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图书馆里,你是否有过“座怒症”?总有桌上摆着水杯、放着平板,但你仔细观察,一天下来似乎都不见人!更有甚者,一张纸条占领一整张桌子,写着“此桌座位均已有人,请勿擅自复占”。
在图书馆里,你是否有过“座怒症”?总有桌上摆着水杯、放着平板,但你仔细观察,一天下来似乎都不见人!更有甚者,一张纸条占领一整张桌子,写着“此桌座位均已有人,请勿擅自复占”。
近期,#登上热搜,各地图书馆纷纷出招:
⚪深圳图书馆推行红绿提示单,离座超时贴单提醒;
⚪杭州萧山图书馆使用30分钟沙漏计时;
⚪首都图书馆规定离座60分钟自动弃座。
网友表示支持:“这样一来,可以让更多人有座位看书!”那么在福州,我们的图书馆又是什么光景?今天记者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高校图书馆:
为解决占座问题,各高校使出硬招:
座位预约
暂离与超时管理
多数高校实行“暂离”制度,离座时间限制严格:福大暂离时长为20分钟,福建农林大学为50分钟。超时未归,座位同样会自动释放并记违约。
违约惩罚机制
福大和福建中医药大学规定:7天内累计违约3次,暂停3天预约资格。福建农林大学则规定累计3次违规,暂停7天预约资格。
考研专座:给奋斗者一个“家”
如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设置“考研专座”,定人定座,避免每日抢座之苦。但若连续多日空置,座位将被收回,确保资源流转。
此外
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记者采访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听到他们对占座管理办法的不同看法:
“有几次我预约了某个座位,但是到现场发现座位上有人。可能大家觉得预约比较麻烦,就直接找空位置坐了。”农学院研究生陈林凤说,“对于小程序页面设置我有个意见,就是平面图可能比较简陋,只显示ABCD,我想约个靠窗的或者其他位置就完全没有标识。”
“对于新生和新老师,图书馆的规则可能有点复杂,不了解规则很容易违规,需要多宣传引导。”农学院青年教师白金泽提议设置部分座位为“随时可约”的流动座位,不提供长时间预约,仅支持现场短期使用,以满足那些计划临时变动的学生。
少儿图书馆:
是图书馆,还是托儿所?
“一走进少儿图书馆,感觉瞬间从自习室切换到了游乐场。”记者一踏入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就被扑面而来的声浪所震撼。这与高校图书馆里人人埋头做题,连翻书、拉椅子都小心翼翼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里,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声、兴奋的呼喊声和家长时而温柔、时而焦急的提醒声交织在一起,颇有些游乐园的既视感。
为满足有安静需求的读者,该馆放置了一些静音仓,但数量极少,每层就2间,难以满足多人需求。
有网友吐槽:“与其说是图书馆倒不如说是托儿所,管不住孩子的家长,就不要带孩子去图书馆。”
你在图书馆里有没有经历过
槽点满满的操作?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吐槽!
记者:许殊镌 文/图(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林晓婷
审核:林忠锦 林密
来源:海峡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