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8:59 1

摘要:她从台大法律系毕业,90年代卷进野百合学运,那时候她是绿营的急先锋,公开挺台独,辩论台上总能说得对手哑口无言。毕业后去美国念硕士,回来加入民进党,当过行政院发言人,2004年转战国民党,跻身立委,还在2012年重回行政院发言人位子。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得票率刚好过半,65122票稳稳压过郝龙斌。

她从台大法律系毕业,90年代卷进野百合学运,那时候她是绿营的急先锋,公开挺台独,辩论台上总能说得对手哑口无言。毕业后去美国念硕士,回来加入民进党,当过行政院发言人,2004年转战国民党,跻身立委,还在2012年重回行政院发言人位子。

她的转变不是一夜之间,而是这些年两岸风浪让她慢慢调整立场,现在公开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国民党这次选举,党员投票率不高,只有13.67万人投了票,占全台人口0.59%,这数字戳中了党的痛处,代表性不足是老大难。

但郑丽文胜出,也透出基层对两岸改善的渴求,她上任第一周就直球出击,10月20日在广播节目里说,当然要去大陆访问,只要能化解矛盾,推动合作,她啥都愿意干。

10月22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记者会上点明,大陆欢迎国民党高层来访,但前提是守住九二共识这个底线,反对台独。 这话不软不硬,既重申原则,又留了弹性空间。

郑丽文回电时,也咬定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同属中华民国。这样的互动节奏,让人想起从前国共两党那点默契,但搁在当下,意义更重。国民党丢了行政权后,在两岸议题上的话语权弱了不少,郑丽文上任后反复强调代表性,才是关键,她知道光喊口号不行,得从岛内民意抓起。

从2016年蔡英文上台,官方渠道基本关门大吉,两岸直航航班从高峰时的上千班次锐减到寥寥几百,游客交流中断,ECFA框架虽还在,但实际执行卡得死死的。

经济数据摆在那,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从40%降到32%左右,2024年贸易顺差缩水15%,农产品外销大陆份额从25%掉到10%,凤梨、莲雾这些货堆在田里烂掉,果农收入减半。

不是说民进党没成绩,半导体业拉动GDP到3.1%,但供应链风险放大,台积电在美国砸数百亿建厂,岛内工程师奖金缩水,失业率微升0.5%。 这些损失不是抽象数字,而是老百姓的饭碗。联合报9月民调显示,超60%民众对民进党两岸政策不满意,比去年涨20个百分点。

十年下来,国际上台海风险升高,美台军售加码,但岛内年轻人对未来没底气,旅游业损失上千亿,大陆观光客剩疫情前1/10。

郑丽文的表态,正好戳中这痛点。她选前就喊以中国人认同赢回执政,主张在九二共识下重启交流。 国台办的回应,也不是客套话,朱凤莲直说,和平发展是台湾主流民意,大陆愿和国民党加强高层往来,巩固互信,推动合作。

这对国民党是机会,党主席刚上任,就公布首波人事,李乾龙当副主席兼秘书长,王金平点头认可,第二波张荣恭、萧旭岑等入列。

党内整合不轻松,朱立伦旧部和地方势力拉扯,但郑丽文咬定目标,锁定2026地方选举和2028大选,强调党内改革、世代交替。 媒体人郭正亮点出,防务预算、美台军售这些烫手山芋,得过关,国民党得平衡各方。

郑丽文从绿营走来,知道那股民怨,她喊的“代表性”,其实是想拉回流失的年轻人,支持基础在变,得从民生入手。

大陆的贺电和回应,指明方向:坚持共同基础,推动统一。 但国民党得先过岛内这关,民进党资源多,“卖台”标签随时甩来。

郑丽文得在维护民众利益和两岸发展间找平衡点。两岸出路在民心,经济合作能带红利,文化交流拉共鸣。台商深耕大陆市场,订单回流迹象已现,2024年输入输出增长2.12%和3.39%,虽慢但有苗头。

两岸力量在生长,国民党创造空间,从交流入手。十年画句号,不是空话,是实打实的民生转机。

郑丽文即将上任,大陆学者:中国国民党应做反“独”中坚力量 海峡导报

来源:原老师历史小沙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