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与生物航煤SAF近况与展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8:51 1

摘要:欧洲市场HVO(二代生物柴油)及SAF(生物航煤)价格于2023年下半年显著上涨,供需呈现紧平衡。HVO方面,欧洲现货价格达2800美金/吨,主要因当地工厂事故及检修导致供应偏紧,叠加需求旺盛;SAF欧洲价格约2700美金/吨,国内10月上旬出口产品FOB价格

生物柴油与生物航煤SAF近况与展望

一、当前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价格与供需状况

欧洲市场HVO(二代生物柴油)及SAF(生物航煤)价格于2023年下半年显著上涨,供需呈现紧平衡。HVO方面,欧洲现货价格达2800美金/吨,主要因当地工厂事故及检修导致供应偏紧,叠加需求旺盛;SAF欧洲价格约2700美金/吨,国内10月上旬出口产品FOB价格达2400美金/吨,价格倒挂现象持续(HVO价格高于SAF)。一代生物柴油表现较弱,上半年受HVO及SAF对原材料的挤占(价格一度涨至8300元/吨),叠加欧盟反倾销关税限制,需求及利润空间受限,下半年虽有好转但整体承压。原材料价格近期因国内产能检修预期下滑至8000元/吨左右,供应端短期趋紧。

二、未来HVO及SAF供需与价格展望

HVO价格预计维持坚挺,核心驱动为欧盟IP3法案及双倍碳积分政策取消,需更多HVO以满足碳积分要求,供应缺口或扩大。SAF供需依赖中国产能,因欧美工厂倾向生产高利润HVO,预计2024年欧洲采购将季度均匀化,价格受国内检修导致的供应紧张支撑,下跌空间有限。长期看,HVO及SAF需求增长明确,但新增产能有限(2024年国内新增约18万吨),供需矛盾或持续推升价格。

三、国内外生物燃料政策影响及贸易环境

欧盟强制混掺政策为核心驱动力,2023年SAF混掺目标2%或未完成,2024年英国将启动2%强制混掺,新加坡、日韩政策力度较小(1%左右)。国内政策推进缓慢,原计划2023年8月推出()的生物航煤路线图推迟,或于2026年启动1%强制混掺试点,机场试点量约5-10万吨/年。贸易环境方面,欧盟对中国HVO存在反倾销关税,SAF暂无反倾销声音(耐斯特等企业曾提议,但欧盟短期依赖中国供应),对美国SAF因补贴过高已实施反倾销。

四、国内产能供应及出口流程情况

出口需通过“白名单”试点,壁垒主要包括时间成本(监管方案、在线监测)、产能合理性审查,新增企业需与现有申报企业同步获批。明后年国内确定性较高的新增产能有限,海南30万吨项目(实际产品18万吨)预计2024年底投产,某30万吨项目因事故整改后或于2024年重启。

五、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技术工艺与成本分析

技术路线分国外先进工艺(UOP、艾克森斯,收率73%-75%)与国内传统工艺(收率65%左右),收率差异导致成本差约1000元/吨。预处理装置(如瑞典法拉法工艺)可提升原料适用性并降低成本,但投资较高(约1亿元)。成本测算显示,在原料8000元/吨、产品售价1850美金/吨时,具备净利润空间,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工艺先进性、预处理能力及运输距离。

六、原材料供应及应用潜力情况

国内废弃油脂(包括地沟油、潲水油)总量约500万吨,可用于生物燃料的潜力为400-500万吨,需预处理装置支持。东南亚地区(如印尼)PFAD(棕榈油精炼脂肪酸)若放松出口管制,或新增两三百万吨供应。地沟油、潲水油可通过预处理掺入原料,降低成本,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

七、生物燃料市场应用趋势展望

一代生物柴油受原料价格高企及欧盟政策限制(添加比例上限),增长空间有限;二代HVO因添加比例不受限、减碳效果更优,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或因双倍碳积分取消进一步提振消费量。SAF需求依赖航空业强制混掺政策,短期供应缺口需中国产能填补,长期或成为生物燃料增长主力。车用及船用市场受成本及政策影响,增长相对缓慢。

Q&A

Q1: 明年HVO和SAF的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如何?

A1: 明年HVO供需方面,欧盟IP3法案及双倍碳积分政策取消将增加HVO需求,而欧洲工厂因事故、检修导致供应偏紧,预计供应紧张。价格方面,HVO价格将保持坚挺,当前欧洲现货价已达2800美金,且市场需求旺盛。SAF方面,欧美工厂因HVO利润更高转向生产HVO,SAF供应依赖中国,而中国新增产能有限(明后年预计三五十万吨),需求旺盛,价格将维持良好状态。此外,欧洲吸取今年教训,或改为季度均匀采购,11-12月国内产能检修将加剧供应紧张,价格短期难涨但下跌基础不足。

Q2: 欧盟明年强制混掺2%后,欧洲混掺量是否会提升?全球其他地区是否有强制混掺政策及订单情况如何?

A2: 欧洲混掺量有望提升,因今年可能未完成2%目标,且欧洲或吸取教训,改为季度均匀采购以避免年底集中采购压力。全球其他地区中,英国计划2025年强制混掺2%,今年订单已开始增加;新加坡为1%,日韩政策尚不明确且混掺量较少;中国民航局原计划推出路线图但未落实,目前试点机场用量有限(年5-10万吨)。

Q3: 国内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的供给情况及前期出口流程是怎样的?

A3: 国内生物航煤出口需通过合规途径,2023年4月起企业可参照连云港企业模式,向发改委、林业局、商务部申请试点,需满足时间要求、安装在线监测措施、提交监管方案及政府部()门函件。新申请企业壁垒暂不高,但政府会统筹审批,考虑产能合理性及过剩风险,后期申报或面临配额限制或审批延缓。

Q4: 河南某早期生物材料公司未进入白名单的原因是什么?

A4: 该公司未进入白名单主要因对申报事宜不够重视,资料提交及线上监管措施安装不及时,导致未纳入本次审批。

Q5: 明后年国内确定性较高的新增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产能有哪些?

A5: 明后年国内确定性较高的新增产能包括:海南30万吨项目(折产品约18万吨,预计2024年底投产);某30万吨项目(2023年因爆炸整改,2024年或重新投产);山东10万吨小型改造装置及安徽20-30万吨AQ6改造项目。

Q6: 国内二代生物柴油主流技术来源、收益率及成本水平如何?

A6: 国内二代生物柴油主流技术来源分为国外和国内两类:国外技术包括霍尼韦尔UOP、法国艾克森斯及托普索工艺包,收益率可达73%以上;国内技术多源自三聚团队,收益率约65%,部分改造工艺仅50%左右。成本方面,工艺包、原料预处理装置(如瑞典法拉法预处理装置成本超1亿元)及运输距离影响较大,原料价格8000元时,产品售价达1850美金即可实现净利润。

Q7: 未来欧洲是否可能对SAF实施双反关税政策?

A7: 目前欧洲对SAF实施双反关税的声音较少,仅耐斯特等企业主张,因中国SAF成本低于欧洲企业。但欧盟短期不会实施,主要由于自身产能不足,且欧美工厂优先生产HVO导致SAF供应缺口,需依赖中国供应,且中国产品价格更具优势。

Q8: 耐斯特的开工情况及海外SAF装置成本如何?

A8: 耐斯特新加坡和鹿特丹工厂2023年底计划检修,其中新加坡工厂扩建后运行稳定性及收益率存在问题。海外SAF装置成本比中国高约150美金/吨,主要因能源、人力成本较高,运输(需1.5吨原料生产1吨成品)及折旧成本(欧盟30万吨装置建设成本3-4亿欧元,国内仅12-15亿人民币)更高。

Q9: 国内上市企业如何解决原材料配套问题?

A9: 国内原材料主要包括国内废弃油脂(如UCO、动物脂肪)及东南亚进口油脂(如棕榈废弃油脂、PFAD),总量约500万吨,可支撑400-500万吨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生产。长期来看,需依赖费托合成、电SAF等新工艺突破原材料限制。

Q10: 欧洲ARA报价与国内出口价格是否相关?

A10: ARA报价与国内出口价格存在相关性,理论上ARA报价为国内FOB价格+海运费(约160美金/吨)+贸易商利润。实际中,ARA价格高时贸易商利润较高(如ARA 2700美金时,国内FOB约2400多美金),价格低时利润压缩(仅100-200美金涵盖运费及利润)。

Q11: 副产石脑油的处理方式及出口可能性如何?

A11: 国内副产生物石脑油因无出口配额,多按石化石脑油低价销售(约5000元/吨,需缴2100元消费税)或当燃料烧掉。目前企业正尝试将其加工为化工中间品出口,但尚未有明确进展。

Q12: 车用、船用、航空用生物柴油未来需求趋势如何?

A12: 一代生物柴油受原料价格高企、欧盟使用上限(不超过7%)及反倾销关税限制,发展受限,船用市场因成本敏感需求疲软。二代生物柴油(HVO)添加比例无限制,且欧洲传统石化巨头倾向采购,需求旺盛,价格高企,预计明年消费量增加。航空用SAF需求依赖中国产能,若HVO价格维持高位,欧美工厂或持续优先生产HVO,SAF供应缺口或扩大。

Q13: 国内从东南亚进口原材料的情况如何?

A13: 国内从东南亚进口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棕榈废弃油脂(定制需求,量少)及PFAD(棕榈油精炼副产脂肪酸,纯度高,生产生物航煤收益率较高)。印尼曾管制出口,现放开但征收高关税,早年进口量约一两百万吨/年,目前进口成本与国内价格接近。

Q14: HVO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的价差是否有上限?HVO价格是否会因需求增长持续上涨?

A14: 理论上HVO与一代生物柴油应有合理价差,但2023年HVO因需求旺盛、欧洲工厂供应问题(事故、检修)价格大幅上涨,出现价格倒挂且价差扩大。未来价差或受供需影响波动,若HVO需求持续增长而供应受限,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Q15: 如何看待碳票价格及解读方式?

A15: 碳票价格近年因欧洲碳票造假案及德国等国限制碳票兑现期限(如2026年前需用完)而被压低。预计明年碳票价格或上涨,因市场预期需求增加,将利好HVO、SAF等生物燃料消费。

Q16: 欧洲对美国SAF征收反倾销税的背景及影响是什么?

A16: 背景包括欧美()关税争端、美国SAF补贴过高(最高500美金/吨)及欧盟对美一代生物柴油和HVO已实施反倾销。影响是欧洲虽SAF供应短缺,但因美国补贴扭曲市场,选择不采购美国SAF,转而依赖中国等其他供应来源。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