电量高达261.35亿千瓦时,完成产值68.76亿元;在绿色矿业方面,康定锂矿资源丰富,将集中力量推动宁德时代项目建成投产,做大做强锂电产业集群,力争锂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毫不夸张地说,甘孜的绿色能源多出一份力,成都平原天空的雾霾就会减少一分。”刘涛说。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唱响情歌旋律绘就富民画卷

作为天府旅游名县,文旅产业是康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吴珍介绍,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达1305.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5.77亿元,同比增长9.31%、10.47%。

康定锚定“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百业”。吴珍用“编织了一个环”“拥抱了一条河”“唱响了一首歌”生动概括了康定的文旅实践:围绕贡嘎山编织“环贡嘎”生态旅游文化圈;沿大渡河举办体育赛事;深挖情歌、木雅等古老文化,先后举办音乐节、转山会,发展“村咖+”业态;优化交通网络,让“快进慢游”成为现实,1607家民宿、28个露营地星罗棋布,从星级高端到特色中端,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

秋日的木格措,图据视觉中国

针对文旅产业季节性特征明显带来的就业难题,李森也分享了康定破解“季节性就业”的实在管用的办法。首先是拓宽就业渠道,康定结合本地优势创建了“溜溜城仙果达人”“炉城管家”两个特色州级劳务品牌,带动了2万余名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其次是提升个人就业能力,近两年开展了16期技能培训,培训近700人次;再次就是“真金白银”支持创业;最后是全力收集公益性岗位托底,今年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600多人,确保基本收入有保障。

在乡村振兴方面,康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德强介绍,康定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打好特色牌和生态牌。康定以折多山为界,在折东片区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已建成特色水果产业基地1.93万亩,年产值约6500万元,其中,达杠村苹果种植带动户均收入达25万元以上;在折西片区大力发展青稞、错季节蔬菜、牦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时,全力打造“有机康定”,有效期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达30余个。

民生改善优化环境

提升祥和之美汇聚发展合力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李森强调,康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大,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交通方面,实现“外通内畅”,现在康定到成都只需要3个小时;在教育方面,构建起从学前到高中的完整体系,3所学校获评省级示范;在医疗领域,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让检验结果市域互认,“刷脸就医”走在全省前列。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康定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19个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塔公镇塔公村更是连续两年集体经济突破千万元。

康定航拍,图据视觉中国

多民族聚居的康定,“团结”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李森表示,康定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创新推出“三房治理”平台,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新提升。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康定市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局长泽仁志玛介绍,康定围绕让企业“生意好做,能够赚钱”的核心目标,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做“减法”,全程网办率达到95%,工程和用地审批时间压缩一半;政策支持做“加法”,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五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真金白银减负;法治保障做“乘法”,创新监督机制,推行“柔性执法”。

在招商引资方面,泽仁志玛表示,康定将围绕优势资源重点发力:推动文旅产业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升级,打造“四季康定”旅游品牌;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构建“绿色能源开发+绿色锂电制造+数字智能赋能”新型产业体系;高原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土特产”变身“金疙瘩”。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 李长浩

视频 | 曹健豪 余天新 庞捷

编辑 | 张潇澜

来源:四川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