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理论的宏大声响,需要基层实践的具象呈现,而长泰的实践便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在这里,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遍布城乡街巷,或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或掩映于古朴的祖厝,或与现代的文体场馆比邻而居,它们正悄然融入城乡肌理,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
这些空间,是政策传播的讲堂、是志愿服务的平台,更是文化传承的课堂、邻里互助的枢纽,它们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了一餐饭、一次理发、一堂课之中,让其生根于民心,绽放出幸福的花朵。
“乡音”袅袅
让暖意“声”入人心
“党的政策、村里好事,用咱的闽南快板一唱,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林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7080老年宣讲队队长林敬中话音未落,一阵清脆的快板声便回荡在活动现场。
7080老年宣讲队的老人们将理论政策、移风易俗、反诈知识编成接地气的闽南语快板、三句半、答嘴鼓等传统曲艺,用带着“地瓜腔”的“厝边话”自发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和厚养薄葬文明新风等主流价值。
乡音袅袅中,党的创新理论跳出了文本,化为了百姓喜欢听的“家常话”,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精神的滋养之外,更有一餐一饭的温暖。林溪村的“幸福食堂”里,志愿者们正为长者们备好热腾腾的饭菜。林溪村通过乡村振兴促进会等渠道募集爱心捐赠,以此构建民生保障网络,实现困难群体和高龄老人共200余人的全年用餐保障。通过7080老年宣讲队开展文艺展演与理论宣讲,同时联动卫生院建立体检机制与健康档案,并派遣专人负责食材清洁与环境维护,构建“文娱+医疗+生活”全方位关爱体系,形成“乐有欢、病有医、居有净”的助老新格局。
如今的林溪村,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林溪村还紧扣“党建+”主线,串联上下林祖厝、“藏林映溪”村史馆等特色场景,活化红色基因赓续爱国主义精神,深挖闽商历史发扬爱拼敢赢品格,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场景。林溪村坚持“塑形”与“铸魂”相结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由表及里全面提升。
“小爱”潺潺
九年坚守显温情
“我来这剃头八九年了,这的志愿者很好,我很满意!”一位刚理完发的老人连连点赞。在外武社区,每周二上午九点的“小剪爱”义剪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场雷打不动的温暖约定。
此项活动自2017年开展至今,已有9个年头,期间从未间断,如今已面向长泰全区所有60岁以上老人开放,每年免费服务群众超过2500人次。
“小剪爱”仅是外武社区“小爱六项”志愿服务中的一环。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小普法”“小义诊”“小电影”“小援助”“小修补”等五项服务,共同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暖心便利,把百姓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小援助”
“小义诊”
“小修补”
“小普法”
“小电影”
“9年来,我们已累计开展‘小爱六项’志愿服务活动800多场,免费服务群众超过3.5万人次。”外武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荣珠说。
一份坚守,传递的是九年未间断的社区温度。外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志愿服务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不断线,一份份爱心化作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居民群众的心。
打造家门口的“精神加油站”
“水鸡扛轿大腹肚,田螺举旗叫艰苦。”锦溪社区的“满天星”公益课堂里,孩子们正字正腔圆地跟着老师学唱闽南语童谣《天乌乌》。
“我们开设歌仔戏(芗剧)的课程,就是希望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了解、喜爱并传承我们闽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把文明的种子早早种在他们心里。”歌仔戏(芗剧)市级传承人李瑞香介绍道。
不仅如此,社区还注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从“活动”向“项目”转变,通过活动项目化,常态化开展“满天星亲子成长公益课堂”“小锦星”“锦姿舞蹈”“锦韵文艺”“民情家家访”等5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并将文明实践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文体中心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八个场馆,串点连线成片,共建互补共享,不断拓展服务网络半径,打造了多样化、多场景的服务活动阵地,让文明实践真正实现为民、便民、利民、惠民。
“我们聚焦‘一老一小’和群众实际需求,结合‘一月一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锦溪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丽芬介绍道。
过去两年,锦溪社区依托实践站打造“满天星”公益课堂,累计开展活动超420次,服务超过10000人次。从非遗传承到科普教育,这些活动不仅解决了家长“看护难”的后顾之忧,更让文明的种子在亲身体验中悄然生根。
文明扎根,站门常开,幸福常来。据统计,今年1至9月,长泰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普宣传等各类活动800多场次,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传承、为老为小……长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然成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有温度、有活力的“百姓之家”。它让所有人看见,文明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融于日常的方方面面。这些来自基层实践的细碎微光,正汇聚成一片温暖的星河,照亮并滋养着龙津大地,描绘出一幅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的生动图景。
来源:长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