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原始森林 守护“树冠精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7:30 1

摘要:十月,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片区的原始森林依旧浓荫蔽日。微风拂过树梢,西黑冠长臂猿清亮的鸣叫声打破山林静谧。在西黑冠长臂猿常活动的觅食区域,几只“树冠精灵”在枝叶间灵活腾跃,勾取野果进食,果核果肉不时从枝头掉落,在林地留下清晰活动痕迹。循着猿鸣“

十月,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片区的原始森林依旧浓荫蔽日。微风拂过树梢,西黑冠长臂猿清亮的鸣叫声打破山林静谧。在西黑冠长臂猿常活动的觅食区域,几只“树冠精灵”在枝叶间灵活腾跃,勾取野果进食,果核果肉不时从枝头掉落,在林地留下清晰活动痕迹。循着猿鸣“信号”,由普洱市、景东县两级公安机关民警与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巡护队,稳步向密林深处行进,着手开展当日的巡护监测工作,排查非法盗猎、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的违法线索,细致记录西黑冠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与种群状态。

“这群小家伙的食谱随着四季换样”,景东彝族自治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钟汝阳笑着介绍,“春天吃嫩芽、嫩苞和山花,夏天以树叶为主,也会啃些生果,到了秋天就吃熟透的果子,冬日果实稀缺时,会吃一些老的叶子。”监测结果显示,西黑冠长臂猿还会捕食昆虫、啄食鸟蛋补充蛋白质,偶尔甚至会捕捉鼯鼠、松鼠等小型动物,靠着这样的“荤素搭配”实现营养均衡。

普洱市景东县,是西黑冠长臂猿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栖息地。境内无量山、哀牢山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它们提供了天然的生存乐园。但近年来,随着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等物种数量持续增多,食物竞争愈发激烈,长臂猿逐渐面临季节性食物短缺的难题。为摆脱这一困境,自2010年起,普洱市、县两级相关部门便持续推进栖息地修复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地为长臂猿打造一方丰饶家园。

“我们专门挑选长臂猿爱吃的树种和藤本植物来种,润楠、野柿子、酸枣,还有五味子、崖爬藤、八叶瓜这些,累计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0亩。”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芹菜塘管护站站长赵贤坤介绍,这片人工培育的“食物林”,如今已成为长臂猿四季无忧的“粮仓”。

食物有了保障,守护的防线也未曾松懈。普洱市、景东县两级公安机关立足职能,与保护区管护局建起常态化联合巡护机制,定期深入人迹罕至的保护区腹地,地毯式排查非法盗猎、乱砍滥伐、侵占栖息地等违法线索。一旦发现违法行为,便依法从严查处,以铁腕执法形成强大震慑。

依法从严查处的同时,更注重源头普法。在赶集日的街头、“国际长臂猿日”的宣传活动中,民警们走进林区村寨、学校,通过发放手册、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讲述西黑冠长臂猿的生态价值。“以前老百姓不懂保护,现在观念完全变了。”普洱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森林和草原资源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罗华感慨,如今保护区的违法案件逐年减少,村民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会第一时间联系警方,“人人参与保护”的氛围越来越浓。

时光不负守护。截至2025年10月,景东县境内的西黑冠长臂猿已增至101群、600多只,较2010年的89群、500只实现了稳步增长。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普洱公安与保护区等部门的协同发力,以法治力量为“树冠精灵”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生态的责任担当。如今,在山谷中回荡着的长臂猿的啼鸣,既是原始森林的“晨曲”,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声”。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直播间、新华社、云南日报、中共普洱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字亚雪

来源:云南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