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在前朝嘉靖年间,靠山屯有个叫王老实的后生。 人如其名,老实得过了头,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见人未语脸先红,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村里人都叫他“王三棍”。这王三棍父母早逝,守着两间漏风的茅草屋和三亩薄田过活,日子清苦,连村口的野狗见他都懒得叫唤两声。
话说在前朝嘉靖年间,靠山屯有个叫王老实的后生。 人如其名,老实得过了头,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见人未语脸先红,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村里人都叫他“王三棍”。这王三棍父母早逝,守着两间漏风的茅草屋和三亩薄田过活,日子清苦,连村口的野狗见他都懒得叫唤两声。
这年冬天,雪下得邪乎,鹅毛般的大雪片子三天没停,把山路封得严严实实。王三棍惦记着山里那点柴火,揣了个冷窝头,顶着北风就往山里钻。刚进老林子没多远,就听见一阵小兽凄厉的哀鸣,夹杂着猎犬的狂吠。他循声跑去,只见雪地里,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兽夹死死咬住,鲜血染红了周遭的雪,几只邻村猎户养的恶犬,正围着它龇牙咧嘴,步步紧逼。
那白狐看见王三棍,乌溜溜的眼眸里竟似流露出哀求之色。王三棍这人心软,瞧不得这个,也顾不得害怕,挥舞着柴刀吼叫着赶跑了那群恶犬。他蹲下身,看着那冰冷的铁夹和汩汩冒血的伤口,犯了难。这兽夹是李猎户家的,李猎户是村里一霸,性子蛮横,要是知道他放了到手的猎物,非拆了他那两间破草房不可。
可看着白狐那越来越微弱的喘息,王三棍一咬牙,找了根粗木棍,使出吃奶的劲儿,撬开了那沉重的铁夹。他扯下自己破棉袄的里衬,小心翼翼地把白狐受伤的后腿包扎好,又把那个唯一的冷窝头掰碎了,放在它嘴边。白狐看了看他,低头舔了舔窝头渣,又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他冻得通红的手背,一股奇异的暖意瞬间从手背传到心里。随后,那白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一瘸一拐地,消失在了茫茫雪林中。
王三棍空着手回到家,冻得直打哆嗦,只能喝点凉水硬扛。夜里,他梦见那白狐又来了,围着他转了三圈,对着他的耳朵,似乎说了些什么,可他醒来,却什么都记不清了,只觉得脑子里似乎清明了不少。
这正是: 心存善念天佑之,雪地救狐结奇缘。莫道老实总吃亏,福报已在无形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转过年来开春,村里闹起了邪乎事。先是村正家的宝贝儿子,好端端在河边玩水,回来就发起高烧,胡言乱语,说是看见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在河里梳头。紧接着,张屠户家养的十几头猪,一夜之间口吐白沫,眼看就不行了。更吓人的是,连土地庙里的泥塑神像,脑袋都无缘无故掉了下来,摔了个粉碎!
这下全村都炸了锅,人心惶惶。几个老人一合计,这是冲撞了河神爷,惹来灾祸了啊!必须赶紧选个童女,备上三牲祭品,送到河边祭祀,祈求河神息怒。
选来选去,这“晦气”就落到了村西头刘寡妇家的闺女小草身上。小草才十四岁,瘦得像根豆芽菜,她娘哭得死去活来,可村里人都怕灾祸落到自己头上,硬着心肠逼她家答应。小草被关在家里,眼睛都哭肿了。
王三棍平时跟刘寡妇家没啥来往,只是有次小草差点被疯牛顶到,是他傻乎乎地冲过去挡了一下。他听说要把小草送去祭河神,心里像堵了块大石头。他想起那白狐舔他手背的暖意,想起那个模糊的梦,一股从未有过的勇气涌了上来。
祭祀那天,河边围满了人,香火缭绕,气氛压抑。小草穿着不合身的红衣,被绑在扎好的竹排上,小脸煞白。老村正颤巍巍地正要宣布推竹排入水,突然,王三棍不知从哪里挤了出来,挡在了竹排前头。
“不……不能祭!”他憋红了脸,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众人都愣住了。李猎户也在场,看清是他,嗤笑道:“王三棍,你这傻小子又犯什么浑?滚开!冲撞了河神,你担待得起吗?”
王三棍却不看他,只盯着浑浊的河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所有人听:“河……河里没有神。是……是病猪堵了水眼,毒气漫上来了!”
原来,王三棍救白狐后,似乎开了点窍,观察事物细致了许多。他前几天在河边割草,发现上游漂下来几头死猪崽子,正是张屠户家之前病死的。他顺着河道往上查,发现有一头死猪正好卡在了一个通往地下暗河的泉眼处,那地方隐秘,不易察觉。泉水被腐烂的猪尸污染,流到下游,村里人畜喝了,岂能不得病?至于神像脑袋掉下来,他偷偷去看过,发现是庙里木头被白蚁蛀空了,承不住重,自然就掉了。那红衣女子,多半是村正家小子发烧产生的幻觉。
他把这些发现,断断续续,却条理清晰地说了出来。他平时话都说不利索,此刻却句句在理。众人都听呆了。
李猎户恼羞成怒:“放屁!你一个傻子懂什么?快让开!”说着就要上来拉扯。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此时,河水突然一阵翻涌,那头腐烂的死猪被水冲开了卡住的泉眼,猛地浮了上来,那股难以形容的恶臭瞬间弥漫开来,熏得众人连连后退。事实摆在眼前,比什么说法都有力!
老村正脸色变了,赶紧让人打捞死猪,清理河道。又请来郎中,按照时疫的方子给生病的人畜用药。没过几天,发烧的退了烧,病猪也渐渐好转。至于土地庙的神像,请人重修便是。
一场风波,竟被这平日里谁也瞧不上的“王三棍”三言两语给化解了。小草得救了,刘寡妇拉着女儿给他磕头。全村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再没人叫他“王三棍”,都恭恭敬敬地喊他“王先生”。
从此, 王老实的日子变了样。刘寡妇感激他,常帮他缝补洗刷,小草也把他当亲哥哥看待。村里人有什么事,都愿意来听听他的主意。他依旧不爱说话,但眼神里多了份从容和智慧。
这个故事传到后来,人们都说: 别看有些人平时闷声不响,那是心里明白。与人为善,自有天助。所以啊,这真是:真金不怕火炼,真人不必多言。心存良善,天机自现。
来源:坊间故事会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