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师文馆”由著名作家、湖北省全民阅读大使沈嘉柯发起创办,元雅读书公司协助设立,是中国首个院士签名著作私人收藏馆。其中收藏有数百部中国两院院士的亲笔签名著作、首日封、书信手札、抽印本等,如: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签名文集、原教育部长周济院士签名文集、国家最高
10月25日,“跟着大师去游学”研学小组成员从全国各地再次出发集结,这次前往的目的地非常特别——位于人文气息浓厚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内的“大师文馆”。
“大师文馆”由著名作家、湖北省全民阅读大使沈嘉柯发起创办,元雅读书公司协助设立,是中国首个院士签名著作私人收藏馆。其中收藏有数百部中国两院院士的亲笔签名著作、首日封、书信手札、抽印本等,如: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签名文集、原教育部长周济院士签名文集、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德仁院士签名外文文集、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签名文集等。
同时还收藏有中外著名作家、学者教授、奥运冠军、全国道德模范和政商名流的签名书籍物件等,如李肇星、刘慈欣、莫言、三毛、汪国真、余秋雨、保罗柯艾略、萨马兰奇、杨利伟等,为参访者提供了一个用了解中外杰出人物的场所。
《跟着大师去游学》一书是著名作家沈嘉柯推出的大众普及读物,一出版就获得了新华社的报道。与之配套的“跟着大师去游学”系列游学活动也已开展多期,研学小组先后探访了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南京、郑州、黄冈、信阳、天津、九江等地的众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教育意义的地标性场馆与文化场所,并获新华社、中华网、《中国青年》等多家国家级媒体关注报道。“大师文馆”是这一主题活动线下实践落地的成果。
“大师文馆”执行馆长罗君一表示,大师文馆能让我们近距离触摸到院士们的智慧结晶。未来,我将在聘任期限内以严谨态度履行好自己的执行馆长职责,守护好馆内的每一份智慧瑰宝,全力推动科学精神的普及,让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科学精神和馆藏魅力,让科学的力量真正落地生根、传递开来。欢迎更多爱阅读、爱科学的朋友走进这里。
“大师文馆”执行副馆长张苗表示,一直以来我带着孩子们跟着著名作家沈嘉柯老师学习阅读写作,读了《跟着大师去游学》《人间幸好有诗词》,自己写的书评还拿到了顶端新闻百万阅读量。后来带孩子去天津周邓纪念馆游学,更懂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我们不光在万家书房开亲子经典读书会,带着孩子们读《西游记》《红楼梦》,还让他们写感受,既学了经典,又练了写作,让文学真的“活”了起来。
作为年度执行副馆长,张苗还表示现在计划邀请更多家庭,来这座私藏馆,摸摸百位院士的签名著作,感受顶级科学家的人生成长故事,通过这种熏陶,给孩子点燃兴趣、种下梦想,将来都能成国家需要的栋梁!
大师文馆执行副馆长饶家溪认为,自己能够见证中国首个百名院士签名著作私藏馆本身就是一种荣幸。看起来外表朴素的文馆,内里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思想宝库。作为年度执行副馆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这些宝贵的智慧资源真正“活”起来,服务于全民阅读。我们推广科学健康的阅读,不仅仅是为大众打开一扇开阔眼界的窗,更是一道能够丰富心灵的门。
青年作家、研学成员徐静在听到私藏馆签名著作的故事时,备受鼓舞。她表示,自己作为年轻一代的作家,也应该继续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希望自己未来的书也能拥有收藏价值,被传承下去。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研学成员万露在百位院士著作“书墙”前感受到了共鸣,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使命:既在于立足本职岗位贡献智慧,也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将科学火种播撒至更广阔的土壤。
跟着大师去游学的游学之星罗文均,在参观完大师文馆的百名院士的作品后,她表示自己也将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游学的方式,带领更多人,携一颗思辨之心,欣赏风物人情,打通学问的脉络。
研学成员苗妍这次了解到许多院士的动人故事,最喜欢的就是王选院士那句“只要坚持下去,枯木也有逢春之日”。就像自己的读书会只要坚守,终能在至暗处等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来自深圳的研学成员方悦君,还发现了私藏馆里收藏了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先生签名的著作《谈读书》,她很惊喜,书中内容让目前正在举办青少年主题读书会的她备受鼓舞。
看到大师文馆中满墙的院士签名著作时,来自宁波的研学成员倪可深受震撼,尤其是关桥院士归国深耕航空焊接,攻克技术难题、敢改苏联规范的坚守,让“科学家精神”不再抽象。
研学成员李子怡在本次参观结束后,体会颇深,收藏书籍,不仅仅是保存书本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承其中承载的文化与精神。
此次大师文馆之行圆满结束,研学参与成员们收获颇丰,纷纷留下感言寄语。据悉,该私藏馆还将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科技与人文领域的名家开展聚会沙龙,开展公益观摩活动,让更多大学生和群众爱好者能聆听院士的故事,感受这份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熏陶。
来源:最佳阅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