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的国际舞台上,两组反差强烈的事件格外引人注目:一边是欧盟在对华经贸问题上的“分裂式表演”——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狠话与求和并存”,法国总统马克龙喊出制裁“核选项”,欧盟委员会却火速递出谈判橄榄枝;另一边是欧元区经济数据的“迷惑性繁荣”——综合PMI创17
中欧博弈“嘴硬心软”,欧元区经济“外强中干”:10月全球两大反差事件透视。
10月的国际舞台上,两组反差强烈的事件格外引人注目:一边是欧盟在对华经贸问题上的“分裂式表演”——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狠话与求和并存”,法国总统马克龙喊出制裁“核选项”,欧盟委员会却火速递出谈判橄榄枝;另一边是欧元区经济数据的“迷惑性繁荣”——综合PMI创17个月新高,核心成员国德国与法国却呈现“一增一减”的极端分化。
纳格尔在法兰克福一场小范围吹风会上被记者围住,话筒几乎贴到下巴。有人问他:如果欧盟真对中国下手,德国跟不跟?老头把西装扣子系好,慢吞吞说:一旦最后决定报复,那就直接干票大的。现场记者愣了两秒,快门声哗啦啦盖过空调轰鸣。话传回柏林,大众董事会连夜给经济部打电话:真干大,我们下个月就得停两条电动车产线,电池级稀土九成在中国精炼,仓库只够撑四十天。宝马更急,iX系列电机壳体在广东佛山一体化压铸,海运两周,改道越南得再花八周重新认证。纳格尔不是不知道,他管央行,企业现金流数据每月第一时间摆在他桌面,他比谁都清楚“干票大的”先疼谁。他放狠话,是给国内鹰派一个交代,也是把皮球踢给布鲁塞尔:你们去算账,算不过就别喊冲锋。
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后花园说“核选项”时,身边是刚上任的欧盟贸易委员,嘴角紧绷。法国服务业被罢工拖得喘不过气,10月PMI跌到荣枯线下方,酒店老板把淡季关门时间提前两周。马克龙需要对外示强,转移国内视线。可话出口不到二十四小时,欧盟委员会就放出风:下周派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飞北京,带去的不是关税清单,而是希望扩大中欧绿色金融合作。法国官员私下解释:总统说话是政治姿态,委员会做事是经济现实。一句话,巴黎打雷,布鲁塞尔打伞。
稀土这张底牌,中国没掀桌子,欧洲先露怯。欧盟内部评估报告写得直白:2030年前,欧洲自己搞不定精炼环节。立陶宛曾经想拉投资建稀土分离厂,预算十亿欧元,环保听证开了六次,居民担心废水污染,项目卡了三年。德国政府给加拿大澳洲打电话,希望对方加快开采,可矿石运回来,还得送到中国做中间环节。时间成本摆在那,企业等不起。纳格尔嘴硬,心里算盘噼啪响:德国工业产值刚刚回正,汽车订单是主要拉力,这时候断供,GDP立刻掉回去,明年预算赤字又要被欧盟罚款。他那句“干票大的”,听着像擂鼓,其实是敲给美国听:真出事,你们得补贴,不然我先垮。
欧元区PMI创新高,老百姓却没感觉。柏林地铁票价涨了两成,慕尼黑房租一年上浮百分之八,工资跑不过物价。德国工人月底拿到手三千欧,扣掉房租保险,剩下一千出头,超市牛奶从七十九欧分涨到九十九,孩子鞋码一年一换,钱包瘪得比脸快。法国情况更怪,统计局说经济收缩,可香榭丽舍LV门店排队仍绕三圈,游客花的是美元和人民币,本地人只能窗口看看。数据好看,日子难捱,欧洲老百姓被平均出来的繁荣弄得稀里糊涂。
我把这些事连起来看,像看一部默剧:台上演员张嘴吼得凶,后台工作人员拼命拉绳子换布景,生怕幕布掉下来砸到观众。纳格尔和马克龙是台前,欧盟委员会是后台,绳子那头系着中国供应链。观众坐在黑暗里,手里票根写着“生活成本”。谁真敢把绳子剪断,舞台灯先灭,观众席先乱。所谓“干票大的”,不过是演员在聚光灯下做夸张手势,真动手,戏服里缝的线头全露。
有人问我,那中国是不是高枕无忧?我摇头。欧洲越分裂,越说明全球供应链脆弱,谁都在找后路。中国稀土加工一家独大,短期是筹码,长期是靶子。广东一家磁性材料厂老板告诉我,欧洲客户今年下单有个新习惯:同样图纸,分三成给越南泰国试产,价格高一成也认。他们不怕贵,就怕断。老板加了两班倒,把交货期从四十五天压到三十天,用速度换黏性。他说得朴实:客户心里有疙瘩,咱得用勤快把疙瘩揉开。听完我明白,真正的底气不是资源垄断,而是别人离不开你又舍不得你,这才是功夫。
写到这儿,我想起老家村口卖豆腐的老汉。每天凌晨两点磨豆,五点出摊,三十年不涨价,别人问他为啥,他说:把豆子磨细点,把秤杆抬平点,大家吃顺口,我就饿不着。国与国斗嘴,跟村口吵架一个理,嗓门大不算赢,谁家灶台有烟、谁家门环响,才是实在。欧洲政客喊得响,回家还得开灯烧饭,灯芯在中国手里,就舍不得掐灭。中国这边,把豆腐磨得更细,把秤杆抬得更平,日子就能长久。
故事说到这,您要是问我站哪边,我站灶王爷——谁让灶台有火,我拜谁。您要是觉得不对,回家摸摸自家灶,看柴火从哪来,再回来拍砖,我端板凳等着。
来源:豆田中采摘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