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成运动品牌新战场:李宁、鸿星尔克等抢滩美团闪购|Morketing·2025双11专栏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18:54 3

摘要:10月20日,李宁官微官宣,李宁正式与美团闪购达成战略合作,近千家门店同步上线、覆盖全国近百城。一天后,鸿星尔克也宣布启动入驻美团闪购。根据官方公开信息来看,鸿星尔克将在今年年底时将合作门店数量推动之4000家,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城市。

文 | Innocent Roland

10月20日,李宁官微官宣,李宁正式与美团闪购达成战略合作,近千家门店同步上线、覆盖全国近百城。一天后,鸿星尔克也宣布启动入驻美团闪购。根据官方公开信息来看,鸿星尔克将在今年年底时将合作门店数量推动之4000家,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城市。

当然除了这两家品牌之外,纵观国内的运动品牌市场,会发现从8月以来,包括滔搏、胜道、安踏、蕉下、361°在内的多家运动品牌都已经连续入驻美团闪购

可以说,现如今运动品牌入驻美团闪购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趋势,而根据鸿星尔克对于此次合作的公告来看,大量运动品牌入驻美团闪购平台,大概率看中了美团闪购从试运营期间,来自健身房、学校、写字楼、酒店等场景的订单快速增长,而这些场景又大多符合运动品牌瞄准的运动健身、出门旅游等场景。

这意味着鸿星尔克大概率不是最后一家,随着双11临近,预计将有更多运动服饰品牌开始和各类闪购渠道合作。

运动品牌的即时零售业态初步成型?

事实上,国内运动品牌和代理商开始“抢滩”即时零售,本质还是对效率的追求

根据美团闪购的数据来看,今年6月以来,跑步鞋、运动T恤、篮球鞋等运动鞋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游泳用品、骑行用品、登山鞋、徒步鞋、溯溪鞋、运动外套等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倍。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增长,本质还是因为消费者的行为正在逐渐改变,对于现如今的消费者而言,商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已经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于是对于体验的追求逐渐成为了决定消费者是否下单的关键。而在这其中,及时性、便利性兼具,且方便比价的即时零售自然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追求的新模式。

得益于即时零售“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快捷、灵活,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根本性转变。即时零售正好弥补了传统电商(计划性购物)与线下门店(体验性购物)之间的空白,满足突发需求+即时履约

这种优势很自然的体现在了销售上,根据滔博的公开数据,2025年1月,运动鞋服成为春节礼赠热品,带动滔搏在美团闪购销售额环比增长120%;2025年4月,通过和美团闪购联合开展「户外季」活动,滔搏在美团闪购月销售规模突破历史峰值,较试运营首月增长6倍;2025年「520」当天,滔搏运营的部分合作品牌在美团闪购的业绩规模环比增长突破400%。

滔博透露,其即时零售订单大多数来自年轻消费者,多为临时安排的登山活动、体育课程或者社团活动需求,与之相似,迪卡侬的即时零售订单也大多来自这种临时需求,比如游泳忘带泳帽、临时露营需要帐篷、球拍断线急需更换等。

观察这类订单不难发现,现阶段大多数通过即时零售下单的消费者,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基于“临时”产生的需求,总体而言,目前即时零售业务的很大一部分订单都是为了解燃眉之急。

既然为了应急,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容易打动他们的产品基本都是价格适中、标准化程度高的各种基础款产品,而且这种应急需求涉及到的产品种类往往非常分散,涉及到多种多样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只有门店数量足够多,品类全面的品牌能够满足这类消费者的需求。

这点恰恰是各大运动品牌的长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如今加入即时零售赛道的运动品牌,产品几乎覆盖了绝大多数品类。从门店数量角度来看,现在国内的运动品牌大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除了电商的销售之外,线下也拥有数量庞大的品牌自营和经销商运营的门店。例如,加速全球化的安踏,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球线下门店已超过13000家;主要依托本土市场的李宁,开设了7534家线下门店;即便开设门店数量最少的361度,也达到了5669家。

但如此庞大数量的门店,却也在面临增长缓慢的困境,不少运动品牌在财报中都或多或少提到:店铺升级、关闭低效门店等关键词。因此,与即时零售的结合不但能够进一步推高品牌的销售数据,也能够将庞大的线下门店转为闪送的前置仓,在节省额外仓储投入的同时,提升店铺空间利用效率与整体运营效能。

更何况,作为时下流行的概念,就像之前外卖大战中,电商平台频频提及高频的外卖生意能够提高平台日活。对于品牌方而言,上线一个高频使用的平台,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品牌曝光度,运动品牌借助平台热度,能以较低成本触达更多消费群体,让其了解品牌与产品,从而达成销售与宣传的双重效益。

即时零售的未来尚未完全晴朗

从整体经营的角度来看,运动品牌切入即时零售赛道似乎确实是一个好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与电商还是线下做对比,即时零售与传统的渠道依旧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相比过去线下+电商的模式,即时零售将线上线下的融合做更深入,两者之间的边界要更模糊一点。

具体来说,首先就是最基本的价格差异,毕竟考虑到房租、人工等一系列成本问题,实体店的产品价格和一些特定产品折扣力度很难做到与线上齐平,但即时零售又是一个从线下门店发出的,却在线上完成销售业务,因此如何消除这种消费者长久认知中的“线上线下价格差异”的印象,甚至让消费者接受这一点。

其次,则是库存管理,虽然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大多数品牌已经很好的完善了自己的库存体系,但现如今随着即时零售上线,品牌方需要进一步将门店的库存、商品信息做到实时同步,甚至在某些门店缺货的时候,自动从其他临近门店调配货品,以及将线下的会员体系与线上销售平台做打通,完成单品牌,甚至跨品牌的统一数据库搭建,让消费者能够有无缝的全渠道服务体验。

这点在过去全域营销兴起时就成了困扰品牌的难点,到了即时零售这个线上线下结合更紧密的渠道,则需要品牌在正式接入闪购体系之前就做出相应的建设。例如,迪卡侬在接入闪购时,就已经将线下门店作为库存枢纽,为线上渠道(尤其是即时零售)提供库存资源支持,并且通过统一库存机制来实现库存资源的共享和高效调配。

当然,这种前期投入还能进一步产生更多价值,例如在后续过程中将仓储数据进一步分析,从而为前端的开发和仓储调配服务。

除了数据层面的问题之外,售后则是即时零售的另一个困境,消费者通过闪购平台下单,固然缩短了整个购物的链路,但这也意味着消费者没有提前试穿环节。虽然目前来看闪购的消费者大多数是为了应急服务,但考虑到电商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退货率,运动品牌就需要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控和产品稳定性。例如,鞋码和衣服尺码的标准化,甚至多品牌统一尺码。

这些都需要在前端设计、研发和制造环节就做出足够的努力。毕竟,由于应急需求采购,虽然会让消费者有更大的包容度,但如果出现完全无法使用导致的退货,消费者由此产生的品牌厌恶情绪,大概率会远其他情况下的购物体验。更不用说,对于品牌而言,相比电商日益低廉的运费,即时零售即时到达的代价,就是远超电商平台的运费成本,随着平台补贴逐渐退坡,如果无法在产品层面做出稳定的产品。

因此,即时零售非常考验运营商的线下渠道能力,在这条赛道上,拥有跨区域布局能力和扎实门店运营体系的零售平台,将展现出显著优势。

结语

总的来看,即时零售是一个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或者说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是一个必然方向。

对于现如今的大多数品牌而言,入驻闪购即是方向也是考验,未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即时零售赛道,但如何将整个品牌的多个部门真正联动起来,才是现阶段品牌最需要思考的。如果说此前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推动了品牌的数字化转型,那么想要真正做好即时零售,品牌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将线上和线下做更深度的融合,让线下门店能够理解线上运营,让电商部门更深入的了解线下的运行机制,这恐怕还需要品牌做出更多的改变。

活动行,,,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来源:素言足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