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vs武汉大学:论鲁迅和闻一多的校徽设计水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9:18 1

摘要: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像两座山压着,稳得不行。2023年校庆,北大把这老设计做了个动态版,光影一动,字像在呼吸。

北大校徽长啥样?

你可能真没看懂。

鲁迅随手一画,竟成了中国设计史的天花板。

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logo,就两个字——“北大”。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像两座山压着,稳得不行。2023年校庆,北大把这老设计做了个动态版,光影一动,字像在呼吸。

没人说它过时,反而说:这才是真正的高级感。

不靠颜色,不靠图案,就靠结构,靠气韵。

现在满大街的大学logo都在拼图形、拼科技感,回头一看,人家八十年前的方案,早把“少即是多”玩明白了。

武大的校徽,更绝。

老图书馆当C位,飞檐翘角,稳稳当当立在圆心,像一座沉默的纪念碑。

很多人以为这是现代设计,其实它的魂,是闻一多从商周青铜器里偷来的。2024年刚公开的日记里写,他画“武”字时,故意把四角压成“亚”字形,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压住气”。

这哪是设计校徽?

这是在用汉字给大学定魂。

你别以为这俩设计只是好看。

中央美院现在拿它们当教材,专门教学生:什么叫“减法设计”,什么叫“结构重组”。

鲁迅删掉所有装饰,只留骨架;闻一多把字拆了重组,像在解一道古代密码。

他们不搞AI生成的三百个变体,不玩什么“未来感”“元宇宙风”,他们知道,真正的经典,是经得起时间反复摩挲的。

最狠的是,闻一多的原稿,去年被大英博物馆收了,标题写的是:“汉字现代性转换的早期典范”。

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西方觉得中国传统没设计?

看好了,我们八十年前,早把文字变成视觉哲学了。

现在高校搞校徽,动不动就请外包公司,花几十万,最后整出个五颜六色的卡通建筑,还美其名曰“年轻化”。

可你问问学生,谁记得住?

谁真有归属感?

北大那两个字,你一眼就能认出来,哪怕印在旧校服上、贴在快递盒上,它还是它。

武大那个图书馆,你走进建筑群,抬头一望,心里就踏实——原来,这地方,是有根的。

不是所有传统都要扔掉,也不是所有创新都值得吹。

真正的好设计,是让时间站它这边。

鲁迅和闻一多,没用过AI,没开过会,没写过PPT,他们只是把字当人看,把校徽当命写。

你家孩子上大学选学校,别光看排名。

看看它的校徽,是不是有骨头,有没有魂。

一个连自己logo都懒得用心的学校,你真信它能教出有主见的人?

来源:正直湖泊k5zHc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