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A股市场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涨。沪指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仅差0.93点,创下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同步走强,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飘红,2.34万亿的成交额更是刷新近期量能纪录。与此同时,亚洲股市上演“集体
10月27日,A股市场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涨。沪指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仅差0.93点,创下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同步走强,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飘红,2.34万亿的成交额更是刷新近期量能纪录。与此同时,亚洲股市上演“集体狂欢”,韩国KOSPI指数首破4000点,日经225指数75年来首次站上5万点大关。这场跨市场的上涨行情,究竟是短期情绪推动的脉冲式反弹,还是新一轮“慢牛”启动的信号?
一、A股放量冲高:沪指逼近4000点,科技与周期板块双线领涨
10月27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便以高开姿态开启交易,随后沪指一路震荡上行,午后更是一度摸至3999.07点,距离投资者期待已久的4000点仅一步之遥。截至收盘,沪指报3987.23点,涨幅1.18%;深证成指报13251.58点,涨幅1.51%;创业板指表现更为强势,以1.98%的涨幅收报2789.68点,三大指数均录得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
从市场活跃度来看,当天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3401.3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59.22亿元,增量规模创下本月以来新高。其中,沪市成交额10434.04亿元,深市成交额12967.27亿元,量能的显著放大,既体现出场外资金的加速入场,也反映出市场情绪从前期的谨慎逐步转向乐观。
板块层面呈现“科技领涨、周期跟涨、消费调整”的格局。存储芯片板块成为当天最耀眼的明星,板块内个股掀起涨停潮。江波龙盘中上演V型反转,尾盘逼近20CM涨停;大为股份、中电港、时空科技、兆易创新、德明利等多只个股先后封死涨停板,整个板块单日涨幅超过5%。推动芯片板块走强的核心逻辑,一方面是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带动存储芯片供需格局改善;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进程加速,相关企业业绩预期不断提升。
可控核聚变概念同样表现抢眼,全天维持高位震荡。安泰科技、厦门钨业、东方钽业、纽威股份等个股强势涨停,板块涨幅位居前列。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近期频繁迎来政策与技术突破,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资金提前布局迹象明显。
周期板块中的钢铁股当天也迎来高光时刻。常宝股份直线拉升封板,新兴铸管、安阳钢铁、中信特钢等个股跟涨幅度均超过3%。钢铁板块的走强,主要得益于近期铁矿石价格回落降低企业成本,叠加下游基建投资需求稳步释放,行业盈利预期有所改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前期热门的游戏、风电设备、电子竞技板块当天表现疲软。游族网络、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游戏股跌幅均超过4%;风电设备板块内多只个股下跌逾3%,成为当天市场调整的主要板块。不过,从整体来看,调整板块数量较少,并未对市场整体上涨趋势造成明显冲击。
个股成交额方面,科技股占据榜单前列。新易盛以231.83亿元的成交额位居两市第一,中际旭创、胜宏科技紧随其后,成交额分别为227.88亿元、227.07亿元;寒武纪-U、工业富联成交额也均超过160亿元。头部科技股的高成交额,反映出资金对科技主线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市场主线特征愈发清晰。
二、亚洲股市共振上涨:韩股首破4000点,日股站上5万点
就在A股向4000点发起冲击的同时,亚洲其他主要股市也同步上演“狂欢行情”,形成跨市场的上涨共振。10月27日,韩国KOSPI指数开盘后便快速拉升,盘中首次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最终收报4042.83点,涨幅2.57%,创下该指数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韩元汇率同步走强,当天领涨亚洲主要货币,反映出国际资本对韩国市场的信心显著提升。
日本股市表现更为惊艳。日经225指数当天高开高走,盘中涨幅一度超过3%,最终以2.46%的涨幅收报50237.78点,75年来首次站上5万点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日经225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25%,成为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
市场分析认为,日本股市的持续走强,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方面,日本新任首相上台后,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包括扩大公共投资、优化企业税收优惠、推动日元贬值以提振出口等,这些政策有效改善了市场对日本经济的预期;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尤其是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逐步回升,推动股价稳步上涨。
除了日韩股市,东南亚主要股市当天也普遍上涨。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上涨1.23%,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上涨0.87%,泰国SET指数上涨0.65%。整个亚洲新兴市场股市指数当天触及202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形成“全面开花”的上涨格局。
对于亚洲股市的集体上涨,市场普遍认为,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全球贸易环境边际改善,尤其是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担忧,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二是市场对美联储近期降息的预期不断升温,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增强,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新兴市场,为亚洲股市提供了资金支撑。
SGMC Capita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ssimiliano Bondurr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消息“相当有建设性”,这些因素将持续提振市场情绪,“未来几天我们将充分释放这种乐观情绪,亚洲股市有望延续当前的上涨趋势”。
三、利好消息密集释放:中美经贸磋商传捷报,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
回顾此次A股与亚洲股市的共振上涨,不难发现背后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支撑,从外部经贸环境改善到内部政策支持,再到资金面宽松预期,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市场情绪回暖。
在外部环境方面,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的积极进展成为市场上涨的重要催化剂。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的第五次面对面磋商。磋商结束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更令市场感到振奋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明确表示,经过吉隆坡为期两天的会谈,双方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一表态意味着,长期以来困扰市场的中美贸易摩擦风险进一步降低,将有效缓解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改善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与此同时,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也传来新消息。周末期间,特朗普公布了与几个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协议,这些协议未来可能包括对该地区主要出口商品的关税豁免。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合作的推进,将间接带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尤其是在电子、机械等领域,中国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国内政策方面,近期政策层面的定调持续偏积极,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出炉,中长期政策方向逐渐清晰。《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这为A股市场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市场普遍认为,“十五五”规划将重点支持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这些领域有望成为未来几年A股市场的核心主线。
资金面方面,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不断升温,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强心剂。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水平持续回落,就业市场略有降温,市场预计美联储可能在11月或12月开启降息周期。如果美联储如期降息,将带动全球流动性宽松,国际资本有望加速流向新兴市场,A股市场也将受益于外资的持续流入。
从国内资金面来看,近期增量资金入场迹象明显。除了沪深两市成交额显著放大外,公募基金发行规模也有所回升,部分科技主题基金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北向资金近期也呈现净流入态势,10月27日当天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亿元,进一步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撑。
四、券商集体唱多:“慢牛”趋势确立,科技成长成主线
面对市场的强势上涨,国内各大券商近期纷纷发布研报,表达对后市的乐观观点。从券商的观点来看,多数机构认为,当前市场调整已经临近尾声,外部扰动因素趋弱,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新一轮“慢牛”行情已经确立,科技成长板块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核心主线。
华安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本轮市场良性调整临近尾声,调整幅度已触及历史可比下限。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每次调整幅度达到当前水平后,往往会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此外,外部扰动因素趋弱,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国内政策层面的定调仍较积极,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改善。
华安证券明确指出,在当前时点,积极布局下一阶段机会远比避险防守更重要。配置思路上,科技成长将在下一阶段上涨趋势中继续领涨,坚定看好成长产业主线方向,以及具备业绩支撑的领域。具体来看,建议重点关注存储芯片、AI算力、可控核聚变、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的观点与华安证券不谋而合。中信建投在研报中称,10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从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10%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
对于中长期走势,中信建投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出炉,为A股市场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A股“慢牛”行情将逐步展开。
华西证券则从全球市场联动的角度分析指出,当前A股正重回“慢牛”趋势,全球科技AI行情共振。短期来看,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因素,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A股“慢牛”行情仍将延续。结构上,“大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尤其是在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的背景下,科技板块的成长空间广阔。
华西证券特别强调,下周A股上市公司和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落地,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焦点,全球科技AI行情迎来共振窗口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AI算力、半导体设备、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把握全球科技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五、后市展望:4000点能否突破?三大关键因素需关注
尽管当前市场情绪乐观,券商集体唱多,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沪指能否顺利突破4000点?新一轮“慢牛”行情能否持续?从市场环境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以下三大关键因素将决定市场走势。
首先是中美经贸协议的落实情况。虽然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双方达成“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但后续协议的具体内容、履行细节仍需进一步明确。如果双方能够顺利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协议内容能够有效改善中美贸易环境,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沪指突破4000点;反之,如果协议落实过程中出现波折,可能会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延缓市场上涨节奏。
其次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当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较高,但美联储最终是否降息、降息幅度与频率,仍需根据美国经济数据而定。如果美联储如期开启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宽松将为A股市场提供资金支撑,外资流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如果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强劲,美联储推迟降息,可能会导致全球资本流向发生变化,对A股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
最后是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股价的长期上涨最终需要业绩支撑,即将到来的三季报披露尾声与年报预告期,将成为检验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关键窗口。如果科技、高端制造等核心板块的上市公司能够交出超预期的业绩答卷,将进一步巩固市场主线地位,推动股价持续上涨;反之,如果业绩不及预期,可能会引发板块估值回调,对市场整体走势造成影响。
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处于政策支持有力、外部环境改善、资金面逐步宽松的有利格局中,“慢牛”行情的基础已经具备。虽然沪指突破4000点可能面临一定的震荡与反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投资机会,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科技成长、高端制造等核心领域,把握新一轮“慢牛”行情的主线机会。
我可以帮你进一步分析文中提到的存储芯片和可控核聚变板块的龙头企业财务数据,看看它们的业绩是否能支撑当前股价涨幅,需要我做这个分析吗?
来源:在庭院晾晒谷物者