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备案迎新政,这个“明星分子”你了解多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0:35 1

摘要:9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辅酶Q10和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增补剂型和辅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拟在2021年发布的《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基础上,将粉剂、口服液纳入辅酶Q10、褪黑素备案产品剂型

核心提示:9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辅酶Q10和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增补剂型和辅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拟在2021年发布的《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基础上,将粉剂、口服液纳入辅酶Q10、褪黑素备案产品剂型,并增补相应剂型产品可用辅料名单。此次修订意味着辅酶Q10备案产品正式迎来“口服液”时代,剂型的多样化转变为辅酶Q10保健食品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9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辅酶Q10和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增补剂型和辅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拟在2021年发布的《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基础上,将粉剂、口服液纳入辅酶Q10、褪黑素备案产品剂型,并增补相应剂型产品可用辅料名单。

此次修订意味着辅酶Q10备案产品正式迎来“口服液”时代,剂型的多样化转变为辅酶Q10保健食品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市场概览

Research Nester最新针对辅酶Q10市场规模及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辅酶Q10市场规模为7.859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21.3亿美元,预测期内(2026-203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0.5%。2026年,辅酶Q10的产业规模估计为8.6017亿美元。

据魔镜数据,2025年截止到8月份,在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类目下,聚焦到“辅酶Q10”关键词,发现相关产品销售额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37.9%。

辅酶Q10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在保健品市场趋于理性的当下,逆势而上?

原料本色

辅酶Q10,简称 CoQ10,也被称为泛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属于类维生素物质,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尤其在心脏、肝脏、肾脏和胰腺中含量较高。它在细胞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中起关键作用,参与氧化磷酸化并生成 ATP,为细胞的生物活动提供能量。除了除了参与能量代谢,辅酶Q10 还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延缓衰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辅酶Q10包含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并且两种形式可以互相转化。氧化型辅酶Q10,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还原型辅酶Q10,主要存在于有损伤的细胞、淋巴和血液中,可以吸收这些部位多余的氧自由基。

在国内,该原料最初以保健食品原料身份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于2021年2月正式进入备案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规定每日用量为30~50mg。今年9月份又拟扩增产品剂型。国际上,美国FDA将辅酶Q10作为膳食补充剂原料列入DSHEA管理范畴,通常认为安全(GRAS)日剂量≤200mg。

欧盟EFSA批准该原料作为食品补充剂,允许日剂量100~300mg,泛醇形式需额外提供生物利用度数据。日本将该原料列入“保健机能食品”非特定用(营养机能)清单,每日上限300 mg。

功效作用

心脑血管健康

一项针对慢性心衰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每日补充辅酶Q10 120mg,持续时间6个月, 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脏压力,提高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另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每日补充 CoQ10 可显著降低收缩压 3.4 mmHg;剂量<200 mg/日、疗程>8 周时降压效果更优。

因此,CoQ10 可作为高血压和慢性心衰的辅助干预手段。

免疫健康

长期服用辅酶Q10同样可以提升免疫健康。

一项研究选取长期糖尿病患者为实验对象,通过每日服用辅酶Q10 200mg或者安慰剂,为期12周,结果发现CoQ10 组显著抑制糖尿病患者先天免疫过度活化,并降低全身低度炎症。另一项针对运动员的研究发现短期高剂量补充 CoQ10 可阻断剧烈运动诱导的 TLR4 高表达与 DNA 氧化损伤,提示其可能降低运动后感染风险。

Barbieri B, et al等选取60名健康医护人员(但均为免疫低应答者),采用疫苗 0-1-6 月标准程序,同时每日口服 CoQ10 180 mg 或安慰剂,结果发现CoQ10 组第 4 周即有显著差异,说明CoQ10 作为安全膳食补充剂,可提前并显著提高乙肝疫苗抗体水平,对低应答人群尤具价值。

抗氧化作用

辅酶Q10具有超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

国内首篇以健康志愿者为对象、双指标评价 CoQ10 体内抗氧化效力的剂量–效应研究发现,日服用剂量 100~200 mg CoQ10 可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并提升整体抗氧化能力,呈剂量-效应关系。

另一项针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交叉试验,患者每日服用CoQ10 300 mg或者安慰剂,各 8 周,洗脱 4 周,结果显示CoQ10 阶段血清 8-OHdG 下降 26%,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 )由 5.8% 升至 8.1%,与 8-OHdG 降幅呈负相关,高敏 CRP 亦下降 22%。说明高剂量 CoQ10 显著降低 DNA 氧化损伤标志物并同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抗氧化策略。

还有研究显示对于 PCOS 女性,100 mg CoQ10 即可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并提升总抗氧化能力(TAC) ,为抗氧化-代谢双重干预提供新选择。

抗衰老

无论外用或口服,CoQ10 均能实现皱纹淡化、弹性与水分提升,以达到抗衰老作用。

一项针对健康中老年人皮肤 CoQ10 含量与皱纹 RCT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外用 0.3% CoQ10 乳液(1.0 mg cm⁻²)12 周,可显著补充皮肤内源水平,降低氧化 DNA 损伤并淡化皱纹。另一项研究针对老年女性口服 CoQ10 改善皮肤水分与弹性 RCT实验结果显示,每日口服150 mgCoQ10 可系统降低氧化应激并同步改善老年女性皮肤水合与弹性,为‘由内’抗衰老策略提供临床证据。

Inui M 等通过UVB 诱导光老化小鼠模型 + 人表皮等同物验证,发现CoQ10 通过阻断 ROS-MMP-1 轴,减少 UVB 导致的胶原降解,为人皮肤光老化预防提供机制依据。

生产溯源

辅酶Q10的来源包含自身合成、食物摄取以及膳食补充剂补充。人体可通过酪氨酸途径自行合成,约占体内 80%。但是自身合成过程复杂,需要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参与。日常食物种类动物性食物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平均膳食摄入量 3~5 mg/日,远低于常见补充剂量。尤其是人体自身辅酶Q10合成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20岁左右时,人体辅酶Q10 的合成达到高峰,之后便逐年下降,所以后续需要膳食补充剂额外补充。

膳食补充剂所用的辅酶Q10原料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和动植物组织提取。

微生物发酵主要利用酵母菌或类球红细菌经发酵、提取、精制制得,结构与人体内源Q10完全一致,纯度高(≥99%),为目前辅酶Q10原料的主流生产方式。化学合成以茄尼醇等为起始剂,多步合成,成本较低但可能残留顺式异构体,需额外纯化。动植物提取早期以牛心、猪肝、沙丁鱼等为原料,因含量低、成本高及宗教/安全顾虑,现已基本退出规模化生产。

产业未来

目前全球辅酶Q10产业呈“金字塔式分工”,中国在产业链上游建立绝对优势,却在下游消费端面临挤压。全球市场呈现“北美主导、亚太追赶”的格局。北美地区占据全球辅酶Q10市场55%的份额,亚太地区约占30%。

虽然目前存在产能优势与终端短板,但中国正在奋起直追,利用产能优势、技术升级、消费变迁以及政策红利的加持,预计2028年国产头部品牌在终端市场的份额将从不足30%提升至50%,实现“从原料大国到品牌强国”的跨越。

参考资料:

1.辅酶Q10等五种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

2.《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辅酶Q10》

3.Research Nester辅酶 Q10 市场规模及预测

4.魔镜洞察报告

5.百度百科

6.Luca T , Romualdo B , Paola C ,et al.Effect of coenzyme Q10 administration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7(18):2249-2255.

7.Banach M , Serban C , Sahebkar A ,et al.Effects of Coenzyme Q10 on Statin-Induced Myopath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5, 90(1):24-34.

8.Brauner H ,Lüthje, P,Grünler, J,et al.Markers of innate immun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effect of the anti-oxidant coenzyme Q10 on inflammatory activity.[J].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2014, 177(2):478-482.

9.Shimizu K , Kon M , Tanimura Y ,et al.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downregulates the increase of monocytes expressing toll-like receptor 4 in response to 6-day intensive training in kendo athletes[J].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5, 40.

10.Barbieri B, et al. Coenzyme Q10 administration increases antibody titer in hepatitis B vaccinated volunteers—a sing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and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J]. Biofactors, 1999, 9(2-4): 351-357.

11.彭亮, 赵鹏, 李彬, 等。 辅酶Q10的人体抗氧化作用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8): 1546-1548.

12.Hernández-Ojeda J, et al. Coenzyme Q10 decreases oxidative DNA damage and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J]. Nefrología, 2020, 40(2): 178-186.

13.Samimi M, et al. The effects of 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lipid profile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Clin Endocrinol, 2017, 86(4): 560-567.

14.Knott A, Achterberg V, Smuda C, et al. Topical treatment with coenzyme Q10‐containing formulas improves skin's Q10 level and reduces wrinkle depth[J]. Biofactors, 2015, 41(6): 383-390.

15.Žmitek K, Pogačnik T, Mervic L, et al. The effect of dietary intake of coenzyme Q10 on skin parameters and condition: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study[J]. Biofactors, 2017, 43(1): 83-90.

16.Inui M, Ooe M, Fujii K, et al. Mechanisms of inhibitory effects of CoQ10 on UVB-induced wrinkle form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J]. BioFactors, 2008, 32(1-4): 237-243.

日期:2025-10-28

来源:食品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