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份,也就是春节期间,江西金溪县的吴某(男)和周某(女)经媒人介绍,两人相识,可以说,整个过程没有恋爱的“缝隙”,仅一个月时间不到,也就是3月5号,两人便举行了订婚仪式。
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看到关于“江西金溪县彩礼纠纷”的事情,心里久难平,就写点看法吧。
关于江西金溪县的这个事情,大致的过程我做了总结。
2025年2月份,也就是春节期间,江西金溪县的吴某(男)和周某(女)经媒人介绍,两人相识,可以说,整个过程没有恋爱的“缝隙”,仅一个月时间不到,也就是3月5号,两人便举行了订婚仪式。
为了表达诚意,吴某方面出手也很是阔绰,彩礼加上见面礼以及给亲戚朋友的打赏,加上送给周某价值较高的黄金,零零散散加起来总金额达到60余万。
不过,这个婚定的似乎有些蹊跷,金婚之后周某并没有跟吴某一起生活,吴某在订婚之后直接去了浙江务工,周某则留在金溪的家中与其父母生活。
两人只是订婚,但并没有领证,时隔一个月左右,周某便前往吴某所在的城市一起生活仅4天,便开始闹矛盾,周某独自一人回到了金溪老家。
就因为一次矛盾,两人感情决裂,双方讨论退婚事宜,但在商议过程中没有达成一致,所以吴某便将周某一家人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周某退还吴某48.7万。
这就是这件事情整个的过程,多少还是有些震惊的,先不说彩礼方面,但从时间的进展方面,2月份认识,3月份就订婚,这个感情接纳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仅仅4天时间,就获得12万的财产,这多少都是赚的。
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细查,几乎每年都在报道关于这样的案例,我们都觉得不公平,但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只能说,有人允许,才会有人这样做,当然,我们无权评判。
有人说,取消彩礼,这样真的合适吗?我觉得应该打一个问号。
如果要纵看历史婚约,那么彩礼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更久,历史上的彩礼,一般被认为是抢人之后留下一些财物作为交换,再往后发展为纳妾所用。
中国近代历史上,婚约一般都有聘礼,而这个聘礼在如今显然是没人提及,人们下意识中只记得彩礼。
其实不管是聘礼也好,还是彩礼也好,它想表达的无非是男方出于对女方的尊重,而不是等价交换。
但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婚姻似乎不再是相互尊重为前提,而是利益至上。
我在网上看到不少的评论,甚至说结婚是女方吃亏,所以男方就应该给予补偿,多少是让人震惊的。
真正的婚姻,是两个人成立新的家庭幸福过日子,而不是事事都要争个你死我活,如果把婚姻看成是一种交易,那有人认为谁在吃亏这也正常,但这样得婚姻又何谈长久一说呢?
现如今,所谓的彩礼,正在影响着年轻一代。很明显的变化是,愿意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从这几年的结婚登记对数就能很直观的看出来。
不是年轻人不想结婚,而是结婚的代价太高了,就拿我们前面说的江西金溪县的事情举例,结婚需要近60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太难了。
而我们看到的,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年轻人正面临这样的问题。
原本只是为了表达对女方尊重的聘礼,如今成了展示金钱实力的“婚姻战场”。
除此之外,还有更难为情的是,结婚不仅要高额彩礼,还要房子,也有人将这些称为结婚三件套:车子,房子,彩礼。
中国的婚姻已经成了一场“笑话”。
在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焦虑的不是如何能干出一番事业,而是如何能攒够彩礼结婚成家,不被人笑话。
我觉得,现如今的婚姻,出格的并非彩礼,而是人性,彩礼它只是一个代名词,我们叫,它才会存在。
如果想要减轻彩礼带给婚姻的压力,更多的应该关注认知是否提升,明确婚姻是为了两人幸福,而不是牺牲某个人为代价,让彩礼回归它原本的意义,才是幸福婚姻的开始。
来源:平凡的青青小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