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20年的失联飞机突然现,舱门一打开,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懵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11:24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韩队长,这真的是WA-3892吗?"程雅琳盯着声纳屏幕上的影像,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

"数据显示就是它。"韩志强放下对讲机,"20年了,谁也没想到会在这里找到。"

余晨光架好摄像设备,"等打开舱门,咱们就知道这些年它都经历了什么。"

谁也不会想到,当那扇舱门真正打开的时候,里面的景象会让所有人都懵了...

01

南太平洋的海面上,"深海号"渔船正在进行例行的深海捕捞作业。

船长陈海波盯着声纳显示屏,眉头紧皱。

"这什么东西?"

声纳操作员小张凑过来看,"船长,这个回波信号很奇怪。"

"有多深?"

"海底3800米。"

陈海波拿起望远镜扫视海面。这片海域他跑了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这种异常。

"形状像什么?"

小张调整了一下设备参数,"像是一架飞机。"

陈海波手里的烟掉在了地上。

声纳显示的金属物体长度约为45米,翼展35米左右。这个尺寸,正好符合一架中型客机的规格。

"立刻联系海事局。"陈海波的声音有些发抖。

两个小时后,海事搜救中心接到了"深海号"的报告。值班员马上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上级部门。

消息很快传到了国际搜救组织。

韩志强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新加坡处理另一起海难事故。

"什么?南太平洋发现疑似客机残骸?"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促,"初步判断,可能是20年前失联的WA-3892航班。"

韩志强愣了一下。WA-3892,这个编号他太熟悉了。

20年前,这架从悉尼飞往洛杉矶的航班在太平洋上空突然失去联系。机上127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全部失踪。

当时韩志强还是个新手,参与了长达三个月的搜救行动。最终,什么也没找到。

"确定位置了吗?"

"南纬35度48分,西经152度12分。"

韩志强立刻查看了海图。这个位置,距离当年WA-3892最后联系点大约800公里。

"我马上过去。"

韩志强挂断电话,立刻开始联系搜救队成员。

程雅琳正在墨尔本的实验室里分析一起小型飞机事故的残骸。她的手机响了。

"程博士,我是韩志强。我需要你立刻赶到南太平洋。"

"出什么事了?"

"可能找到WA-3892了。"

程雅琳停下手里的工作。作为航空事故调查专家,她对这起20年前的失联事件一直很关注。

"你确定?"

"声纳数据显示,尺寸和型号都对得上。"

程雅琳看了看表,"我需要两个小时收拾设备。"

"越快越好。"

余晨光在洛杉矶的办公室里正在写稿。他专门报道航空事故,WA-3392的失联事件他一直在追踪。

手机里传来韩志强的声音。

"余记者,有个大新闻。"

"什么新闻?"

"WA-3892可能找到了。"

余晨光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掉在地上,"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你要不要来现场?"

"废话,当然要来。在哪?"

韩志强把坐标告诉了他。

余晨光立刻开始收拾摄影设备。这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新闻。

24小时后,三个人在澳大利亚珀斯的港口汇合。

韩志强租了一艘专业的深海搜救船"极地号"。船上配备了最先进的深海打捞设备和水下机器人。

程雅琳带来了一整套航空事故分析设备。包括金属成分检测仪、黑匣子解码器,还有水下摄影设备。

余晨光的装备最简单,但也最重要——三台高清摄像机和一套卫星通讯设备。

"现在的计划是什么?"程雅琳问。

韩志强展开海图,"先到现场确认目标。如果真的是WA-3892,我们就开始打捞作业。"

"打捞一架客机需要多长时间?"余晨光问。

"至少一个星期。"程雅琳回答,"而且还要看海底情况。3800米的深度,操作难度很大。"

"极地号"从珀斯港出发,向南太平洋深处驶去。

航行需要18个小时。

第二天中午,他们到达了目标海域。

韩志强立刻命令投放声纳探测设备。

显示屏上,那个巨大的金属物体清晰可见。

"形状确实像客机。"程雅琳盯着屏幕。

"投放水下机器人。"韩志强下令。

三台水下机器人缓缓沉入海底。

半小时后,第一张海底照片传了上来。

所有人都围在显示屏前。

照片中,一架白色的客机静静地躺在海底。机身大部分完整,只有右翼有明显的损伤。

程雅琳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机身编号……是WA-3892!"

韩志强握紧了拳头。20年了,终于找到了。

余晨光已经开始拍摄,"这绝对是世纪大发现。"

机器人继续在海底拍摄。更多的照片传了上来。

客机的机头部分有撞击痕迹,但驾驶舱相对完整。机身中部有几处明显的裂缝,但主体结构依然稳固。

"奇怪。"程雅琳指着照片,"这些损伤程度,不像是坠机造成的。"

韩志强也发现了问题,"撞击角度很平缓。更像是迫降。"

"迫降?在海上?"余晨光问。

"理论上可能。但成功的概率很低。"程雅琳说。

机器人继续探测。

程雅琳突然指着屏幕,"等等,你们看这里。"

照片显示,机身外侧有几条很规整的切割痕迹。

"这些痕迹很新。"程雅琳说,"不是坠机时造成的。"

韩志强仔细观察,"像是人为切割的。"

"谁会在海底切割飞机?"余晨光问。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机器人拍摄了更多角度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显示出更多的异常。

机身的几个舷窗被从内部封死了。用的是金属板,焊接得很牢固。

客舱门保持关闭状态,外观看起来完整。

最奇怪的是,机身表面有一层奇特的涂层。这种涂层程雅琳从来没见过。

"这层涂层可能是防腐的。"她说,"所以机身保存得这么好。"

韩志强做出决定,"开始打捞作业。"

02

消息传出后,全世界的媒体都沸腾了。

WA-3892的失联是航空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20年来,无数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这起事件,提出了各种理论,但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

CNN、BBC、路透社的记者团队都在向南太平洋赶来。

各国政府也开始关注这件事。澳大利亚政府派遣了一艘海军舰艇到现场维持秩序。美国联邦航空局派出了技术专家组。

当年WA-3892上有12个国家的乘客,每个国家都派代表前来观察打捞过程。

韩志强的压力很大。全世界都在盯着他们。

"现在不只是搜救任务了。"他对程雅琳说,"这是全球焦点事件。"

程雅琳点点头,"压力大是正常的。但我们必须按科学程序进行。"

余晨光的新闻已经发出去了。他的独家报道在全球媒体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都是"失联20年客机现身南太平洋"。

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讨论量达到了天文数字。各种阴谋论满天飞。

有人说是外星人绑架事件。有人说是政府秘密实验。还有人说是时空穿越。

程雅琳对这些说法嗤之以鼻,"胡说八道。科学的事情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

打捞作业比预想的复杂。

客机重达80吨,而且在3800米的深海。普通的打捞设备根本无法胜任。

韩志强联系了一家专业的深海打捞公司。他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起重设备。

"需要多少钱?"韩志强问。

"500万美元。"对方回答。

韩志强倒吸一口凉气。这笔钱超出了搜救组织的预算。

余晨光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联系几家媒体公司。他们愿意出钱购买独家报道权。"

"这样不好吧?"程雅琳有些担心,"会不会影响调查的客观性?"

韩志强想了想,"只要不干扰我们的工作,可以考虑。"

很快,五家国际媒体公司组成了一个财团,出资赞助打捞费用。作为回报,他们获得了现场报道的权利。

专业打捞船"海神号"从新西兰出发,需要三天时间到达现场。

这三天里,韩志强的团队继续用机器人探测客机。

他们发现了更多奇怪的细节。

机尾部分有一个不明设备的残骸。这个设备不是客机的标准配置。

程雅琳分析了设备的照片,"看起来像是某种通讯设备。"

"什么样的通讯设备?"韩志强问。

"不清楚。需要打捞上来才能确定。"

机器人还在客舱外发现了几个金属箱子。箱子的材质看起来很特殊,在海水中浸泡了20年依然保持完好。

"这些箱子是哪来的?"余晨光问。

"可能是货舱里漂出来的。"程雅琳说。

韩志强却觉得不对劲,"货舱如果破损,为什么只有几个箱子漂出来?而且这些箱子的摆放位置很奇怪。"

照片显示,那几个箱子整齐地排列在客机旁边,像是人为摆放的。

"也许是海流冲击形成的。"程雅琳说。

韩志强摇摇头,"海流不可能这么整齐。"

第三天下午,"海神号"到达了现场。

这艘打捞船长120米,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深海起重系统。船上有30名专业技术人员。

船长是个叫麦克的新西兰人,有20年深海作业经验。

"打捞一架客机,我还是第一次。"麦克对韩志强说,"不过技术上没问题。"

"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星期。"

韩志强点点头。

麦克开始制定详细的打捞方案。

首先要在客机下方铺设气囊,增加浮力。接下来用钢缆固定机身的关键部位。最后缓慢上升,将客机拖到浅水区域。

"最大的风险是什么?"程雅琳问。

"机身解体。"麦克回答,"在海底泡了20年,金属疲劳很严重。如果用力不当,可能会散架。"

"那怎么办?"

"只能小心再小心。"

打捞作业正式开始。

"海神号"的机械手臂将巨大的气囊运到海底,小心地放置在客机下方。

充气过程持续了六个小时。客机缓慢地从海底浮起了几米。

"第一阶段成功。"麦克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钢缆固定工作。

机械手臂将特制的钢缆穿过客机的结构关键点。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确,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机身断裂。

程雅琳全程监控着客机的状态。她的设备可以实时检测机身的应力变化。

"应力值正常。"她报告。

"继续。"麦克下令。

12根钢缆全部固定完毕。客机现在被牢牢地吊在"海神号"下方。

"开始上升。"

起重系统缓缓启动。客机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向上移动。

3800米的距离,需要30多个小时。

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监控屏幕。

程雅琳的设备一直在报警。客机的某些部位应力过大。

"速度再慢一点。"她建议。

麦克将上升速度降到每分钟1米。

余晨光一直在拍摄。这个过程将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二天晚上,客机终于上升到了500米深度。

"海神号"开始向澳大利亚海岸移动。

韩志强联系了珀斯港,安排了一个专门的码头接收客机。

又是两天的航行。

第五天上午,"海神号"缓缓驶入珀斯港。

码头上聚集了上千名记者和围观者。澳大利亚总理亲自到场。

客机被小心地放置在码头的专用平台上。

20年了,WA-3892终于重见天日。

03

客机放置在码头后,程雅琳立刻开始详细检查。

她发现的第一个异常是机身外部的切割痕迹。

"这些切口很规整。"她对韩志强说,"使用的是专业设备。"

韩志强仔细观察,"什么样的专业设备?"

"等离子切割机,或者激光切割。"程雅琳回答,"这种设备很昂贵,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

"为什么要切割飞机?"

"不知道。也许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程雅琳继续检查,发现了更多问题。

机身的几个舷窗确实是从内部封死的。使用的是航空级铝合金板,焊接工艺很专业。

"封窗户干什么?"韩志强问。

"可能是为了防水。"程雅琳说,"但这很奇怪。如果是坠机,为什么还要防水?"

她用X光设备扫描了机身结构。

扫描结果显示,客舱内部有大量不明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密度都不像是正常的乘客行李。

"需要打开客舱才能确定。"程雅琳说。

韩志强犹豫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准备。"

媒体和政府官员都在等待答案。压力很大。

余晨光采访了当年WA-3892的一些相关人员。

首先是航空公司的前高管詹姆斯·怀特。

"那次事故对公司打击很大。"怀特说,"我们损失了一架价值8000万美元的飞机,还有127条人命。"

"事故原因调查得出结论了吗?"余晨光问。

"官方结论是机械故障导致的坠机。但我一直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

"失联前的最后通讯很奇怪。机长说遇到了'技术问题',但没有说明具体是什么问题。"

怀特提供了当年的通讯录音。

录音中,机长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一点也不像遇到了紧急情况。

"WA-3892请求改变航线。"机长说。

"什么原因?"塔台询问。

"技术问题。需要返回悉尼。"

"收到。批准航线变更。"

这是最后一次通讯。

余晨光又采访了当年的空管员。

"那次通讯确实很奇怪。"空管员回忆说,"机长的语气太平静了。如果真的有紧急情况,应该会很紧张。"

"还有其他异常吗?"

"有。WA-3892申请的航线变更很突然。而且变更后的航线偏离了正常路线。"

余晨光查看了当年的航线图。

WA-3892最后的航向是朝东南方向,这与从悉尼飞往洛杉矶的正常航线完全相反。

"这说明什么?"余晨光问航空专家。

"要么是机长搞错了方向,要么是故意偏航。"专家回答。

"故意偏航的可能性大吗?"

"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先例。"

余晨光继续调查当年的乘客名单。

名单上的127名乘客中,有几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中一个叫马丁·布莱克的商人,在失联前三天刚刚取消了行程。

另一个叫琳达·格林的女士,也在最后一刻改签了航班。

还有四个人,原本预订了WA-3892的座位,但都在起飞前临时退票。

这么多人临时改变行程,确实很奇怪。

余晨光试图联系这些人,但发现他们都已经消失了。

马丁·布莱克在WA-3892失联后一个月,突然卖掉了所有财产,离开了澳大利亚。至今下落不明。

琳达·格林的情况类似。她在事故后很快搬离了原住址,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那四个临时退票的乘客,也都在事故后不久离开了各自的居住地。

"这些人肯定知道什么。"余晨光对韩志强说。

"你觉得他们事先知道会出事?"

"很有可能。"

程雅琳对客机的检查也有了新发现。

她在货舱里找到了一些不属于客机的设备残片。

"这些设备我从来没见过。"她说,"不是航空设备,也不是乘客物品。"

韩志强拿起一块残片,"看起来像电子设备。"

"对。而且是很高级的电子设备。"程雅琳说,"这种集成电路,20年前还很少见。"

她把残片送到了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这些残片含有稀有金属,是制造精密电子设备的材料。

"这些设备是干什么用的?"韩志强问。

"不知道。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判断。"

程雅琳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客机的黑匣子信号异常微弱。按理说,黑匣子在水中浸泡20年后,信号会消失。但这个黑匣子还在发射信号,只是很微弱。

"信号被什么东西屏蔽了。"程雅琳说。

"屏蔽?"

"对。有什么东西在干扰黑匣子的信号发射。"

她用专业设备扫描了客舱内部。

扫描结果显示,客舱里确实有一个强磁场源。

"这个磁场不是自然形成的。"程雅琳说,"是人为设置的。"

"为什么要屏蔽黑匣子?"韩志强问。

"可能是为了隐藏什么信息。"

程雅琳申请打开客舱进行详细检查。

韩志强同意了,但要求整个过程必须有政府官员在场监督。

澳大利亚政府指派了三名官员到现场。美国联邦航空局也派来了两名专家。

媒体代表包括余晨光在内的五个人也获得了现场采访权。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他们开始准备打开客舱门。

04

打开客舱门的准备工作持续了整整两天。

程雅琳必须确保操作过程不会破坏客舱内的任何证据。她调来了专业的气密检测设备,还有空气净化系统。

"舱内可能有有毒气体。"她对韩志强说,"20年的密封环境,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韩志强点点头,"安全第一。"

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坚持要求全程录像。美国专家也带来了自己的记录设备。

余晨光架好了三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

第三天上午,所有人聚集在客机旁边。

程雅琳穿上了防护服,戴着专业的呼吸设备。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韩志强问。

所有人点头。

程雅琳走向客机的主舱门。

这扇门在海底躺了20年,外表已经有了明显的腐蚀痕迹。但整体结构还算完整。

她连接上液压设备,开始缓慢地施加压力。

舱门的密封胶条已经老化,发出轻微的撕裂声。

"门开始松动了。"程雅琳报告。

韩志强紧张地盯着操作过程。

液压设备继续工作。舱门一毫米一毫米地向外移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余晨光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舱门缝隙。

十分钟后,舱门完全打开。

程雅琳第一个探头向里看。

她愣住了。

韩志强注意到了她的表情,"怎么了?"

程雅琳没有回答,继续向舱内张望。

"程博士?"韩志强又问了一遍。

程雅琳慢慢转过头,脸色很奇怪。

"舱内......"她停顿了一下,"空无一人。"

韩志强快步走过来,向舱内看去。

客舱里确实没有乘客。所有的座椅都空着。

"乘客呢?"澳大利亚政府官员问。

程雅琳摇摇头,"没有乘客。也没有机组人员。"

余晨光举起摄像机,拍摄舱内情况。

客舱看起来很整洁。座椅排列整齐,过道里没有任何杂物。

"这不可能。"美国专家说,"127名乘客不可能凭空消失。"

程雅琳戴上头灯,小心地走进客舱。

韩志强跟在她后面。

客舱内的空气有些潮湿,但没有想象中的腐臭味。

程雅琳用手电照射每个角落。

客舱前部、中部、后部,都没有乘客。

"检查一下洗手间。"韩志强说。

程雅琳打开了几个洗手间的门。

里面也是空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韩志强自言自语。

程雅琳继续检查,发现了第一个异常。

每个座椅上都放着乘客的个人物品。

钱包、手表、眼镜、首饰、手机、书籍,甚至小孩的玩具。

这些物品整齐地摆放在座位上,像是有人精心安排过。

"这些是乘客的遗物?"韩志强问。

程雅琳拿起一个钱包,打开来看。

钱包里有身份证、信用卡,还有一些现金。

身份证上的照片是一个中年男子,叫戴维·汤普森。

程雅琳对照乘客名单,确实有这个人。

她又检查了几个钱包,都能和乘客名单对应。

更奇怪的是,这些物品丝毫没有被海水浸泡的痕迹。

"这不可能。"程雅琳说,"客舱明显进过水。这些东西怎么可能保持干燥?"

韩志强也很困惑。

客舱的地毯和座椅都有海水浸泡的痕迹。但乘客的个人物品却完好如新。

"除非......"程雅琳停顿了一下。

"除非什么?"

"除非这些东西是后来放进来的。"

程雅琳继续向客舱深处走去。

她的手电光束扫过过道,突然停下了。

地板上有一个巨大的箭头。

这个箭头是用某种银白色材料画的,在手电光下反射出奇特的光芒。

"这是什么?"韩志强问。

程雅琳蹲下来仔细观察,"像是某种金属粉末。"

箭头大约有三米长,一米宽,指向驾驶舱方向。

"为什么要画箭头?"韩志强疑惑。

程雅琳摇摇头,"不知道。也许是想指引什么。"

她顺着箭头方向向前走。

驾驶舱的门是关着的。

程雅琳试着推门,推不开。

"门锁了。"她说。

韩志强走过来帮忙。两个人用力推门,门还是不动。

"里面可能有机械故障。"程雅琳说。

她取来液压设备,小心地撬开了驾驶舱门。

驾驶舱里也没有人。

机长座位和副机长座位都是空的。

但程雅琳很快发现了异常。

驾驶舱的后墙有一个隐蔽的舱门。这个舱门在正常的客机设计中是不存在的。

"这是什么?"韩志强问。

程雅琳查看了飞机的技术资料,"原设计图纸上没有这个舱门。"

"后加的?"

"应该是。而且工艺很专业。"

程雅琳试着打开舱门。

舱门里面是一个密封的小房间,大约有两立方米的空间。

房间里堆满了现金。

美元、欧元、日元、澳元,各种货币都有。

还有一些珠宝首饰,看起来价值不菲。

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小保险箱。

程雅琳用专业工具打开了保险箱。

里面有十几本护照。

这些护照的照片都是同一个人,但名字和国籍都不同。

"假身份证。"程雅琳说。

韩志强拿起一本护照,"这个人是谁?"

照片上是一个中年男子,长相普通,但眼神很冷。

程雅琳继续翻看其他护照。

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这十几本护照代表了十几个不同的身份,但照片都是同一个人。

"这家伙是职业骗子。"韩志强说。

程雅琳在保险箱里还发现了一些文件。

文件是英文的,内容涉及大额资金转移和离岸账户。

"这些文件说明什么?"韩志强问。

程雅琳仔细阅读,"这个人在策划某种金融诈骗。"

文件显示,这个神秘男子控制着多个海外账户,涉及金额超过2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文件的日期都在WA-3892失联之前。

"这说明失联事件是预谋的。"程雅琳说。

韩志强点点头,"这个人利用失联事件来掩盖诈骗行为。"

他们继续搜查密室。

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套潜水设备。

氧气瓶、潜水服、呼吸器,一应俱全。

"潜水设备?"韩志强疑惑,"在飞机上要潜水设备干什么?"

程雅琳想了想,"也许是逃生用的。"

"逃生?"

"如果飞机迫降在海上,可以用潜水设备逃生。"

韩志强觉得这个解释说得通,"这么说,这些人早就计划好了。"

程雅琳继续检查潜水设备。

发现氧气瓶已经用完了。

"氧气瓶是空的。"她说,"说明确实被使用过。"

他们回到客舱,重新检查乘客的个人物品。

程雅琳发现了一个细节。

虽然每个座位上都有个人物品,但物品的摆放方式很奇怪。

所有的钱包都打开着,身份证暴露在外。

所有的手表都停在同一个时间:晚上11点47分。

"这个时间有什么特殊意义?"韩志强问。

程雅琳查看了航班资料,"WA-3892失联的时间是晚上11点45分。"

"差了两分钟。"

"也许是故意安排的。"程雅琳说,"为了误导调查。"

她继续分析这些个人物品。

发现一个更奇怪的现象。

虽然钱包里有现金,但所有的现金都是崭新的。

"这些钱是新印的。"程雅琳说,"没有使用痕迹。"

韩志强拿起一张钞票,"确实很新。"

"正常情况下,人们钱包里的现金都是有使用痕迹的。"程雅琳说,"这些钱太新了,不正常。"

她又检查了其他物品。

手表都是同一个品牌的便宜货。

眼镜的度数都差不多。

甚至连小孩的玩具都是同一种类型。

"这些东西都是批发采购的。"程雅琳说。

"什么意思?"

"不是乘客的真实物品。是有人故意准备的道具。"

韩志强明白了,"为了营造乘客曾经存在的假象。"

程雅琳点点头,"对。整个客舱都是精心布置的。"

他们检查了客舱的其他地方。

在座椅下面发现了一些电子设备的残骸。

这些设备已经严重损坏,但程雅琳还是辨认出了一些。

"这是GPS定位器。"她指着一块残片说。

"还有这个,像是某种信号发射器。"

韩志强皱眉,"飞机上为什么要这些设备?"

"可能是为了伪装失联。"程雅琳说。

她继续分析这些设备残骸。

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其中一个设备的电路板上有制造商的标记。

标记显示,这个设备是在WA-3892失联前三个月制造的。

"这说明整个计划至少筹备了三个月。"程雅琳说。

韩志强点点头,"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他们把所有发现的证据都拍照记录下来。

现金、假护照、潜水设备、电子设备残骸,还有那些布置的个人物品。

证据指向一个结论:WA-3892的失联是人为策划的。

那些乘客并没有死亡,而是参与了这个骗局。

05

余晨光拿到第一手资料后,立刻开始深入调查。

他重新梳理了当年的乘客名单,寻找可疑人员。

通过国际数据库比对,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WA-3892上的127名乘客中,有38个人的身份存在问题。

这38个人的护照信息都是在失联前两个月内申请的。

"新护照,新身份。"余晨光对韩志强说,"这些人原来的身份一定有问题。"

韩志强看着名单,"你觉得他们是什么人?"

"罪犯。"余晨光肯定地说,"而且是高级罪犯。"

他联系了国际刑警组织,申请查询这38个人的背景。

国际刑警的回复证实了他的猜测。

这38个人都是通缉犯。

有金融诈骗犯、走私犯、洗钱犯,还有几个通缉多年的贪污犯。

"他们利用失联事件集体逃脱。"余晨光说。

韩志强觉得这个推理很合理,"但其他乘客呢?那些无辜的人怎么办?"

余晨光继续调查,发现了更多线索。

那89名看起来无辜的乘客,身份也有问题。

其中大部分是空壳身份。

"空壳身份?"韩志强不理解。

"就是虚假的身份信息。"余晨光解释,"这些人根本不存在。"

余晨光找到了制造假身份的证据。

一家位于泰国的地下公司,专门制造假护照和假身份证明。

这家公司在WA-3892失联前三个月,接到了一个大订单。

客户要求制造89个完整的假身份,包括护照、驾照、银行记录等。

"订单金额是500万美元。"余晨光说。

韩志强吃了一惊,"这么多钱?"

"制造假身份是很昂贵的。特别是这种能通过国际检查的高质量假身份。"

余晨光联系了泰国警方,要求调查那家地下公司。

泰国警方提供了一些有用信息。

那家公司的老板叫塔纳,专门为国际罪犯提供假身份服务。

塔纳承认接过那个大订单,但拒绝透露客户信息。

"客户保密是我们的原则。"塔纳说。

泰国警方给了他一些压力,塔纳最终松口了。

"客户是一个国际犯罪集团。"塔纳说,"头目叫维克多·科尔曼。"

余晨光查询了维克多·科尔曼的资料。

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国际诈骗犯。

科尔曼涉及多起大型金融诈骗案,涉案金额超过10亿美元。

他在全世界有多个假身份,一直被各国警方通缉。

"科尔曼就是在密室里发现的那个人。"程雅琳对比了照片,"护照照片和通缉照片是同一个人。"

韩志强点点头,"这个科尔曼策划了整个骗局。"

余晨光继续挖掘科尔曼的背景。

发现科尔曼在策划WA-3892事件之前,已经进行了多次类似的骗局。

他专门组织国际罪犯,利用各种灾难事件来掩盖犯罪行为。

1995年,科尔曼组织了一起假沉船事件。37名通缉犯假死脱身。

2001年,他策划了一起假火车事故。62名罪犯集体消失。

WA-3892事件是他最大胆的一次行动。

"科尔曼的手法很成熟。"余晨光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种事。"

程雅琳分析了科尔曼的作案手法。

"他通常会选择交通工具,因为这类事故不容易找到尸体。"

"接下来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确保事故发生后难以搜救。"

"最重要的是,他会安排好逃生路线。"

韩志强问,"WA-3892的逃生路线是什么?"

程雅琳指着海图,"应该是在这个位置迫降,然后转移到预先安排的船只上。"

"船只?"

"对。海上迫降成功的概率很低,但如果有船只接应,就不一样了。"

余晨光联系了海事部门,查询当年那个时间段的船只动态。

海事记录显示,WA-3892失联当天,确实有一艘不明船只在附近海域活动。

这艘船的注册信息是假的,船主身份不明。

"就是这艘船。"余晨光说,"科尔曼用这艘船接走了所有罪犯。"

韩志强问,"那飞机呢?为什么要沉到海底?"

"销毁证据。"程雅琳回答,"而且制造失联的假象。"

她分析了沉船的技术细节。

"科尔曼在飞机上安装了自毁装置。迫降后,装置启动,飞机自动沉入海底。"

"但为什么现在又浮出水面了?"

"自毁装置可能出了故障。或者海底地质变化,把飞机推了上来。"

余晨光总结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科尔曼组织了38名国际通缉犯,利用假身份购买了WA-3892的机票。

为了凑够人数,他还制造了89个虚假乘客身份。

飞机起飞后,科尔曼控制了驾驶舱,迫使飞机改变航线。

在预定海域,飞机迫降。预先安排的船只接走了所有罪犯。

飞机被布置成乘客遇难的假象,然后沉入海底。

38名罪犯从此消失,用假身份在世界各地重新生活。

"这是一个完美的集体脱身计划。"余晨光说。

韩志强点点头,"如果不是意外发现飞机,这个秘密可能永远不会暴露。"

06

证据确凿后,韩志强立刻联系了国际刑警组织。

国际刑警对这个发现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专案组。

专案组组长是经验丰富的探员汤姆·布朗。

"这是国际刑警史上最大的集体脱身案。"布朗说,"我们必须把这些罪犯找出来。"

程雅琳提供了所有技术分析报告。

余晨光分享了调查资料。

韩志强协助制定了追捕计划。

国际刑警开始全球追捕行动。

维克多·科尔曼是头号目标。

布朗调动了各国警力,寻找科尔曼的踪迹。

很快有了第一个突破。

意大利警方在罗马发现了科尔曼的踪迹。

一个叫安东尼奥·罗西的男子,在当地经营一家贸易公司。

罗西的外貌和科尔曼高度相似。

意大利警方秘密监控了罗西三个月。

确认他就是科尔曼后,开始收网行动。

科尔曼被捕时正在准备离开意大利。

他的行李里有六本不同国家的假护照。

"20年了,终于抓到这个家伙。"布朗松了一口气。

科尔曼被捕后,很快招供了。

他承认策划了WA-3892事件,并提供了其他罪犯的线索。

根据科尔曼的供述,国际刑警找到了更多罪犯。

其中12个人在加拿大被捕。

8个人在巴西落网。

6个人在澳大利亚被抓获。

还有几个人在东南亚国家被发现。

只有5个人至今下落不明。

"追捕行动非常成功。"布朗总结说,"我们抓获了33名通缉犯。"

这些罪犯被捕后,牵扯出了更多的犯罪案件。

涉及的犯罪金额超过50亿美元。

各国政府开始追缴被盗资金。

韩志强的搜救工作也得到了各方认可。

国际搜救组织授予他杰出贡献奖。

程雅琳因为技术分析的突出表现,被聘为国际航空安全顾问。

余晨光的独家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WA-3892事件的真相彻底大白。

这起看似神秘的失联事件,原来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犯罪活动。

38名国际通缉犯利用这个骗局成功脱身,在世界各地重新开始生活。

他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20年后飞机会重新浮出水面。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科尔曼在法庭上被判处终身监禁。

其他罪犯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被盗的资金大部分得到了追回。

受害者的家属终于得到了赔偿。

WA-3892事件正式结案。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