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朗所:深耕乡土护民安精准反诈筑防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1:31 1

摘要:为切实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沙朗所立足辖区是“白族聚居、厂校密集、旅游和新兴发展于一体的复合型区域,地理位置特殊、人员结构多元、治安和管理工作相应复杂多样”的实际特点,针对辖区防控需求,以“宣传筑防线、劝阻守钱袋”为核心,精准施策、创新方法,

为切实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沙朗所立足辖区是“白族聚居、厂校密集、旅游和新兴发展于一体的复合型区域,地理位置特殊、人员结构多元、治安和管理工作相应复杂多样”的实际特点,针对辖区防控需求,以“宣传筑防线、劝阻守钱袋”为核心,精准施策、创新方法,积极探索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接地气、全民参与的反诈宣传氛围。

思想统一,精准施策,构建“靶向式”宣传体系

沙朗派出所高度重视反诈宣传工作,结合辖区实际,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反诈宣传工作方案,明确所长牵头抓总、民警分片包干、全体民辅警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将反诈宣传任务细化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层层压实责任链条。

对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将反诈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判形势,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处置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堵塞管理漏洞。

乡村全域,织密网络,消除反诈宣传盲区

领导带头组建反诈宣传小分队,精准梳理辖区典型案例与翻新诈骗手段,制作通俗易懂的警示材料。线上联动社区、村组长通过广播播放宣传内容,同步推送反诈信息至120余个工作群,实现宣传触角广泛延伸;线下组织“小分队”深入工厂、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景,以“点对点”“面对面”“手拉手”方式开展精准宣讲。

聚焦薄弱环节靶向攻坚,针对工厂从业人员,用“车间小喇叭”“反诈顺口溜”“员工现身说法”让知识入脑入心;面向学生群体,通过“反诈盲盒闯关”“模拟诈骗警情”增强代入感,提升应急判断能力;针对村民(含老人、少数民族),以“反诈板凳会”“方言顺口溜”“便民小物件”破解认知与语言障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120余场次,覆盖8000余人次,有效填补重点人群反诈知识盲区。

预警劝阻,以“快”止“诈”,守护群众钱袋子

沙朗所将预警劝阻置于反诈工作核心位置,将其作为阻断诈骗、减少损失的“关键一役”,通过构建“快速响应、精准干预、全民参与”的工作体系,全力实现“跑在骗子前面”的目标,为辖区群众筑牢财产安全防线。

建强“预警中枢”,让线索“早发现”,依托公安反诈大数据平台和国家反诈APP,建立与上级部门、运营商、金融机构的实时数据共享机制,对辖区内涉诈电话、可疑转账、虚假链接等风险信息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

同时发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通过日常走访、微信群巡查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的疑似诈骗线索,形成“线上数据预警+现下网格排查”的双重感知网络,确保诈骗苗头第一时间捕捉。目前沙朗所群众安装国家反诈APP的人持续上升。

提升“劝阻实效”,让沟通“更精准”,沙朗所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反诈劝阻专项培训,讲解不同诈骗类型(刷单返利、冒充客户退款、虚假投资等)的话术逻辑、受害人心理变化特点,以真实案例警示风险,让群众“半信半疑”到“主动防范”。同时呼吁群众不仅要自身提高警惕,更要成为家庭与社区的“反诈宣传员”,向家人、朋友传递反诈知识,形成“教育一个群众、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宣传氛围效应。截至目前,沙朗所有效劝阻16人。

下一步,沙朗所将持续深化全民反诈工作:一是保持高压态势,强化预警劝阻、宣传防范与打击治理,巩固成果;二是研判案件新动向新手法,动态调整宣传重点,聚焦重点人群区域深宣;三是创新宣传形式,运用接地气方式提升吸引力。

来源:秀拥五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