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时捷把它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给公布了,报告里表明利润急剧下降了99%,这一下子让整个汽车领域都受到了影响,产生了震动。这个过去一直被当作“赚钱特别厉害”和“销量很能扛”的典型好像在一晚上的时间里就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掉下来了。
保时捷把它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给公布了,报告里表明利润急剧下降了99%,这一下子让整个汽车领域都受到了影响,产生了震动。这个过去一直被当作“赚钱特别厉害”和“销量很能扛”的典型好像在一晚上的时间里就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掉下来了。
不过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锁定在保时捷一家的财务数据上,那就错过了真正的信号。保时捷这个例子,可不是一次单纯的市场意外呀,就好像是一座大大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呢,给整个超豪华汽车市场敲响了很刺耳的警钟,明明白白地预示着:以前靠着品牌的光芒就能轻轻松松获胜的那个时代,完已经结束啦。
超豪华品牌一直好像处在一个独立的世界里,没被一般的市场规律给限制住。可眼下最基础的市场规律——供需关系,正把它那毫不留情的力量展现了出来。首先目标客群的固化与饱和,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长期瓶颈。超豪华品牌的核心客户群体,是全球范围内那金字塔尖的极小部分高净值人群。这个群体的规模在短期内是相对固定的,
在之前那几年,因为全球货币变得宽松之类的因素,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从而引发了一轮需求一下子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像保时捷这类品牌的车很难买到,价格还比正常的高很多。可一旦这轮集中释放的需求都用完了,市场肯定会回到正常状态,甚至由于前期过度使用而出现增长困难。市场的天花板已经触手可及,高速增长的神话难以为继。
更糟糕的是,“中间市场”被攻占了,这一下子就击中了保时捷们挣钱的重要地方。拿保时捷来说,实际上能让它获得销量和利润的,不是那些动不动就几百万的911Turbo,而是价格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Macan和Cayenne。这两款车把保时捷的品牌光环给放下来了,从而吸引了好多中产精英以及富裕阶层的人。
不过呢在经济往上升的时期,它们起到了带动增长的作用;在经济往下走的时期,它们就变成了最容易受伤的地方。当宏观经济处在高利率和高通胀的这种压力之下时,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以及贷款能力最先遭受到了冲击。这个时候这一价格区间也面临着来自特斯拉、蔚来、宝马、奔驰等高端电动车的疯狂挤压。走量车型的销量下滑,对依靠规模效应摊薄高昂研发成本的超豪华品牌而言,其利润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如果说市场天花板是外部环境的挤压,这样电动化转型则是一场从内部燃烧的“财务烈火”,所有传统豪强都深陷其中。巨额的沉没成本正在疯狂拖累当下的盈利,向电动化进行转型,就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呢,得用来开发全新的只用电的平台,重新建设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还要去研发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技术。
对于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这类品牌来讲,这笔投入是特别大的呢。因为它们以前在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方面有技术壁垒,可到了电动车时代,这个壁垒就大幅度减弱啦,差不多得从最开始重新去构建新的保护措施呢。不过呢实际情况很残酷,现在这个阶段呀,除了像特斯拉这类的少数几个参与方之外电动车在盈利方面呢,普遍都比同级别燃油车要低很多。这就进到了一个“卖得多或许亏得也多”的怪圈。
保时捷的Taycan虽然叫好,但其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很难像Panamera一样贡献丰厚的利润。在这个时刻,因为技术路线让人感到迷茫,所以就使得战略方面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情况,并且还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投入。面对全球各地不尽相同的“禁燃”时间表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是应该Allin纯电,还是继续深耕插电混动,或是探索氢能源等其它路径?这种战略带有不确定性,使得很多品牌在多种技术路线上都进行了投注,将资源进行了分散,与此同时也导致了浪费。这种“既得这样,又得那样,还得那样”的左右摇摆状况,进一步加重了财务方面的负担,使得利润表看上去更加糟糕。
在里外都困难的情况下,超豪华品牌以前的生存办法已经不管用了,一次深刻的商业运作模式重新塑造已经到了必须马上做的地步。未来的赢家,必须完成从“产品制造商”到“生态服务商”的身份蜕变。仅仅依靠一次性卖车来获取利润的模式将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它们得考虑的是,咋在用户有好几年甚至十年这么长的用车期间里,一直创造出价值和收入。这表示得去开辟像那种高端的能源服务(就像是专门的超级充电网络)、通过软件收费来订阅(那些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性能提升方面的)、还有拥有高黏性的会员俱乐部(能给会员提供独家的活动、旅游、投资咨询这类东西)之类新的赚钱方式。这些服务赚的钱特别多,而且能让用户特别忠诚。
另一方面,极致的个性化与稀缺性,将成为维系品牌溢价和利润的“救命稻草”。当走量车型受阻,就必须在金字塔的更高处挖掘价值。这就表示品牌得更多地借助限量版的车型,还有价格极高的高级定制服务(像宾利的Bespoke、保时捷的ExclusiveManufaktur)以及价值千万的hypercar去推动利润增长。
法拉利就是在这方面很厉害的,它通过把产量控制得很严,并且复刻那些经典的车型,一直都让市场处于一种很渴望的状态。不过这条路有个明显的副作用:它能把品牌的受众范围进一步弄小,让公司越发得依靠那少数的顶级富豪下的订单,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让经营的波动变大。
保时捷的利润一下子掉得很厉害,这不是一个单独的财务方面的事儿,而是整个行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很深的警示。它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把所有超豪华品牌在新时代都得面对的难处给照出来了,那就是市场达到顶点了,转型的时候会疼,还有商业模式也已经老旧了。这场危机迫使每一位玩家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除了那个熠熠生辉的车标,我还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是无可挑剔的电动化体验,是深入骨髓的个性化服务,还是一个能够赋予用户身份认同的顶级社群?
以后的竞争,不会只是发动机排量跟百米加速那样简单地比一比,而是要在综合生态、品牌讲述的故事以及抗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来个全方位的较量。现在面对的这片由经济寒冷和技术变革一起凝结成的“像冰山一样的区域”,里面既有能要命的危险,也藏着能通向新地方的航道。哪个能先找到破开冰的办法,哪个能先造出新的增长动力,只有这样的,才有资格在接下来那波澜很大很壮观的十年里胜出。
来源:在石滩上欣赏海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