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导体板块里,不少人总怕“追高站岗”,但这三个细分领域却藏着“估值安全+订单爆满”的实在机会——没被过度炒作,业绩增长逻辑硬,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看懂它们就够踩准半导体行情的节奏。
半导体板块里,不少人总怕“追高站岗”,但这三个细分领域却藏着“估值安全+订单爆满”的实在机会——没被过度炒作,业绩增长逻辑硬,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看懂它们就够踩准半导体行情的节奏。
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正在“抢食”进口设备的市场:
- 订单爆炸:某刻蚀机龙头今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激增200%,交货周期排到了2026年;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设备企业也收到大量国内晶圆厂的“催货单”。
- 估值不贵:相比新能源、AI等热门赛道,半导体设备企业的市盈率(PE)大多在30-50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安全边际高。
- 政策兜底:国家大基金持续加码设备领域,地方政府也给设备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厂房优惠,行业“顺风车”越开越快。
电动车、光伏的爆发,让功率半导体成了“香饽饽”:
- 需求爆表:一辆电动车的功率半导体用量是燃油车的5倍,全球光伏装机量暴涨也带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需求,某功率芯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在120%以上。
- 国产替代提速:以前功率半导体被英飞凌、安森美垄断,现在国内企业(比如士兰微、新洁能)的产品性能追平国际水平,价格却低20%,在国内新能源厂商中快速“抢份额”。
- 估值合理:功率半导体企业的PE多在25-40倍,部分企业的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小于1,属于“盈利增长快于估值上涨”的优质标的。
存储芯片价格触底,现在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 价格拐点临近:经历两年暴跌后,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NAND Flash(闪存)的价格在三季度止跌回升,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厂已经开始减产保价。
- 国产替代空间大:国内存储芯片自给率不足5%,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的产能爬坡速度超预期,未来3年有望从“零份额”冲到20%。
- 估值历史低位:存储芯片企业的市净率(PB)跌到1-2倍,接近2019年行业底部水平,一旦价格反弹,业绩弹性会非常大。
半导体行情里,也有不少“坑”要躲:
- 远离“蹭概念”公司:有些企业名字带“半导体”,但营收里半导体业务占比不足10%,财报里研发费用不到营收的3%,这类公司涨得快跌得更快。
- 警惕“过剩产能”细分:比如消费电子芯片(手机、PC用芯片),需求持续疲软,部分企业的产能已经过剩,股价难有长期行情。
半导体的机会,不在“追热点”而在“看业绩、算估值”。这三个细分领域既有订单支撑,又有估值安全垫,是普通投资者能看懂、敢下手的“实在机会”。你更看好半导体设备、功率芯片还是存储芯片?评论区聊聊你的逻辑,一起挖掘行情里的真金子。
来源:海盐梦境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